一种新型太阳能边框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8516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4 0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太阳能边框组件,包括边框、层压件、第一接线盒、第二接线盒、第三接线盒和角码,所述层压件的外侧设有太阳能边框,太阳能边框由一组长的边框和一组短的边框组成,且太阳能边框为矩形结构,相邻的边框之间通过角码连接在一起,层压件的背面一端设有第一接线盒、第二接线盒和第三接线盒;所述型材包括A边、B边、开口C边、部分倾角D边以及螺栓槽,开口C边上设有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太阳能组件产品可适用于不同安装方案,且安装便捷,太阳能组件边框生产时挤压难度低,模具成本降低、挤压成品率提高、工艺废料减少,降低了挤压的生产成本;太阳能组件边框减少了冲切漏水孔,而且避免了型腔积水问题。

A New Solar Border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太阳能边框组件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边框
,具体是一种新型太阳能边框组件。
技术介绍
目前,太阳能光伏组件安装基本是通过压块或螺栓将组件边框C边固定在支架龙骨上。传统的太阳能边框通过螺栓安装时需在C边打孔,再用螺栓与龙骨联接。这种方式,边框生产过程工艺复杂,加工成本偏高,且存在错漏加工质量风险。组件安装操作难度大,由其是在不同项目上,组件要求全部相同仅安装位置变化导致需要4个或更多的安装孔,难度进一步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太阳能边框组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太阳能边框组件,包括边框、层压件、第一接线盒、第二接线盒、第三接线盒和角码,所述层压件的外侧设有太阳能边框,太阳能边框由一组长的边框和一组短的边框组成,且太阳能边框为矩形结构,相邻的边框之间通过角码连接在一起,层压件的背面一端设有第一接线盒、第二接线盒和第三接线盒,相邻两个接线盒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边框包括A边、B边、开口C边、部分倾角D边以及螺栓槽,开口C边上设有开口,部分倾角D边上设有倾斜边,A边的底部设有弧面卡槽,弧面卡槽的下方设有开口槽;所述角码由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组成,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相互垂直,第一连接块的长度和第二连接块的长度相同,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上均设有插接导向部,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的两个侧面上均设有倒齿,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上均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开口与螺栓槽连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设有加强筋。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插接导向部的宽度小于第一连接块或第二连接块的宽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角码呈L型。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开口C边的右侧设有突出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本太阳能组件产品可适用于不同安装方案,且安装便捷。2、太阳能组件边框生产时挤压难度低,模具成本降低、挤压成品率提高、工艺废料减少,降低了挤压的生产成本。3、本太阳能组件边框生产精加工时长短边框可减少了一道冲切工序(C边整体无需加工),冲切安装孔、接地孔、漏水孔等,降低了生产成本。4、本太阳能组件边框减少了冲切安装孔,彻底解决了安装孔、漏水孔、接地孔错漏加工的问题,杜绝了发现此类问题的质量风险。5、本太阳能组件边框与角码安装采用过盈配合,长、短边加工时不需打铆点,杜绝了此加工步骤中产生的质量问题,同时降低了加工难度。6、本技术采用四面倒齿结构角码,有效增加了角码与长、短边的拉脱力,以保证太阳能组件产品的性能要求。7、使用本方案的太阳能组件可适用各种方式的组件安装,包括压块安装、螺栓安装等。尤其是螺栓连接时,在螺栓槽内可直接放入螺栓杆然后锁紧即可,安装方便快捷。8、使用本方案的太阳能组件在用螺栓安装时,可以不同数量、任意位置安装,提供了便利的安装条件。9、本太阳能组件边框减少了冲切漏水孔,而且避免了型腔积水问题。10、本技术设置的突出边能够对放置在边框上的太阳能光伏板起到支撑的作用,使得太阳板光伏板能够更加稳固的放置在边框上。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新型太阳能边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新型太阳能边框组件中边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新型太阳能边框组件中角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新型太阳能边框组件中边框一种固定安装示意图。图5为一种新型太阳能边框组件中边框的另一种固定安装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一中边框的尺寸标注图。图7为实施例一中角码的尺寸标注图。图8为实施例二中边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边框;2、A边;3、开口C边;4、部分倾角D边;5、弧面卡槽;6、开口;7、螺栓槽;8、倾斜边;9、开口槽;10、B边;11、角码;12、第一连接块;13、第二连接块;14、插接导向部;15、倒齿;16、第一通孔;17、第二通孔;18、加强筋;19、边框压块;20、第一压脚;21、第二压脚;22、锯齿纹;23、螺栓;24、螺帽;25、龙骨;26、层压件;27、接线盒;28、第二接线盒;29、第三接线盒;30、突出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7,一种新型太阳能边框组件,包括边框1、层压件26、第一接线盒27、第二接线盒28、第三接线盒29和角码11,所述层压件26的外侧设有太阳能边框,太阳能边框由一组长的边框1和一组短的边框1组成,且太阳能边框为矩形结构,相邻的边框1之间通过角码11连接在一起,层压件26的背面一端设有第一接线盒27、第二接线盒28和第三接线盒29,相邻两个接线盒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边框1包括A边2、B边10、开口C边3、部分倾角D边4以及螺栓槽7,开口C边3上设有开口6,开口6与螺栓槽7连通,部分倾角D边4上设有倾斜边8,A边2的底部设有弧面卡槽5,弧面卡槽5的下方设有开口槽9,开口槽9的侧边开口设在其自身的右侧;所述边框1由铝合金材料制成。所述角码11呈L型,角码11由第一连接块12和第二连接块13组成,第一连接块12和第二连接块13相互垂直,第一连接块12的长度和第二连接块13的长度相同,第一连接块12和第二连接块13上均设有插接导向部14,插接导向部14的宽度小于第一连接块12或第二连接块13的宽度,第一连接块12和第二连接块13的两个侧面上均设有倒齿15,第一连接块12和第二连接块13上均设有第一通孔16和第二通孔17,第一通孔16和第二通孔17之间设有加强筋18。在组装太阳能边框组件时,将角码11的第一连接块12插入到竖直边框的螺栓槽7内,然后再将角码11的第二连接块13插入到横向边框的螺栓槽7内,再将竖直边框和横向边框向内按压,使得第一连接块12和第二连接块13完全插入到边框1的螺栓槽7内,从而使得边框1能够连接在一起;此外,角码11与边框1之间的连接形式,可以是过盈、螺丝、打铆点等不同方式。本技术在在安装边框1时,一种安装方法是:在边框1的B边10处安装一个边框压块19,边框1的下方设有龙骨25,边框压块19为连续弯折板材,边框压块19的底部设有第一压脚20,边框压块19的上端设有第二压脚21,第一压脚20和第二压脚21的底部均设有锯齿纹22,锯齿纹22能做增加边框压块19与边框1或龙骨25之间的摩擦力,边框压块19通过螺栓23与龙骨25连接在一起,螺栓23的底部设有螺帽24。另一种安装方法是:先将螺栓槽7内插入多个螺栓23,然后通过角码11将螺栓槽7的两端封住,其后调节螺栓23在螺栓槽7内的位置,使得螺栓23与龙骨25上的连接孔对齐,然后将螺栓23穿过连接孔并用螺帽24固定住即可。本技术设置的角码11具有四面倒齿15,能够有效增加角码与长、短边的拉脱力,以保证太阳能组件产品的性能要求;此外,边框1在生产时,由于其结构简单,因此其挤压难度低,精加工无需冲切安装孔,降低了成本,且彻底解决了安装孔错漏加工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质量;边框1和角码11安装采用过盈配合,长、短边加工时不需打铆点,杜绝此加工步骤中产生的质量问题,同时降低了加工难度。为了达到最佳使用效果,本技术的边框1和角码11的尺寸如实施例一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太阳能边框组件,包括边框(1)、层压件(26)、第一接线盒(27)、第二接线盒(28)、第三接线盒(29)和角码(11),其特征在于,所述层压件(26)的外侧设有太阳能边框,太阳能边框由一组长的边框(1)和一组短的边框(1)组成,且太阳能边框为矩形结构,相邻的边框(1)之间通过角码(11)连接在一起,层压件(26)的背面一端设有第一接线盒(27)、第二接线盒(28)和第三接线盒(29),相邻两个接线盒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边框(1)包括A边(2)、B边(10)、开口C边(3)、部分倾角D边(4)以及螺栓槽(7),开口C边(3)上设有开口(6),部分倾角D边(4)上设有倾斜边(8),A边(2)的底部设有弧面卡槽(5),弧面卡槽(5)的下方设有开口槽(9);所述角码(11)由第一连接块(12)和第二连接块(13)组成,第一连接块(12)和第二连接块(13)相互垂直,第一连接块(12)的长度和第二连接块(13)的长度相同,第一连接块(12)和第二连接块(13)上均设有插接导向部(14),第一连接块(12)和第二连接块(13)的两个侧面上均设有倒齿(15),第一连接块(12)和第二连接块(13)上均设有第一通孔(16)和第二通孔(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太阳能边框组件,包括边框(1)、层压件(26)、第一接线盒(27)、第二接线盒(28)、第三接线盒(29)和角码(11),其特征在于,所述层压件(26)的外侧设有太阳能边框,太阳能边框由一组长的边框(1)和一组短的边框(1)组成,且太阳能边框为矩形结构,相邻的边框(1)之间通过角码(11)连接在一起,层压件(26)的背面一端设有第一接线盒(27)、第二接线盒(28)和第三接线盒(29),相邻两个接线盒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边框(1)包括A边(2)、B边(10)、开口C边(3)、部分倾角D边(4)以及螺栓槽(7),开口C边(3)上设有开口(6),部分倾角D边(4)上设有倾斜边(8),A边(2)的底部设有弧面卡槽(5),弧面卡槽(5)的下方设有开口槽(9);所述角码(11)由第一连接块(12)和第二连接块(13)组成,第一连接块(12)和第二连接块(13)相互垂直,第一连接块(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献利王启张文启
申请(专利权)人:永臻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