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平专利>正文

一种排水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8074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排水泵,包括泵体、叶轮和电机,叶轮的中心成型有一腔体,腔体的内壁上成型有挡块,电机的转轴伸入腔体内,其端部固定安装有拨叉,在初始状态下,拨叉与挡块之间具有启动缓冲间距,工作状态下,拨叉与挡块相抵触,推动叶轮转动,拨叉上套装有一橡胶减震套,所述减震套与所述挡块相接触的接触面上成形有至少一条凸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减震套上成形有凸筋,减震套与挡块之间采用线接触的方式,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噪音,同时缓冲效果更好。拨叉的底座上开设有注油孔,叶轮的腔体内涂抹的润滑油在转动的拨叉的作用下被挤压通过注油孔下注,使得拨叉和密封支撑件之间润滑,工作更加稳定,使用寿命更长。(*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离心式排水泵,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洗衣机的 离心式排水泵。(二) .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洗衣机上安装的离心式排水泵,为了降低成本,提 高效率,采用永磁同步电机,但是永磁同步电机的启动力矩很小,容 易造成电机堵转。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些解决方案。如中国专利号为200620054699.0号技术专利,公告日为2007 年6月27日,公告号为CN2916195,其公开了一种离心式排水泵,包括 两个相互隔离的转子腔和排水泵盖腔,转子腔由泵体、永磁转子、转 子轴、轴承及轴承支撑件组成;排水泵盖腔包括含进水口的泵盖、轴 套、叶轮组成,叶轮中央有一容纳腔,用于容置轴套,所述的轴套有 一管状主体,管状主体的侧壁凸出有一启动筋,启动筋与轴套成一整 体;所述的叶轮中央的容纳腔的内壁凸起一限位筋,启动筋正转或者 反转一定的距离后与该限位筋发生干涉;在上述的启动筋与限位筋的 各组干涉接触面中,每组至少有一干涉接触面上沿着轴向开有一个凹 槽,该凹槽的开口端窄于其内部槽体;另有减震垫,其与干涉接触面 贴合的一面凸起有一条凸棱,该凸棱与所述的凹槽配合,通过该凸棱 镶嵌入凹槽中而与限位筋或者启动筋形成紧密贴合。上述方案仅仅是 在限位筋与启动筋相互干涉的接触面设置减震垫,在工作时,轴套的顶部和侧壁也均会与叶轮的内腔发生碰撞,产生较大的噪音,长时间 工作严重影响排水泵的使用寿命;其次,上述方案中的减震垫与限位 筋是面接触,这样仍然会产生一定的噪音。另外上述方案安装较为繁 琐,影响生产效率。(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 一种噪音小、结构简单、电机启动力矩小、使用寿命长的排水泵。按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排水泵, 一种排水泵,包括一泵体、 一安装在所述泵体内的叶轮和一驱动所述叶轮的电机,所述叶轮的中 心成形有一腔体,所述腔体的内壁上成形有一挡块,所述电机的转轴 伸入所述腔体内,其端部固定安装有一拨叉,在初始状态下,所述拨 叉与所述挡块之间具有启动缓冲间距L,工作状态下,所述拨叉与所述 挡块相抵触,推动所述叶轮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叉包括一底座, 所述的底座上开设有注油孔;所述拨叉上套装有一橡胶减震套(4), 所述减震套将所述拨叉包裹;所述电机的转轴前端上还套装有密封支撑件,所述的密封支撑件位于所述的拨叉下方。按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排水泵还具有如下附属技术特征 所述的拨叉还包括成形在所述底座上的安装部和抵触部,所述电 机转轴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部上,所述抵触部与所述挡块相配合;所述减震套套装在所述安装部和所述抵触部上,将所述安装部和所述抵触部包裹;所述的密封支撑件包括由上到下依次排列的阻尼圈、叶轮固定片、定位盘、封轴盘、前轴套;所述减震套与所述挡块相接触的接触面上成形有至少一条凸筋;所述减震套包括套装在所述安装部上的第一减震体和套装在所 述抵触部上的第二减震体,所述第一减震体和所述第二减震体一体成 形;所述凸筋成形在第二减震体的两侧面上; 所述凸筋的数量为2 — 8条;所述减震套通过粘结剂与所述拨叉相固定连接; 所述挡块为空心结构,所述转轴的顶部套置有一橡胶减震环。 本技术在使用时,需在叶轮的腔体内涂抹润滑油,以保证转 动的润滑。按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排水泵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 点l.拨叉的底座上开设有注油孔,叶轮的腔体内涂抹的润滑油在转 动的拨叉的作用下被挤压通过注油孔下注,使得拨叉和密封支撑件之间润滑,工作更加稳定,使用寿命更长;2.减震套是套装在拨叉上,将拨叉的上部整个包裹住,这样,拨叉的顶壁和侧壁与叶轮内腔之间均有减震材料隔开,从而有效的降低噪音;3.本技术的减震套上 成形有凸筋,减震套与挡块之间采用线接触的方式,这样可以有效的 降低噪音,同时缓冲效果更好;4.由于采用整体套装的结构,因此, 安装时更加简单方便。 (四).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技术中叶轮和拨叉初始状态的俯视剖视图,图中示 出拨叉和挡块的配合关系。图4是本技术中叶轮和拨叉在工作状态下的俯视剖视图,图中示出拨叉和挡块的配合关系。图5是本技术中减震套的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中拨叉的立体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至图4,在本技术给出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包括一 泵体l、 一安装在所述泵体1内的叶轮2和一驱动所述叶轮2的电机3,所 述泵体1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叶轮2的中心成型有一腔体21, 在使用时,需在叶轮2的腔体21内涂抹润滑油,以保证转动的润滑。所 述腔体21的内壁上成型有一挡块22,所述电机3的转轴31伸入所述腔体 22内,其端部固定安装有一拨叉32,在初始状态下,所述拨叉32与所 述挡块22之间具有启动缓冲间距L,工作状态下,所述拨叉32与所述挡 块22相抵触,推动所述叶轮2转动。本技术将所述拨叉32与所述挡 块22之间预留一定距离的空间,为电机3的启动留出缓冲间距L,使得 电机3在启动后再带动负载。大大减小了启动力矩,电机3的启动更加 容易和方便。参见图1和图2,所述电机3的转轴31前端上还套装有密封支撑件, 所述的密封支撑件位于所述的拨叉32下方,该密封支撑件包括由上到 下依次排列的阻尼圈311、叶轮固定片312、定位盘313、封轴盘314、 前轴套315,上述部件相互配合在一起。由于所述电机3的转轴31要伸 入所述叶轮2中,因此,上述部件可以起到支撑和密封的作用,防止泵 体1内的水进入壳体5中。所述电机3的转轴31后端套装有后轴套317和后减震环318,使得所述电机3可以安装在所述壳体5内,转轴31可以自 由转动。参见图l,在本技术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电机3安装在 一壳体5内,所述壳体5与所述泵体1相固定,它们之间设置有一密封圈 11,从而形成一封闭腔体。形成封闭腔体可以防止水进入所述壳体5 内,损坏电机3。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拨叉 32上套装有一橡胶减震套4,所述减震套4将所述拨叉32包裹,所述减 震套4与所述挡块22相接触的接触面上成形有至少一条凸筋41 。本实用 新型设置凸筋41使得减震套4与所述挡块22之间线接触,降低了两者之 间的接触面,从而有效的降低噪音,同时缓冲效果更好。另外,拨叉 32上套装减震套4,将拨叉32包裹,这样,拨叉32与叶轮2内腔的接触 面均隔有减震套,可以有效的消除噪音。参见图l、图2和图6,在本技术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 拨叉32包括一底座321、成形在所述底座321上的安装部322和抵触部 323,所述电机3转轴31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部322上,所述抵触部323 与所述挡块22相配合,所述的底座上开设有注油孔6,由于拨叉32的底 座321上开设有注油孔6,叶轮2的腔体内涂抹的润滑油在转动的拨叉的 作用下被挤压通过注油孔6下注,使得拨叉32和密封支撑件之间润滑, 工作更加稳定,使用寿命更长。所述减震套4套装在所述安装部322和 所述抵触部323上,将所述安装部322和所述抵触部323包裹。参见图2和图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排水泵,包括一泵体(1)、一安装在所述泵体(1)内的叶轮(2)和一驱动所述叶轮(2)的电机(3),所述叶轮(2)的中心成形有一腔体(21),所述腔体(21)的内壁上成形有一挡块(22),所述电机(3)的转轴(31)伸入所述腔体(21)内,其端部固定安装有一拨叉(32),在初始状态下,所述拨叉(32)与所述挡块(22)之间具有启动缓冲间距L,工作状态下,所述拨叉(32)与所述挡块(22)相抵触,推动所述叶轮(2)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叉(32)包括一底座(321),所述的底座(321)上开设有注油孔;所述拨叉(32)上套装有一橡胶减震套(4),所述减震套(4)将所述拨叉(32)包裹;    所述电机(3)的转轴(31)前端上还套装有密封支撑件,所述的密封支撑件位于所述的拨叉(32)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平
申请(专利权)人:张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