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门子公司专利>正文

电机本体及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7654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机本体及一种电机,所述电机本体具有电机驱动端和与电机驱动端相对的电机非驱动端。所述电机本体包括壳体、驱动端轴承、密封盖板及第一通风管。所述壳体包括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位于所述电机驱动端,且开设有排气孔。所述驱动端轴承位于所述电机驱动端,并穿设于所述第一端盖。所述密封盖板位于所述壳体内,并固定于所述第一端盖上,所述密封盖板和所述第一端盖之间形成有轴承腔,所述轴承腔用于容纳所述驱动端轴承,且与所述排气孔连通。所述第一通风管具有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轴承腔连通,所述第二端与电机的冷却风罩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机本体和电机可对驱动端轴承实现有效冷却。

Motor body and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本体及电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
,特别涉及一种电机本体及一种具有该电机本体的电机。
技术介绍
电机在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轴径向混合通风电机的设计中,经过冷却风罩冷却后的空气由电机壳体的非驱动端入口进入电机内,经过转子径向风道、定子径向风道,然后流经内风扇再次进入冷却风罩。在这种风路结构中,从内风扇流出的高温空气会在电机端板、侧板以及挡风板之间的腔体内紊乱流动,从而在位于该腔体内的驱动端轴承表面发生无益的强对流换热,致使驱动端轴承温度超限。为了解决驱动端气流高温的问题,一种现有的方案为,增大内风扇外径,增加电机内热交换以降低轴承温度,但同时导致电机风摩耗过大,牺牲电机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机本体及一种电机,可对驱动端轴承实现有效冷却。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机本体,其具有电机驱动端和与电机驱动端相对的电机非驱动端。所述电机本体包括壳体、驱动端轴承、密封盖板及第一通风管。所述壳体包括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位于所述电机驱动端,且开设有排气孔。所述驱动端轴承位于所述电机驱动端,并穿设于所述第一端盖。所述密封盖板位于所述壳体内,并固定于所述第一端盖上,所述密封盖板和所述第一端盖之间形成有轴承腔,所述轴承腔用于容纳所述驱动端轴承,且与所述排气孔连通。所述第一通风管具有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轴承腔连通,所述第二端与电机的冷却风罩连通。在电机本体的一种示意性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机本体还包括:第二通风管,与所述壳体固定,并与所述排气孔连通,用于将所述轴承腔和外界连通。在电机本体的一种示意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风管为弧形弯管。在电机本体的一种示意性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盖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驱动端轴承的轴承座密封固定于所述安装孔内。在电机本体的一种示意性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盖板与所述轴承座的连接处及所述密封盖板与所述壳体的连接处密封。在电机本体的一种示意性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机本体还包括:转轴,所述驱动端轴承固定套设于所述转轴的一端;以及非驱动端轴承,固定套设于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在电机本体的一种示意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盖的内侧壁上还设有复数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位于所述轴承腔中。在电机本体的一种示意性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片呈辐射状排布于所述驱动端轴承的外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机,其包括上述任意一种电机本体。在电机的一种示意性实施例中,所述电机还包括:冷却风罩,部分外风路的空气进入所述冷却风罩后可通过所述第一通风管流入所述轴承腔。在本专利技术的电机本体及电机中,设有第一通风管和轴承腔,部分外风路的空气进入冷却风罩后由第一通风管流入轴承腔中,以对轴承腔内的驱动端轴承进行冷却,从而有效解决驱动端轴承温度超限的问题。附图说明下面将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清楚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它特征和优点,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电机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电机的电机本体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电机本体的立体剖面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的电机本体的壳体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图2所示的电机本体的密封盖板、驱动端轴承和转轴的立体示意图。在上述附图中,所采用的附图标记如下:100电机10电机本体101电机驱动端102电机非驱动端11壳体111第一端盖112第二端盖113出气孔114进气孔115散热片12驱动端轴承121轴承座13密封盖板131轴承腔132安装孔14第一通风管141第一端142第二端15第二通风管16转轴17非驱动端轴承18转子19定子20冷却风罩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电机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电机的电机本体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电机本体的立体剖面示意图;请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的电机100包括电机本体10和冷却风罩20,冷却风罩20配置于电机本体10上。电机本体10具有电机驱动端101和与电机驱动端101相对的电机非驱动端102。电机本体10包括壳体11、驱动端轴承12、密封盖板13及第一通风管14。壳体11包括第一端盖111,第一端盖111位于电机驱动端101,且开设有排气孔113。驱动端轴承12位于电机驱动端101,并穿设于第一端盖111。密封盖板13位于壳体11内,并固定于第一端盖111上。密封盖板13和第一端盖111之间形成有轴承腔131,轴承腔131用于容纳驱动端轴承12,且与排气孔113连通。第一通风管14具有第一端141和与第一端141相对的第二端142,第一端141与轴承腔131连通,第二端142与电机的冷却风罩20连通。更具体地,壳体11朝向冷却风罩20的顶板上还设有出风口和进风口,电机的内循环风路的空气可通过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在电机本体10和冷却风罩20之间流动,从而冷却风罩20可对内循环风路的空气进行冷却。图4为图2所示的电机本体的壳体的剖面示意图,请参见图4,第一端盖111上开设有出气孔113和进气孔114,在本实施例中,进气孔114和第一通风管14的数量均为两个,第一通风管14固定于进气孔114上,第一通风管14内的冷却空气可通过进气孔114流入轴承腔131内。请一并参见图1,电机本体10还包括第二通风管15,第二通风管15和出气孔113的数量均为两个,第二通风管15和第一通风管14均位于壳体11的外部。第二通风管15固定于出气孔113上,轴承腔131内的空气可从出气孔113排出。第二通风管15为弧形弯管,其一端与出气孔113固定,另一端的排气口朝下。第一端盖111的内侧壁上还设有复数散热片115,散热片115呈辐射状排布于驱动端轴承12的外周,并位于轴承腔131中。请参见图2和图3,壳体11包括还第二端盖112,第二端盖112与第一端盖111相对,并位于电机非驱动端102。驱动端轴承12穿设于第一端盖111,即驱动端轴承12一部分位于第一端盖111的内侧,另一部分位于第一端盖111的外侧。驱动端轴承12的发热量较大,进入轴承腔131内的冷却空气可对驱动端轴承12进行冷却。图5为图2所示的电机本体的密封盖板、驱动端轴承和转轴的立体示意图,请参见图5和图3,密封盖板13在第一端盖111上的投影大致为环状结构,密封盖板13的轴向横截面大致为]型,密封盖板13上开设有安装孔132,驱动端轴承12的轴承座121密封固定于安装孔132内。密封盖板13与轴承座121的连接处及密封盖板13与壳体11的连接处密封,从而由第一通风管14进入轴承腔131的冷却空气不会通过密封盖板13与轴承座121的连接处和密封盖板13与壳体11的连接处进入电机本体10内的定转子,以满足电机防护等级的要求。在本实施例中,密封盖板13和轴承座121之间、密封盖板13和壳体11之间可采用焊接的方式密封,但不以此为限,也可采用其他密封方式。请再次参见图3,电机本体10还包括转轴16、非驱动端轴承17、转子18和定子19,驱动端轴承12固定套设于转轴16的一端,非驱动端轴承17固定套设于转轴16的另一端。转子18可随着转轴16一起转动,定子19固定于壳体11的内侧壁上。冷却风罩20包括复数冷却管、进风罩和外风扇,复数冷却管平行设置于冷却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机本体(10),具有电机驱动端(101)和与所述电机驱动端(101)相对的电机非驱动端(102),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1),包括第一端盖(111),所述第一端盖(111)位于所述电机驱动端(101),且开设有排气孔(113);驱动端轴承(12),位于所述电机驱动端(101),并穿设于所述第一端盖(111);密封盖板(13),位于所述壳体(11)内,并固定于所述第一端盖(111)上,所述密封盖板(13)和所述第一端盖(111)之间形成有轴承腔(131),所述轴承腔(131)用于容纳所述驱动端轴承(12),且与所述排气孔(113)连通;以及第一通风管(14),具有第一端(141)和与所述第一端(141)相对的第二端(142),所述第一端(141)与所述轴承腔(131)连通,所述第二端(142)与电机的冷却风罩(20)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机本体(10),具有电机驱动端(101)和与所述电机驱动端(101)相对的电机非驱动端(102),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1),包括第一端盖(111),所述第一端盖(111)位于所述电机驱动端(101),且开设有排气孔(113);驱动端轴承(12),位于所述电机驱动端(101),并穿设于所述第一端盖(111);密封盖板(13),位于所述壳体(11)内,并固定于所述第一端盖(111)上,所述密封盖板(13)和所述第一端盖(111)之间形成有轴承腔(131),所述轴承腔(131)用于容纳所述驱动端轴承(12),且与所述排气孔(113)连通;以及第一通风管(14),具有第一端(141)和与所述第一端(141)相对的第二端(142),所述第一端(141)与所述轴承腔(131)连通,所述第二端(142)与电机的冷却风罩(20)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本体(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通风管(15),与所述壳体(11)固定,并与所述排气孔(113)连通,用于将所述轴承腔(131)和外界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本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风管(15)为弧形弯管。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志伟李倩莹
申请(专利权)人:西门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