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物料装载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7508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22:32
一种新型物料装载机,包括车体和位于车体正前方的铲斗,车体下部设置有车轮,车体顶部设置有驾驶室,驾驶室内设置有座椅和方向机,驾驶室四周设置有支撑框架,座椅的后方设置有铲斗动力机构,车体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一套铲斗旋转控制机构,两套铲斗旋转控制机构的前端分别与铲斗两侧的后下部连接,支撑框架上转动设置有前导轮组件和后导轮组件,铲斗的后侧上部设置有吊耳,铲斗动力机构通过钢丝绳依次绕过后导轮组件、前导轮组件与吊耳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原理科学、设计新颖、结构紧凑,不需要通过液压控制铲斗,没有繁琐的调整阶段,车体只需要进行前后移动即可,铲斗内的物料不会撒落,也大大提高物料的装载效率。

A New Material Loa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物料装载机
本技术属于工程车辆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物料装载机。
技术介绍
目前,在工业生产中利用铲车进行物料的装载越来越来普遍,但是传统的铲车装载物料需要不断调整车体来调整方向,才能顺利的将物料装入运输车内,这样,既浪费时间,又要耗费更多的能源,同时,物料会随铲车车身的调整而掉落,使得装载效率随之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设计新颖、原理科学、在装载过程中车体只前后移动、装载效率高、物料不会掉落的新型物料装载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物料装载机,包括车体和位于车体正前方的铲斗,车体下部设置有车轮,车体顶部设置有驾驶室,驾驶室内设置有座椅和方向机,驾驶室四周设置有支撑框架,座椅的后方设置有铲斗动力机构,车体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一套铲斗旋转控制机构,两套铲斗旋转控制机构的前端分别与铲斗两侧的后下部连接,支撑框架上转动设置有前导轮组件和后导轮组件,铲斗的后侧上部设置有吊耳,铲斗动力机构通过钢丝绳依次绕过后导轮组件、前导轮组件与吊耳连接。两套铲斗旋转控制机构的结构相同且关于车体前后对称设置;每套铲斗旋转控制机构均包括上连杆、下连杆、安装架、上固定杆、下固定杆和卷簧,安装架固定设置在车体后侧,上连杆和下连杆的后端均转动连接安装架外侧,上固定杆和下固定杆的前侧部固定连接在铲斗的侧部,上固定杆后端与上连杆前端铰接,下固定杆后端与下连杆前端铰接,上固定杆与上连杆的连接点位于下固定杆与下连杆的连接点的后上方,上连杆与安装架的连接点位于下固定杆与安装架的连接点的前上方,下连杆所在的垂直面位于上连杆所在的垂直面的外侧,下连杆后端转动连接在安装架的转轴上安装有用于驱动下连杆向前下方旋转的卷簧。铲斗动力机构包括电机、减速器、绞车和电机正反转控制开关,电机和减速器设置在驾驶室内,绞车设置在驾驶室的后侧,电机的主轴与减速器的动力输入轴传动连接,减速器的输出轴通过带传动机构与绞车传动连接,所述的钢丝绳缠绕在绞车上,电机正反转控制开关设置在驾驶室内座椅前方的操作台上。车体前侧转动设置有支撑辊;当铲斗底部与车轮外圆周底部等高时,铲斗后侧与支撑辊前侧部接触。钢丝绳绕到前导轮组件的上部,后导轮组包括上下并排设置的两个后导轮,钢丝绳位于两个后导轮之间。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在铲装物料时,驾驶员在驾驶室内操控电机正反转控制开关,使电机反向转动,通过减速器驱动绞车反转,绞车上缠绕的钢丝绳被松开,铲斗在自身重力以及卷簧的作用下,慢慢向下转动,直到铲斗后侧部与支撑辊接触后,启动车体,车轮向前行进对铲斗前侧的物料进行铲装,此时,上连杆、下连杆和支撑辊共同起到定位支撑铲斗的作用,铲装物料到铲斗后,再操控电机正反转控制开关,使电机正向转动,绞车正转,通过钢丝绳向上拉动铲斗,以上连杆和下连杆的右端与安装架的连接点的转动支点向上转动,与此同时,驾驶员操控车体向后倒车,运输车就在车体的后方,当铲斗被钢丝绳拉到最后侧时,铲斗正好反转到运输车的车斗上方,铲斗内的物料就自动落到车斗内。接着再操控电机正反转控制开关,使电机反向转动,通过减速器驱动绞车反转,绞车上缠绕的钢丝绳被松开,铲斗在自身重力以及卷簧的作用下,慢慢向下转动,直到铲斗后侧部与支撑辊接触后,重复上述铲斗铲装物料的过程。本技术中的上连杆、下连杆与铲斗之间形成便于旋转且具有坚固支撑的四连杆机构,通过卷簧的扭力驱动铲斗复位,通过绞车通过钢丝绳拉动铲斗做旋转运动,直到铲斗旋转到可以将物料自动卸料到运输车的车斗内为止。本技术原理科学、设计新颖、结构紧凑,不需要通过液压控制铲斗,没有繁琐的调整阶段,车体只需要进行前后移动即可,铲斗内的物料不会撒落,也大大提高物料的装载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在铲装物料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在卸装物料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物料装载机,包括车体1和位于车体1正前方的铲斗2,车体1下部设置有车轮3,车体1顶部设置有驾驶室4,驾驶室4内设置有座椅5和方向机6,驾驶室4四周设置有支撑框架7,座椅5的后方设置有铲斗动力机构,车体1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一套铲斗旋转控制机构,两套铲斗旋转控制机构的前端分别与铲斗2两侧的后下部连接,支撑框架7上转动设置有前导轮组件8和后导轮组件9,铲斗2的后侧上部设置有吊耳10,铲斗动力机构通过钢丝绳22依次绕过后导轮组件9、前导轮组件8与吊耳10连接。两套铲斗旋转控制机构的结构相同且关于车体1前后对称设置;每套铲斗旋转控制机构均包括上连杆11、下连杆12、安装架13、上固定杆14、下固定杆15和卷簧16,安装架13固定设置在车体1后侧,上连杆11和下连杆12的后端均转动连接安装架13外侧,上固定杆14和下固定杆15的前侧部固定连接在铲斗2的侧部,上固定杆14后端与上连杆11前端铰接,下固定杆15后端与下连杆12前端铰接,上固定杆14与上连杆11的连接点位于下固定杆15与下连杆12的连接点的后上方,上连杆11与安装架13的连接点位于下固定杆15与安装架13的连接点的前上方,下连杆12所在的垂直面位于上连杆11所在的垂直面的外侧,下连杆12后端转动连接在安装架13的转轴上安装有用于驱动下连杆12向前下方旋转的卷簧16。铲斗动力机构包括电机17、减速器18、绞车19和电机正反转控制开关20,电机17和减速器18设置在驾驶室4内,绞车19设置在驾驶室4的后侧,电机17的主轴与减速器18的动力输入轴传动连接,减速器18的输出轴通过带传动机构21与绞车19传动连接,所述的钢丝绳22缠绕在绞车19上,电机正反转控制开关20设置在驾驶室4内座椅5前方的操作台上。车体1前侧转动设置有支撑辊23;当铲斗2底部与车轮3外圆周底部等高时,铲斗2后侧与支撑辊23前侧部接触。钢丝绳22绕到前导轮组件8的上部,,后导轮组包括上下并排设置的两个后导轮,钢丝绳22位于两个后导轮之间。本技术中的车体1与现有的铲车的车体结构一样。本技术在铲装物料时,驾驶员在驾驶室4内操控电机正反转控制开关20,使电机17反向转动,通过减速器18驱动绞车19反转,绞车19上缠绕的钢丝绳22被松开,铲斗2在自身重力以及卷簧16的作用下,慢慢向下转动,直到铲斗2后侧部与支撑辊23接触后,启动车体1,车轮3向前行进对铲斗2前侧的物料进行铲装,此时,上连杆11、下连杆12和支撑辊23共同起到定位支撑铲斗2的作用,铲装物料到铲斗2后,再操控电机正反转控制开关20,使电机17正向转动,绞车19正转,通过钢丝绳22向上拉动铲斗2,以上连杆11和下连杆12的右端与安装架13的连接点的转动支点向上转动,与此同时,驾驶员操控车体1向后倒车,运输车就在车体1的后方,当铲斗2被钢丝绳22拉到最后侧时,铲斗2正好反转到运输车的车斗上方,铲斗2内的物料就自动落到车斗内。接着再操控电机正反转控制开关20,使电机17反向转动,通过减速器18驱动绞车19反转,绞车19上缠绕的钢丝绳22被松开,铲斗2在自身重力以及卷簧16的作用下,慢慢向下转动,直到铲斗2后侧部与支撑辊23接触后,重复上述铲斗2铲装物料的过程。本技术中的上连杆11、下连杆12与铲斗2之间形成便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物料装载机,包括车体和位于车体正前方的铲斗,车体下部设置有车轮,车体顶部设置有驾驶室,驾驶室内设置有座椅和方向机,其特征在于:驾驶室四周设置有支撑框架,座椅的后方设置有铲斗动力机构,车体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一套铲斗旋转控制机构,两套铲斗旋转控制机构的前端分别与铲斗两侧的后下部连接,支撑框架上转动设置有前导轮组件和后导轮组件,铲斗的后侧上部设置有吊耳,铲斗动力机构通过钢丝绳依次绕过后导轮组件、前导轮组件与吊耳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物料装载机,包括车体和位于车体正前方的铲斗,车体下部设置有车轮,车体顶部设置有驾驶室,驾驶室内设置有座椅和方向机,其特征在于:驾驶室四周设置有支撑框架,座椅的后方设置有铲斗动力机构,车体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一套铲斗旋转控制机构,两套铲斗旋转控制机构的前端分别与铲斗两侧的后下部连接,支撑框架上转动设置有前导轮组件和后导轮组件,铲斗的后侧上部设置有吊耳,铲斗动力机构通过钢丝绳依次绕过后导轮组件、前导轮组件与吊耳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物料装载机,其特征在于:两套铲斗旋转控制机构的结构相同且关于车体前后对称设置;每套铲斗旋转控制机构均包括上连杆、下连杆、安装架、上固定杆、下固定杆和卷簧,安装架固定设置在车体后侧,上连杆和下连杆的后端均转动连接安装架外侧,上固定杆和下固定杆的前侧部固定连接在铲斗的侧部,上固定杆后端与上连杆前端铰接,下固定杆后端与下连杆前端铰接,上固定杆与上连杆的连接点位于下固定杆与下连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家辉王成发李佳张书源田志坤李国强刘莹莹李海林张冰辉张小明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