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刷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73974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2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刷镀装置,属于电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由床身和转动部构成的一机床本体,转动部的转动轴的输出端安装有一卡抓,卡爪内卡接有一柱形电镀件,机床刀架上夹持有一“Y”型弯杆,“Y”型弯杆的两支杆端悬挂有一吊瓶,机床刀架的一侧设有一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一橡胶杆的一端相连,橡胶杆的另一端与一电镀笔之间通过一连接件相连,电镀笔还包括一刷头,刷头与柱形电镀件的涂刷表面贴合,“Y”型弯杆上两分支杆与橡胶杆的1/3至2/3段的一处之间通过一星型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绳线拉扯橡胶杆,进而调节橡胶杆的弧度,使得橡胶杆另一端所安装的电镀笔能够贴合大小不同柱形电镀件的表面。

A Brush Pla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刷镀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镀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刷镀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电镀就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是利用电解作用使金属或其它材料制件的表面附着一层金属膜的工艺从而起到防止金属氧化(如锈蚀),提高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抗腐蚀性(硫酸铜等)及增进美观等作用,传统电镀的过程中使用手持电镀笔对需要电镀的铸件进行电镀,而此种方式相对于结构较为复杂的铸件较为实用,而现对于较为简单的大批量柱形铸件来说,通过人工电镀较为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刷镀装置,通过柱形电镀件夹持在转动机床上的转动主轴上,进而对电镀笔进行固定,进而通过机床的主轴保持一定的转速,实现柱形电镀件的均匀涂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电刷镀装置,包括由床身和转动部构成的一机床本体,所述转动部的转动轴的输出端安装有一卡爪,所述卡爪内卡接有一柱形电镀件,所述床身上安装设有一机床刀架,所述机床刀架上夹持有一“Y”型弯杆,所述“Y”型弯杆的两支杆端悬挂有一吊瓶,所述吊瓶的出液口设有一输液管,所述机床刀架的一侧设有一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一橡胶杆的一端相连,所述橡胶杆的另一端与一电镀笔之间通过一连接件相连,所述连接件为一“8”字型连接器,该“8”字型连接器包括第一环扣和第二环扣,所述第一环扣和第二环扣上的周侧均开有至少三个螺孔,每一所述螺孔内均转动配合有一定位螺栓,所述电镀壁的刷柄以及一橡胶杆的端部均通过螺栓依次固定在第一环扣和第二环扣内,所述电镀笔还包括一刷头,所述刷头与柱形电镀件的涂刷表面贴合,所述刷柄上还设有一支杆,该支杆上设有一圆环,所述输液管穿过该圆环,且输液管的输液端朝向刷头与柱形电镀件的贴合处;所述“Y”型弯杆上两分支杆与橡胶杆的1/3至2/3段的一处之间通过一星型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柱形电镀件为一圆柱体,所述刷头的涂刷面与圆柱体的外圆贴合。进一步地,所述柱形电镀件为一筒体,所述刷头的涂刷面与筒体的内圆或外圆贴合。进一步地,所述机床刀架为一高度可调刀架。进一步地,所述机床上放置有一接液盘,该接液盘位于柱形电镀件的下方。进一步地,所述床身上还安装有一电源,所述电源与电镀笔之电性连接。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柱形电镀件夹持在转动机床上的转动主轴上,进而对电镀笔进行固定,进而通过机床的主轴保持一定的转速,实现柱形电镀件的均匀涂覆,并且在机床刀架上安装有电动推杆,能够实现电镀笔的自动进给和后退,使用线绳对橡胶杆进行限位,保证在电镀件进行电镀时,刷头与柱形电镀件形成一定的电镀距离,防止柱形电镀件旋转时与刷头摩擦使得刷头摇摆,最终提高电镀的流畅度和电镀质量。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机床,2-转动部,3-床身,4-接液盘,5-输出端,6-卡爪,7-柱形电镀件,8-电镀笔,9-刷头,10-支杆,11-连接件,12-刷柄,13-输液管,14-吊瓶,15-电动推杆,16-星型线,17-“Y”型弯杆,18-橡胶杆,19-机床刀架,20-电源,1101-第一环扣,1102-第二环扣,1103-定位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顶”、“中”、“长度”、“内”、“周侧”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2所示,本技术为一种电刷镀装置,包括由床身3和转动部2构成的一机床1本体,转动部2的转动轴的输出端5安装有一卡爪6,通过卡爪6卡接一柱形电镀件7,其中柱形电镀件7可为一圆柱体或一筒柱,当柱形电镀件7为一圆柱体,刷头9的涂刷面与圆柱体的外圆贴合;柱形电镀件7为一筒体,刷头9的涂刷面与筒体的内圆或外圆贴合。床身3上安装设有一机床刀架19,其中,机床刀架19为一高度可调刀架,通过调节机床刀架19而调节安装在机床刀架19上的电动推杆15,最终连带者橡胶杆18和电镀笔8,使得电镀笔8的高度适应柱形电镀件7的高度,机床刀架19上夹持有一“Y”型弯杆17,“Y”型弯杆17的两支杆10端悬挂有一吊瓶14,吊瓶14的出液口设有一输液管13,机床刀架19的一侧设有一电动推杆15,电动推杆15的输出端5与一橡胶杆18的一端相连,橡胶杆18的另一端与一电镀笔8之间通过一连接件11相连,连接件11为一“8”字型连接器,该“8”字型连接器包括第一环扣1101和第二环扣1102,第一环扣1101和第二环扣1102上的周侧均开有三个螺孔,每一螺孔内均转动配合有一定位螺栓1103,电镀壁的刷柄12以及一橡胶杆18的端部均通过螺栓依次固定在第一环扣1101和第二环扣1102内,电镀笔8还包括一刷头9,刷头9与柱形电镀件7的涂刷表面贴合,刷柄12上还设有一支杆10,该支杆10上设有一圆环,输液管13穿过该圆环,且输液管13的输液端朝向刷头9与柱形电镀件7的贴合处;“Y”型弯杆17上两分支杆与橡胶杆18的1/3至2/3段的一处之间通过一星型线16连接,该星型线16为三条绳线的端部相连接构成的,其中该星型线16的两端分别与“Y”型弯杆17上两分支杆进行连接,一条拴系在橡胶杆18上,通过调节栓接在橡胶杆18上线绳的长度来调节橡胶杆18端的电镀笔8与电镀件上的接触位置,保证刷头9与柱形电镀件形7成一1-3mm的电镀距离,防止柱形电镀件7旋转时与刷头9摩擦使得刷头9摇摆,最终提高电镀的流畅度和电镀质量,优选的,星型线16的一线绳栓接在橡胶杆的1/2点处。其中,机床1上放置有一接液盘4,该接液盘4位于柱形电镀件7的下方。其中,床身3上还安装有一电源20,电源20与电镀笔8之电性连接。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刷镀装置,包括由床身(3)和转动部(2)构成的一机床(1)本体,所述转动部(2)的转动轴的输出端(5)安装有一卡爪,所述卡爪(6)内卡接有一柱形电镀件(7),所述床身(3)上安装设有一机床刀架(19),所述机床刀架(19)上夹持有一“Y”型弯杆(17),所述“Y”型弯杆(17)的两支杆(10)端悬挂有一吊瓶(14),所述吊瓶(14)的出液口设有一输液管(1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刀架(19)的一侧设有一电动推杆(15),所述电动推杆(15)的输出端(5)与一橡胶杆(18)的一端相连,所述橡胶杆(18)的另一端与一电镀笔(8)之间通过一连接件(11)相连,所述连接件(11)为一“8”字型连接器,该“8”字型连接器包括第一环扣(1101)和第二环扣(1102),所述第一环扣(1101)和第二环扣(1102)上的周侧均开有至少三个螺孔,每一所述螺孔内均转动配合有一定位螺栓(1103),所述电镀壁的刷柄(12)以及一橡胶杆(18)的端部均通过螺栓依次固定在第一环扣(1101)和第二环扣(1102)内,所述电镀笔(8)还包括一刷头(9),所述刷头(9)与柱形电镀件(7)的涂刷表面贴合,所述刷柄(12)上还设有一支杆(10),该支杆(10)上设有一圆环,所述输液管(13)穿过该圆环,且输液管(13)的输液端朝向刷头(9)与柱形电镀件(7)的贴合处;所述“Y”型弯杆(17)上两分支杆(10)与橡胶杆(18)的1/3至2/3段的一处之间通过一星型线(16)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刷镀装置,包括由床身(3)和转动部(2)构成的一机床(1)本体,所述转动部(2)的转动轴的输出端(5)安装有一卡爪,所述卡爪(6)内卡接有一柱形电镀件(7),所述床身(3)上安装设有一机床刀架(19),所述机床刀架(19)上夹持有一“Y”型弯杆(17),所述“Y”型弯杆(17)的两支杆(10)端悬挂有一吊瓶(14),所述吊瓶(14)的出液口设有一输液管(1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刀架(19)的一侧设有一电动推杆(15),所述电动推杆(15)的输出端(5)与一橡胶杆(18)的一端相连,所述橡胶杆(18)的另一端与一电镀笔(8)之间通过一连接件(11)相连,所述连接件(11)为一“8”字型连接器,该“8”字型连接器包括第一环扣(1101)和第二环扣(1102),所述第一环扣(1101)和第二环扣(1102)上的周侧均开有至少三个螺孔,每一所述螺孔内均转动配合有一定位螺栓(1103),所述电镀壁的刷柄(12)以及一橡胶杆(18)的端部均通过螺栓依次固定在第一环扣(1101)和第二环扣(1102)内,所述电镀笔(8)还包括一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中淮彭兴礼王书蒙徐福革张凯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淮海奥可装备再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