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行车集电器的张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7246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2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行车集电器的张力装置,涉及电器控制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固定机构、支撑梁、集电器本体、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梁;支撑梁一表面装设有销轴;第一横杆一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上滑动套设有第一滑套;第一连杆一端装设有与销轴相配合的第一腰型环;第一横杆一表面装设有单向齿轮;第二横杆一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上滑动套设有第二滑套;第二连杆一端装设有第二腰型环;第二腰型环内表面装设有与单向齿轮相啮合的齿条;第一滑套与第二滑套通过芯轴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确保集电器装置与滑线紧密接触,保证了正常供电,实用性较强,具有较高的市场应用价值。

A Tension Device Based on Train Coll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行车集电器的张力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器控制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行车集电器的张力装置。
技术介绍
集电器又称行车机电或天车集电器,滑触线上电流通过集电器传导至用电设备上,滑触线集电器安装在集电器支架上,而集电器支架安装在运动的设备上。随设备移动,集电器上碳刷在滑触线内移动,实现不间断供电,而集电器的张力机构是决定集电器的碳刷与滑线是否紧密接触的重要部分。目前,行车集电器所使用的张力机构由于结构相对简单,稳定性较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异常震动或其他原因会导致集电器的碳刷脱离滑线,影响整个系统设备的安全运行质量。因此,函需研究出一种基于行车集电器的张力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行车集电器的张力装置,通过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相配合设置,利用单向齿轮与齿条实现对第一横杆及第二横杆的定位,有效地确保了集电器装置与滑线紧密接触,保证了正常供电,实用性较强,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基于行车集电器的张力装置,包括固定机构、支撑梁、集电器本体、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和弹性件;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梁;所述集电器本体装设于支撑梁一端部;所述第一横杆一端转动连接于固定梁上,且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支撑梁上;所述第二横杆一端转动连接于固定梁上,且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支撑梁上;所述第一横杆与第二横杆通过弹性件相连接;所述支撑梁一表面固定装设有一销轴;所述第一横杆一表面转动连接有一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上滑动套设有一第一滑套;所述第一连杆一端固定装设有一与销轴相配合的第一腰型环;所述第一腰型环与销轴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横杆一表面装设有一单向齿轮;所述第二横杆一表面转动连接有一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上滑动套设有一第二滑套;所述第二连杆一端固定装设有一第二腰型环;所述第二腰型环内表面装设有一与单向齿轮相啮合的齿条;所述第一滑套与第二滑套通过一芯轴活动连接。其中,所述销轴设置于第一横杆与之间;所述销轴一端设置有一轴帽。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相配合设置,利用第一滑套和第二滑套保证了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活动连接,并利用单向齿轮与齿条实现对第一横杆及第二横杆的定位,有效地确保了集电器装置与滑线紧密接触,保证了正常供电,且增强了集电器的结构稳定性,实用性较强,可广泛用于电气控制领域。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基于行车集电器的张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固定机构,2-支撑梁,3-集电器本体,4-第一横杆,5-第二横杆,6-弹性件,7-第一连杆,8-第二连杆,101-固定梁,201-销轴,401-单向齿轮,701-第一滑套,702-第一腰型环,801-第二滑套,802-第二腰型环,803-齿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基于行车集电器的张力装置,固定机构1、支撑梁2、集电器本体3、第一横杆4、第二横杆5和弹性件6;固定机构1包括固定梁101;集电器本体3装设于支撑梁2一端部;第一横杆4一端转动连接于固定梁101上,且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支撑梁2上;第二横杆5一端转动连接于固定梁101上,且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支撑梁2上;第一横杆4与第二横杆5通过弹性件6相连接;弹性件6采用高强度拉簧;支撑梁2一表面固定装设有一销轴201;第一横杆4一表面转动连接有一第一连杆7;第一连杆7上滑动套设有一第一滑套701;第一连杆7一端固定装设有一与销轴201相配合的第一腰型环702;第一腰型环702与销轴201滑动配合;第一横杆4一表面装设有一单向齿轮401;第二横杆5一表面转动连接有一第二连杆8;第二连杆8上滑动套设有一第二滑套801;第二连杆8一端固定装设有一第二腰型环802;第二腰型环802内表面装设有一与单向齿轮401相啮合的齿条803;第一滑套701与第二滑套801通过一芯轴转动连接。其中,销轴201设置于第一横杆4与之间;销轴201一端设置有一轴帽。通过在销轴201上设置轴帽,避免了第一腰型环702脱离销轴201的约束。使用时,第一横杆4会向下运动且同时第二横杆5会向上运动,弹性件6被持续拉伸,第二横杆5运动的同时会带动第二连杆8运动,第二腰型环802内的齿条803驱动单向齿轮401转动,当第一横杆4及第二横杆5运动至集电器本体3与滑线紧紧接触的位置后正常工作,同时单向齿轮401的单向运动性会将第一横杆4及第二横杆5的停止运动,并保持在此状态下不产生任何相对移动,使得集电器本体3能够实现正常供电。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技术。本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行车集电器的张力装置,包括固定机构(1)、支撑梁(2)、集电器本体(3)、第一横杆(4)、第二横杆(5)和弹性件(6);所述固定机构(1)包括固定梁(101);所述集电器本体(3)装设于支撑梁(2)一端部;所述第一横杆(4)一端转动连接于固定梁(101)上,且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支撑梁(2)上;所述第二横杆(5)一端转动连接于固定梁(101)上,且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支撑梁(2)上;所述第一横杆(4)与第二横杆(5)通过弹性件(6)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2)一表面固定装设有一销轴(201);所述第一横杆(4)一表面转动连接有一第一连杆(7);所述第一连杆(7)上滑动套设有一第一滑套(701);所述第一连杆(7)一端固定装设有一与销轴(201)相配合的第一腰型环(702);所述第一腰型环(702)与销轴(201)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横杆(4)一表面装设有一单向齿轮(401);所述第二横杆(5)一表面转动连接有一第二连杆(8);所述第二连杆(8)上滑动套设有一第二滑套(801);所述第二连杆(8)一端固定装设有一第二腰型环(802);所述第二腰型环(802)内表面装设有一与单向齿轮(401)相啮合的齿条(803);其中,所述第一滑套(701)与第二滑套(801)通过一芯轴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行车集电器的张力装置,包括固定机构(1)、支撑梁(2)、集电器本体(3)、第一横杆(4)、第二横杆(5)和弹性件(6);所述固定机构(1)包括固定梁(101);所述集电器本体(3)装设于支撑梁(2)一端部;所述第一横杆(4)一端转动连接于固定梁(101)上,且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支撑梁(2)上;所述第二横杆(5)一端转动连接于固定梁(101)上,且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支撑梁(2)上;所述第一横杆(4)与第二横杆(5)通过弹性件(6)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2)一表面固定装设有一销轴(201);所述第一横杆(4)一表面转动连接有一第一连杆(7);所述第一连杆(7)上滑动套设有一第一滑套(701);所述第一连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占伟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恒巨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