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热锻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6437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热锻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上模座底部设置有模具型腔A,下模座顶部设置有模具型腔B,上模座与下模座之间设有胚料,下模座两侧设有导向柱,上模座顶部连接上支座,上支座底部连接伸缩杆,下模座底部连接下支座,下支座底部设有固定座,固定座顶部右侧设有控制器,固定座内侧设有气缸,气缸左侧设有蓄电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导向柱的导向作用防止上模座与下模座在合模过程中发生横向位移,防止其横向尺寸发生偏差,热锻模具在合模的过程中上模座与下模座会有较大的冲击,导向柱和模具平面长时间受到较大的冲击力会发生变形或者断裂,影响其效果,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证平稳运行并且减少模具的损耗。

A New Hot Forging D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热锻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锻模具,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热锻模具,属于电器部件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制造电气用母线加工零件所采用的传统工艺都是热挤、清洗、粗调、制头、碾压、冷拉、精调成型材、锯料、再机加工等工步操作。其工序多、劳动强度大,同时制成的产品材质疏松、导电率质量不易保证。热疲劳发生龟裂损伤和热磨损是热作模具失效的两大主要原因。作为热作模具之一的锻压模具目前在市场上都采用整体模块,整体模块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加工成本较低,但随着技术进步和对锻压过程要求的提高,整体模块的使用缺点也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来。如常见的由3Cr2W8V钢制成的整体模块,其形状多为四方体形,结构稳定、使用方便,但是由于3Cr2W8V钢热疲劳性和韧性较差,整体结构的模块在锻压时压应力相对集中,极易产生裂纹,随着裂纹在整体模块中的扩展,将使整体模块开裂甚至损坏,严重影响模块的正常使用;又如常见的H13钢制成的整体模块,由于H13钢红硬性差、易磨损,通过添加各种合金成分虽能有效提高模块整体的强度和韧性,但整体模块在发生磨损后需要全部进行更换,不仅造成能源浪费,还会增加生产成本,影响生产顺利进行。因此,有必要对热锻模具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热锻模具,解决了现有的热锻模具精度低和使用寿命短的缺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新型热锻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底部设置有模具型腔A,所述下模座顶部设置有模具型腔B,所述上模座与下模座之间设有胚料,所述下模座两侧设有导向柱,所述上模座顶部连接上支座,所述上支座底部连接伸缩杆,所述下模座底部连接下支座,所述下支座底部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顶部右侧设有控制器,所述固定座内侧设有气缸,所述气缸顶部输出端与所述伸缩杆连接,所述气缸左侧设有蓄电池,所述模具型腔A与模具型腔B呈镜像对称,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为耐热模具铜制成,导向柱之间的距离与所述上模座的宽度相等,所述上支座底部两侧连接两个相同规格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规格为最大伸缩长度为60cm,最小伸缩长度为10cm,所述蓄电池与所述控制器、所述伸缩杆、所述气缸、所述减速器、所述电动机电性连接。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导向柱的导向作用防止上模座与下模座在合模过程中发生横向位移,防止其横向尺寸发生偏差,热锻模具在合模的过程中上模座与下模座会有较大的冲击,导向柱和模具平面长时间受到较大的冲击力会发生变形或者断裂,影响其效果,该技术保证平稳运行并且减少模具的损耗。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份,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电性连接图;图中:1、上模座;2、模具型腔A;3、模具型腔B;4、胚料;5、下模座;6、导向柱;7、上支座;8、伸缩杆;9、下支座;10、固定座;11、控制器;12、气缸;13、蓄电池;14、减速器;15、电动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热锻模具,包括上模座1和下模座5,上模座1底部设置有模具型腔A2,下模座5顶部设置有模具型腔B3,上模座1与下模座5之间设有胚料4,下模座5两侧设有导向柱6,上模座1顶部连接上支座7,上支座7底部连接伸缩杆8,下模座5底部连接下支座9,下支座9底部设有固定座10,固定座10顶部右侧设有控制器11,固定座10内侧设有气缸12,所述气缸12顶部输出端与所述伸缩杆8连接,气缸12左侧设有蓄电池13,模具型腔A2与模具型腔B3呈镜像对称,方便合模,上模座1和下模座5为耐热模具铜制成,铜材质结实耐用,导向柱6之间的距离与所述上模座1的宽度相等,导向柱6会保证模座1与下模座5精准合模,上支座7底部两侧连接两个相同规格的伸缩杆8,两个伸缩杆可以保持上模座1平衡升降,提高模具平稳运行,伸缩杆8规格为最大伸缩长度为60cm,最小伸缩长度为10cm,该伸缩范围能保证合模过程取料和压制成型,蓄电池13与所述控制器11、伸缩杆8、气缸12、减速器14、电动机15电性连接,保证系统稳定运行。本技术使用时,控制器11控制气缸12带动伸缩杆8伸长,将胚料4放入上模座1与下模座5之间,导向柱6会保证模座1与下模座5精准合模,控制器11控制气缸12带动伸缩杆8收缩,胚料4在模具型腔A2与模具型腔B3中成型,合模一段时间后,控制器11控制气缸12带动伸缩杆8伸长,即可将成型产品取出。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份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热锻模具,包括上模座(1)和下模座(5),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1)底部设置有模具型腔A(2),所述下模座(5)顶部设置有模具型腔B(3),所述上模座(1)与下模座(5)之间设有胚料(4),所述下模座(5)两侧设有导向柱(6),所述上模座(1)顶部连接上支座(7),所述上支座(7)底部连接伸缩杆(8),所述下模座(5)底部连接下支座(9),所述下支座(9)底部设有固定座(10),所述固定座(10)顶部右侧设有控制器(11),所述固定座(10)内侧设有气缸(12),所述气缸(12)顶部输出端与所述伸缩杆(8)连接,所述气缸(12)左侧设有蓄电池(13),所述模具型腔A(2)与模具型腔B(3)呈镜像对称,所述上模座(1)和下模座(5)为耐热模具铜制成,所述导向柱(6)之间的距离与所述上模座(1)的宽度相等,所述上支座(7)底部两侧连接两个相同规格的伸缩杆(8),所述伸缩杆(8)规格为最大伸缩长度为60cm,最小伸缩长度为10cm,所述蓄电池(13)与所述控制器(11)、所述伸缩杆(8)、所述气缸(12)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热锻模具,包括上模座(1)和下模座(5),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1)底部设置有模具型腔A(2),所述下模座(5)顶部设置有模具型腔B(3),所述上模座(1)与下模座(5)之间设有胚料(4),所述下模座(5)两侧设有导向柱(6),所述上模座(1)顶部连接上支座(7),所述上支座(7)底部连接伸缩杆(8),所述下模座(5)底部连接下支座(9),所述下支座(9)底部设有固定座(10),所述固定座(10)顶部右侧设有控制器(11),所述固定座(10)内侧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正贵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中孚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