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一体化自热火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6129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一体化自热火锅,其能解决传统自热火锅包装存在加热操作不便、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以及改进的自热食品的包装盒存在因净化水袋破裂导致加热失效、食品变质的技术问题。一种一体化自热火锅,其包括密封盖、外壳体、内壳体和自热包,密封盖与外壳体扣合,内壳体置于外壳体的内腔上部,自热包置于外壳体的内腔下部,其特征在于:内壳体的内腔分隔为两个独立、互不连通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第一空腔用于放置食品、调料包,第二空腔内设有开口形成机构,开口形成机构能够于第二空腔的底部形成注水口,注水口与外壳体的内腔下部连通。通过注水口向自热包注水,即无需将内壳体取出,同时,也无需内置净化水袋。

An Integrated Self-heating Hotp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自热火锅
本专利技术涉及方便食品
,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自热火锅。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自热食品也得到大量的推广与应用。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传统自热火锅包装,大多数是采用分离式的包装结构设计,当消费者在使用时,首先,将装有食物的内壳体取下,加入调料和适量水,然后,将外壳体中的加热包的外包装撕掉、加入适量的水,再将内壳体放回,才能完成加热操作。此过程操作不便,而且在使用时存在食品和加热包共混、烫伤的隐患,易引起消费者的抗拒心理。为此,专利技术专利CN201721423559.0提供了一种用于自热食品的包装盒,其内置净化水袋,在使用时无需将内壳体取出,只需通过破袋机构将水带戳破,即可完成加热操作,但该种包装盒由于增设了净化水袋,重量较重,而且在包装、运输过程中易发生净化水袋破裂,导致加热失效、食品变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一体化自热火锅,其能解决传统自热火锅包装存在加热操作不便、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以及改进的自热食品的包装盒存在因净化水袋破裂导致加热失效、食品变质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一体化自热火锅,其包括密封盖、外壳体、内壳体和自热包,所述密封盖与所述外壳体扣合,所述内壳体置于所述外壳体的内腔上部,所述自热包置于所述外壳体的内腔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的内腔分隔为两个独立、互不连通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用于放置食品、调料包,所述第二空腔内设有开口形成机构,所述开口形成机构能够于第二空腔的底部形成开放的注水口,所述注水口与所述外壳体的内腔下部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空腔的底部开设有注水口,所述开口形成机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拉环、拉杆和密封部,所述密封部与所述注水口热封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内壳体的内腔通过隔板分隔为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更进一步的,所述内壳体的内腔通过一圈圆形的隔板分隔为由外而内设置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更进一步的,所述隔板与所述内壳体的底部热封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体的上沿设有一圈向外设置的第一翻边,所述密封盖的周向设有一圈向内设置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一翻边扣合。进一步的,所述内壳体的上沿设有一圈向外设置的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与所述外壳体热封连接,所述第二翻边上开设有与所述外壳体的内腔连通的内透气孔。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盖开设有与所述内壳体的内腔连通的外透气孔。进一步的,所述自热包由无纺布包裹自热剂构成。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体底部设置有隔热层。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内壳体的内腔分隔为两个独立、互不连通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第一空腔用于放置食品、调料包,第二空腔内设有开口形成机构,开口形成机构能够于第二空腔的底部形成注水口,注水口与外壳体的内腔下部连通,通过注水口向自热包注水,即无需将内壳体取出,加热操作,避免了加热包共混、烫伤的隐患,同时,也无需内置净化水袋,也就避免了净化水袋破裂导致加热失效、食品变质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一体化自热火锅,其包括密封盖1、外壳体2、内壳体3和自热包4,密封盖1与外壳体2扣合,内壳体3置于外壳体2的内腔上部,自热包4置于外壳体2的内腔下部,内壳体3的内腔分隔为两个独立、互不连通的第一空腔6和第二空腔7,第一空腔6用于放置食品8、调料包,第二空腔7内设有开口形成机构并放置有餐具9,开口形成机构能够于第二空腔7的底部形成开放的注水口,注水口与外壳体2的内腔下部连通。该实施例中,第二空腔7的底部开设有注水口(即图中密封部14相应位置),开口形成机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拉环12、拉杆13和密封部14,密封部14与注水口热封连接,密封部与注水口边缘衔接的部位可以形成薄弱的易损部位或撕开线,便于密封部14拉扯后脱离。该实施例中,内壳体3的内腔通过一圈圆形的隔板5分隔为由外而内设置的第一空腔6和第二空腔7,隔板5与内壳体3的底部热封连接。该实施例中,外壳体2的上沿设有一圈向外设置的第一翻边15,密封盖1的周向设有一圈向内设置的凹槽16,凹槽16与第一翻边15扣合。该实施例中,内壳体3的上沿设有一圈向外设置的第二翻边17,第二翻边17与外壳体2热封连接,第二翻边17上开设有与外壳体2的内腔连通的内透气孔18,内透气孔的设置,能够在向注水口注水时排除空气,能够使得热蒸汽进入内壳体内,实现食品均匀受热,能够在加热时实现热蒸汽的导出,防止壳体膨胀、确保安全。该实施例中,密封盖1开设有与内壳体3的内腔连通的外透气孔19,外透气孔能够实现热蒸汽的导出,防止壳体膨胀、确保安全。该实施例中,自热包4由无纺布包裹自热剂构成,进而避免使用包装袋,能够在使水与自热剂接触的基础上避免自热剂散落至水中,进而避免壳体晃动导致待自热剂的热水溅入食品中,确保安全。该实施例中,外壳体底部设置有隔热层20,为隔绝热量,防止烫手或损伤桌面。图中,10为设置于第一空腔的食品加水刻度线,11为设置于第二空腔的自热包加水刻度线。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方法如下:使用者先将密封盖打开,将第二空腔中的餐具取出待用,将第一空腔内待加热的食品包和调料包取出并拆开后放入第一空腔中,向第一空腔中注饮用水至食品加水刻度线,向第二空腔中注饮用水至自热包加水刻度线,用手拉扯开口形成机构的拉环,将密封部拉出,露出注水口,处于第二空腔中的水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注水口流入至外壳体的内腔,水与自热包接触发生放热反应对第一空腔中的食品进行加热,此时需要使用者将密封盖盖上,等待特定的一段时间后,即可打开密封盖,进行食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化自热火锅,其包括密封盖、外壳体、内壳体和自热包,所述密封盖与所述外壳体扣合,所述内壳体置于所述外壳体的内腔上部,所述自热包置于所述外壳体的内腔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的内腔分隔为两个独立、互不连通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用于放置食品、调料包,所述第二空腔内设有开口形成机构,所述开口形成机构能够于第二空腔的底部形成注水口,所述注水口与所述外壳体的内腔下部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自热火锅,其包括密封盖、外壳体、内壳体和自热包,所述密封盖与所述外壳体扣合,所述内壳体置于所述外壳体的内腔上部,所述自热包置于所述外壳体的内腔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的内腔分隔为两个独立、互不连通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用于放置食品、调料包,所述第二空腔内设有开口形成机构,所述开口形成机构能够于第二空腔的底部形成注水口,所述注水口与所述外壳体的内腔下部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自热火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腔的底部开设有注水口,所述开口形成机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拉环、拉杆和密封部,所述密封部与所述注水口热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自热火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的内腔通过隔板分隔为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体化自热火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的内腔通过一圈圆形的隔板分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谡阳潘嘹卢立新舒旸盈冯思源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