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行星排混合动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76025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行星排混合动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发动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前行星排、后行星排、输入轴、输出轴、飞轮总成、第一、第二和第三模式离合器;发动机的输出端与输入轴相连,输入轴与前排行星架相连,第一电机与前排太阳轮相连,前排齿圈与后排行星架相连,后排行星架与输出轴相连,第二电机与后排太阳轮相连,飞轮总成通过第一模式离合器与前排太阳轮相连,飞轮总成通过第二模式离合器与前排齿圈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增加飞轮储能系统,实现物理储能效果,可使发动机长时间高效工作,两个电机功率可适当降低,实现动力电池长寿命工作,还可以实现多模式制动能量回收,避免能量二次转换,提高整车经济性。

A Double Planetary Row Hybrid Power System and Its Control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行星排混合动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合动力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双行星排混合动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公告号为CN102320238A的专利中提出一种带发动机锁止机构的混合动力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基本思路是利用锁止机构对发动机进行锁止,来实现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时,双电机同时以电动机方式进行驱动,从而提高车辆动力性,另外,两个电机采用分体式结构,分别安装于前后行星排两端,发动机与前排行星架相连,发电机与前排太阳轮相连,前排齿圈作为前排输出与后排行星架相连,驱动电机与后排太阳轮相连,实现纯电动驱动、混动、制动能量回馈等功能模式。公告号为CN102320238A的专利方案仅适用于中低速运行,高速运行对电机转速要求较高,且容易进入功率循环,降低系统节油率;同时,中低速运行时发动机大部分功率会分流到发电机,此时会对发电机提出更高功率及效率的要求,提高电机系统成本。公告号为CN104175860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行星式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发电机、驱动电机、前行星排、后行星排和系统输出轴,前太阳轮与发电机连接并由前锁止离合器锁止或释放,前行星架与发动机传动连接;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行星排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1)、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前行星排、后行星排、输入轴(4)和输出轴(17),其中,所述前行星排包括前排太阳轮(8)、前排行星架(10)和前排齿圈(11),所述后行星排包括后排太阳轮(15)、后排行星架(14)和后排齿圈(13),所述发动机(1)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入轴(4)相连,所述输入轴(4)与所述前排行星架(10)相连,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前排太阳轮(8)相连,所述前排齿圈(11)与所述后排行星架(14)相连,所述后排行星架(14)与所述输出轴(17)相连,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后排太阳轮(15)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飞轮总成(6)、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行星排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1)、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前行星排、后行星排、输入轴(4)和输出轴(17),其中,所述前行星排包括前排太阳轮(8)、前排行星架(10)和前排齿圈(11),所述后行星排包括后排太阳轮(15)、后排行星架(14)和后排齿圈(13),所述发动机(1)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入轴(4)相连,所述输入轴(4)与所述前排行星架(10)相连,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前排太阳轮(8)相连,所述前排齿圈(11)与所述后排行星架(14)相连,所述后排行星架(14)与所述输出轴(17)相连,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后排太阳轮(15)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飞轮总成(6)、第一模式离合器(7)、第二模式离合器(9)、第三模式离合器(12);所述飞轮总成(6)通过所述第一模式离合器(7)与所述前排太阳轮(8)相连,所述飞轮总成(6)通过所述第二模式离合器(9)与所述前排齿圈(11)相连,所述第三模式离合器(12)控制所述后排齿圈(13)在所述前排齿圈(11)与机架之间择一地分离或接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行星排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止离合器(3),所述发动机(1)的输出端通过所述锁止离合器(3)与机架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行星排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1)的输出端通过液力扭转减振器(2)与所述输入轴(4)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行星排混合动力系统,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钦普娄丙民刘信奎泮振锋战东红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