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胃型营养面粉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75501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7: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养胃型营养面粉的制备方法,包括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按以下质量份数秤取原料:小麦430‑460份、青稞90‑110份、豆腐40‑55份、巧克力粉26‑32份、黄豆82‑88份、乳酸菌2‑3份。将豆腐洗净,磨碎后与巧克力粉、黄豆、乳酸菌混合放入搅合装置的煎煮锅中,随后输动盘上的滚动带带动煎煮锅移放置托框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方法制得的面粉在食用时更加有营养的同时,还能够健脾和胃,对人体有很好的滋补效果。通过活动座二上的电机八带动转斗内等弧度设置的若干个摆条二对上述各原料刮动,保证上述各原料被混合搅动更全面,提高了上述各原料发酵的质量以及该面粉被制备后的食用口感和营养。且极大的提高了该面粉被食用的养胃效果。

A Method of Preparing Nutritional Flour for Nutrition of Stoma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养胃型营养面粉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面粉的制备方法,具体为一种养胃型营养面粉的制备方法,属于面粉的制备方法应用

技术介绍
面粉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食用的一种食物原料。按面粉中蛋白质含量的多少,可以分为高筋面粉、中筋面粉、低筋面粉及无筋面粉。用面粉制成的食物品种繁多,类型各有不同。现有的面粉的制备方法仍有很多不足之处,现有的面粉的制备方法往往只通过小麦这单一的原料进行制备,导致面粉在生产制备后的营养价值低,且营养物质含量低、营养成分含量不够均匀、丰富,且现有的面粉在制备时费时费力,制备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低,且面粉中的各原料在制备前混合的效率慢、不全面,且面粉被制备时的效率慢,面粉被制备的质量差,面粉制备后食用时,对人体胃部不具有养护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面粉的制备方法往往只通过小麦这单一的原料进行制备,导致面粉在生产制备后的营养价值低,且营养物质含量低、营养成分含量不够均匀、丰富,且现有的面粉在制备时费时费力,制备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低,且面粉中的各原料在制备前混合的效率慢、不全面,且面粉被制备时的效率慢,面粉被制备的质量差,面粉制备后食用时,对人体胃部不具有养护功能的问题,而提出一种养胃型营养面粉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养胃型营养面粉的制备方法,包括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以下质量份数秤取原料:小麦430-460份、青稞90-110份、豆腐40-55份、巧克力粉26-32份、黄豆82-88份、乳酸菌2-3份、金枪鱼28-32份、南瓜36-42份、榛子仁41-45份、罗勒汁22-27份、豆瓣酱粉62-72份、山楂汁46-52份、灵芝7-9份、玉竹6-9份、蜂花粉6-8份、木香6-9份、豆蔻5-9份、厚朴4-9份、灰树花5-8份、玫瑰草3-6份、营养粉14-18份、龟苓膏粉17-23份、水适量;步骤二:将豆腐洗净,磨碎后与巧克力粉、黄豆、乳酸菌混合放入搅合装置的煎煮锅中,随后输动盘上的滚动带带动煎煮锅移放置托框上,在此过程中,电机五底部的红外传感器检测到煎煮锅的位置,液压泵带动电机五伸放到煎煮锅中,此时电磁加热圈不通电工作,电机五旋转带动三个摆条一对巧克力粉、黄豆、乳酸菌混合搅动,且煎煮锅在移动的同时,电机四通过同步带一带动两个活动座一和电机五与煎煮锅同步移动对上述各原料混搅,且煎煮锅在移装至托框上后,通过电机二和电机三分别在内穿柱和侧穿柱上带动托框和煎煮锅前后往复移动,且在移动的同时,夹框上的电机六通过滚轮且在滚槽中滚动来带动电机五与煎煮锅同步活动对上述各原料搅动,且煎煮锅移动到托装座一端时,通过活动座二上的电机八带动转斗内等弧度设置的若干个摆条二对上述各原料刮动,在利用搅合装置对煎煮锅中的各原料搅合20-30min后,对煎煮锅密封,发酵2-3天,将所得发酵物取出,充分晒干后与洗净的小麦、青稞同时放入磨粉机中磨成粉末备用;步骤三:将金枪鱼洗净,取其肉,将南瓜洗净,去皮去籽后切成块,将处理好的鱼肉和南瓜同时放入搅合装置的煎煮锅中,再向煎煮锅中加水,电磁加热圈通电对煎煮锅加热,随后将榛子仁、豆瓣酱粉分别放入两个投料筒中,输动盘上的滚动带带动煎煮锅移放置托框上,在此过程中,电机五底部的红外传感器检测到煎煮锅的位置,液压泵带动电机五伸放到煎煮锅中,电机五旋转带动三个摆条一对南瓜和金枪鱼肉混合搅动,且煎煮锅在移动的同时,电机四通过同步带一带动两个活动座一和电机五与煎煮锅同步移动对上述各原料混搅,且与此同时,振荡器开始工作,将投料筒中的榛子仁和豆瓣酱粉抖洒到煎煮锅中,且煎煮锅在移装至托框上后,通过电机二和电机三分别在内穿柱和侧穿柱上带动托框和煎煮锅前后往复移动,且在移动的同时,夹框上的电机六通过滚轮且在滚槽中滚动来带动电机五与煎煮锅同步活动对上述各原料搅动,且两个投料筒通过夹框在套轨二上移动对煎煮锅中同步投撒榛子仁和豆瓣酱粉,且煎煮锅移动到托装座一端时,通过活动座二上的电机八带动转斗内等弧度设置的若干个摆条二对上述各原料刮动,在搅合装置对煎煮锅中的各原料搅动时,通过煎煮锅对上述各原料熬制40-50分钟,取出锅中所有物料,磨成浆液与山楂汁混合,搅拌均匀后喷雾干燥成粉末备用;步骤四:将灵芝、玉竹、蜂花粉、木香、豆蔻、厚朴、灰树花、玫瑰草用5-8倍量的水提取,将所得提取物喷雾干燥,得到药粉备用;步骤五:将步骤二中的粉末、步骤三中的粉末、步骤四中的药粉、营养粉、龟苓膏粉混合,拌匀后包装即可。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步骤二中所述搅合装置对煎煮锅5中的各原料搅合25min后,对煎煮锅密封,发酵时间为2天。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步骤三中通过煎煮锅5对上述各原料熬制的时间为46分钟。所述搅合装置包括支撑台、输动盘、投料搅台、托装座和煎煮锅,所述支撑台上方两端对称设置两个输动盘,且两个所述输动盘之间一侧设置有投料搅台,两个所述输动盘之间设置有托装座,所述托装座一端设置有后搅盘;所述输动盘一端设置有电机一,且所述电机一上套设有滚动带,所述滚动带两端均设置有侧夹板;所述托装座中部设置有内穿柱,且所述内穿柱上套设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上方通过螺栓连接有两个托框,所述托装座两端均设置有侧穿柱,且所述侧穿柱上套设有两个电机三,所述电机三顶部通过螺栓连接到托框的端部;所述投料搅台上设置有套轨一,且所述套轨一一端设置有电机四,所述套轨一上套设有两个活动座一,所述电机四通过同步带一与两个活动座一连接;其中,所述活动座一上设置有套轨二,且所述套轨二上套设有两个夹框,所述两个夹框下方分别设置有两个投料筒与液压泵,且所述液压泵下方设置有圆柱形的电机五,所述电机五上等弧度设置有三个摆条一,且所述摆条一侧壁等间距倾斜设置若干个刮片,所述电机五与摆条一转动连接;其中,所述套轨二侧壁设置有内凹的圆弧形滚槽,所述夹框两端均设置有内壁为凸起的电机六,且两个所述电机六的凸起部分均通过滚轮分别连接到套轨二两端的滚槽中;所述投料筒为中空结构,且所述投料筒顶部设置有振荡器,所述投料筒侧壁设置有导料盖,所述投料筒底部两端均设置有出料孔;所述托框与煎煮锅相适配,且所述煎煮锅边缘处设置有隔框,所述煎煮锅底部设置有电磁加热圈,且所述电磁加热圈两端与托框之间设置有隔热垫;所述后搅盘上设置有装板,且所述装板侧壁设置有套轨三,所述套轨三一端设置有电机七,所述套轨三上套设有两个活动座二,且所述电机七通过同步带二与两个活动座二均呈活动连接;其中,所述活动座二四角均纵向贯穿设置有电机八,且所述电机八底部通过油缸连接有转斗,所述转斗为一端直径大、一端直径小的中空圆柱形结构,所述转斗内侧等弧度设置有若干个摆条二。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电机一与滚动带、且滚动带与煎煮锅均呈活动连接,且侧夹板的高度大于滚动带的高度。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电机二在内穿柱上与托框、且电机三在侧穿柱上与托框均呈活动连接,通过电机二和电机三同步带动托框活动,保证托框拖动煎煮锅活动更加平稳、牢靠,防止煎煮锅中的原料从煎煮锅中抖撒出外。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电机四通过同步带一与两个活动座一均呈活动连接,且活动座一上的两个夹框上均设置有距离感应器,通过距离感应器检测两个框之间的位置,防止两个夹框之间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养胃型营养面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40‑55份的豆腐洗净,磨碎后与26‑32份的巧克力粉、82‑88份的黄豆、2‑3份的乳酸菌混合放入搅合装置的煎煮锅中,随后输动盘上的滚动带带动煎煮锅移放置托框上,在此过程中,电机五底部的红外传感器检测到煎煮锅的位置,液压泵带动电机五伸放到煎煮锅中,此时电磁加热圈不通电工作,电机五旋转带动三个摆条一对巧克力粉、黄豆、乳酸菌混合搅动,且煎煮锅在移动的同时,电机四通过同步带一带动两个活动座一和电机五与煎煮锅同步移动对巧克力粉、黄豆、乳酸菌混搅,且煎煮锅在移装至托框上后,通过电机二和电机三分别在内穿柱和侧穿柱上带动托框和煎煮锅前后往复移动,且在移动的同时,夹框上的电机六通过滚轮且在滚槽中滚动来带动电机五与煎煮锅同步活动对巧克力粉、黄豆、乳酸菌搅动,且煎煮锅移动到托装座一端时,通过活动座二上的电机八带动转斗内等弧度设置的若干个摆条二对巧克力粉、黄豆、乳酸菌刮动,在利用搅合装置对煎煮锅中的各原料搅合20‑30min后,对煎煮锅密封,发酵2‑3天,将所得发酵物取出,充分晒干后与洗净的430‑460份的小麦、90‑110份的青稞同时放入磨粉机中磨成粉末备用;步骤二:将28‑32份的金枪鱼洗净,取其肉,将36‑42份的南瓜洗净,去皮去籽后切成块,将处理好的鱼肉和南瓜同时放入搅合装置的煎煮锅中,再向煎煮锅中加水,电磁加热圈通电对煎煮锅加热,随后将41‑45份的榛子仁、62‑72份的豆瓣酱粉分别放入两个投料筒中,输动盘上的滚动带带动煎煮锅移放置托框上,在此过程中,电机五底部的红外传感器检测到煎煮锅的位置,液压泵带动电机五伸放到煎煮锅中,电机五旋转带动三个摆条一对南瓜和金枪鱼肉混合搅动,且煎煮锅在移动的同时,电机四通过同步带一带动两个活动座一和电机五与煎煮锅同步移动对上述各原料混搅,且与此同时,振荡器开始工作,将投料筒中的榛子仁和豆瓣酱粉抖洒到煎煮锅中,且煎煮锅在移装至托框上后,通过电机二和电机三分别在内穿柱和侧穿柱上带动托框和煎煮锅前后往复移动,且在移动的同时,夹框上的电机六通过滚轮且在滚槽中滚动来带动电机五与煎煮锅同步活动对上述各原料搅动,且两个投料筒通过夹框在套轨二上移动对煎煮锅中同步投撒榛子仁和豆瓣酱粉,且煎煮锅移动到托装座一端时,通过活动座二上的电机八带动转斗内等弧度设置的若干个摆条二对上述各原料刮动,在搅合装置对煎煮锅中的各原料搅动时,通过煎煮锅对上述金枪鱼肉、南瓜、榛子仁和豆瓣酱粉熬制40‑50分钟,取出锅中所有物料,磨成浆液与46‑52份的山楂汁混合,搅拌均匀后喷雾干燥成粉末备用;步骤三:将7‑9份的灵芝、6‑9份的玉竹、6‑8份的蜂花粉、6‑9份的木香、5‑9份的豆蔻、4‑9份的厚朴、5‑8份的灰树花、3‑6份的玫瑰草用5‑8倍量的水提取,将所得提取物喷雾干燥,得到药粉备用;步骤四:将步骤一中粉末、步骤二中粉末、步骤三中的药粉、14‑18份的营养粉、17‑23份的龟苓膏粉混合,拌匀后包装即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养胃型营养面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40-55份的豆腐洗净,磨碎后与26-32份的巧克力粉、82-88份的黄豆、2-3份的乳酸菌混合放入搅合装置的煎煮锅中,随后输动盘上的滚动带带动煎煮锅移放置托框上,在此过程中,电机五底部的红外传感器检测到煎煮锅的位置,液压泵带动电机五伸放到煎煮锅中,此时电磁加热圈不通电工作,电机五旋转带动三个摆条一对巧克力粉、黄豆、乳酸菌混合搅动,且煎煮锅在移动的同时,电机四通过同步带一带动两个活动座一和电机五与煎煮锅同步移动对巧克力粉、黄豆、乳酸菌混搅,且煎煮锅在移装至托框上后,通过电机二和电机三分别在内穿柱和侧穿柱上带动托框和煎煮锅前后往复移动,且在移动的同时,夹框上的电机六通过滚轮且在滚槽中滚动来带动电机五与煎煮锅同步活动对巧克力粉、黄豆、乳酸菌搅动,且煎煮锅移动到托装座一端时,通过活动座二上的电机八带动转斗内等弧度设置的若干个摆条二对巧克力粉、黄豆、乳酸菌刮动,在利用搅合装置对煎煮锅中的各原料搅合20-30min后,对煎煮锅密封,发酵2-3天,将所得发酵物取出,充分晒干后与洗净的430-460份的小麦、90-110份的青稞同时放入磨粉机中磨成粉末备用;步骤二:将28-32份的金枪鱼洗净,取其肉,将36-42份的南瓜洗净,去皮去籽后切成块,将处理好的鱼肉和南瓜同时放入搅合装置的煎煮锅中,再向煎煮锅中加水,电磁加热圈通电对煎煮锅加热,随后将41-45份的榛子仁、62-72份的豆瓣酱粉分别放入两个投料筒中,输动盘上的滚动带带动煎煮锅移放置托框上,在此过程中,电机五底部的红外传感器检测到煎煮锅的位置,液压泵带动电机五伸放到煎煮锅中,电机五旋转带动三个摆条一对南瓜和金枪鱼肉混合搅动,且煎煮锅在移动的同时,电机四通过同步带一带动两个活动座一和电机五与煎煮锅同步移动对上述各原料混搅,且与此同时,振荡器开始工作,将投料筒中的榛子仁和豆瓣酱粉抖洒到煎煮锅中,且煎煮锅在移装至托框上后,通过电机二和电机三分别在内穿柱和侧穿柱上带动托框和煎煮锅前后往复移动,且在移动的同时,夹框上的电机六通过滚轮且在滚槽中滚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占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正宇面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