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中药的即冲式莜面糊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75501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7: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功能性保健食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中药的即冲式莜面糊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基于中药的即冲式莜面糊按照重量份由炒制莜麦面6‑10份、炒制黄豆面2‑6份、葛根粉0‑2份、山药粉0‑2份和木糖醇0.5‑2份组成。将莜麦、黄豆分别炒制表面焦黄色,粉碎过筛,得莜麦面、黄豆粉;将山药、葛根干燥,然后加热处理,粉碎,过筛,分别得葛根粉、山药粉;将莜麦面、黄豆粉、葛根粉、山药粉混匀后分装;另外称取处方组分中的木糖醇单独分装;再将分装好的莜麦面、黄豆粉、葛根粉、山药粉和木糖醇加一外包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莜面通过处方筛选与优化,使其色、香、味均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会大大提高非传统食用区域人群的接受度、认可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中药的即冲式莜面糊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功能性保健食品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中药的即冲式莜面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业内常用的现有技术是这样的:莜麦炒至黄熟微焦,将炒熟的麦粒磨成面粉称为莜面,莜面在吃的时候用沸水和面,和好后趁热制成面条状、窝状等形状蒸熟,食用时再蘸上适量的调配好的汤料,汤料主要有蔬菜凉汤和羊肉热汤等。因其营养丰富、耐饥抗寒,在内蒙古自治区西部被誉为一宝,成为燕山一带的一种主要特产。研究表明,莜麦,是一种高蛋白、高纤维素、高不饱和脂肪酸、低碳水化合物、维生素E、饱腹作用较强的禾谷类作物,对控制糖尿病、降低胆固醇有一定作用,是一种较理想的天然食品。在传统的制作方法中,莜麦须经过“三熟”(炒、烫、蒸)等工艺处理才能食用,给长期大量食用带来不便,其品种也比较单一。为了利用莜麦的上述特点,扩大食用人群,为此,对该地方特色食品进行研究开发,制成口感更好,食用更加方便,且通过添加中药组分赋予其更丰富的保健功能。黄豆是大豆的一种,也可称作黄大豆,是主要的粮、油、菜、饲料兼作物之一,其功效有增强免疫力、促进胃消化、抑制胆固醇吸收和黑色素生成等。葛根为药食两用之品,为常用保健食品之一,具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等功效。葛根中含有大量淀粉,也含有多种黄酮类物质。现代研究表明:葛根具有扩张血管增加其血液流速、抑制血栓形成,达到降血压作用;通过调节胰腺相关蛋白酶表达,达到降低血糖、血脂作用;通过降低血清中相关蛋白因子含量,提升抗氧化酶系统水平,达到抗氧化作用。山药亦为药食两用之品,为常用保健食品之一,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等功效。山药中含有大量淀粉,也含有多种皂苷类物质。现代研究表明:山药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可调整胃肠功能、抗氧化抗衰老、调节免疫功能、护肝等。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1)莜面的传统制作方法复杂,食用不便,造成其食用具有显著地域性,不利推广。(2)传统莜面中仅添加了黄豆粉,组成单一,导致其保健功能相对较弱。(3)传统莜面为小作坊生产,加工过程中主要依据经验判断,缺乏规范的加工工艺,导致不同批次、不同厂家生产的产品存在较大差异。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一是需要在莜面传统加工工艺基础上进行加工工艺的筛选与优化,使产品质量可控,并利于携带、运输和食用;二是在传统莜面中添加中药品种和剂量的选择,使其在色、香、味方面优于传统莜面,并赋予恰当的保健功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意义:在传统加工的基础上将其制成即冲食品,改变传统食用加工过程的复杂性,并对加工工艺条件进行了筛选优化,形成了规范的加工工艺,同时,随着加工工艺的优化,使其食用更加方便快捷。通过添加葛根和山药,并对葛根和山药进行高温加热处理,在保证其功效的基础上,增加芳香性,使得对传统莜面赋予了更多的保健功能,具有益脾健胃,生津益肺,通经活络,升阳止泻,补肾涩精等补益作用,对血压、血糖、血脂也有一定的降低效果。通过对莜麦粉与黄豆粉的配比进行优化,使其口感更佳。甜味剂选择用木糖醇并单独包装,使用者可根据个人特点适量加入,使适宜人群进一步扩大。通过对葛根、山药采取特殊处理方式,降低其中药特有气味,增加焦香气。通过上述对莜面配方及加工工艺的调整,其口感更佳,保健功能更加丰富,使得适宜人群更加广泛,具有良好的应用开发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中药的即冲式莜面糊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中药的即冲式莜面糊,所述基于中药的即冲式莜面糊按照重量份由炒制莜麦面6-10份、炒制黄豆面2-6份、葛根粉0-2份、山药粉0-2份和木糖醇0.5-2份组成。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基于中药的即冲式莜面糊的制备方法,所述基于中药的即冲式莜面糊的制备方法包括:第一步,将莜麦、黄豆分别炒制表面焦黄色,粉碎过筛,得莜麦面、黄豆粉;第二步,将山药、葛根干燥,然后加热处理,粉碎,过筛,分别得葛根粉、山药粉;第三步,将莜麦面、黄豆粉、葛根粉、山药粉混匀后分装;第四步,另外称取处方组分中的木糖醇单独分装;第五步,再将分装好的莜麦面、黄豆粉、葛根粉、山药粉和木糖醇加一外包装。进一步,所述第一步中莜麦炒制表面焦黄色,粉碎过5号筛,得莜麦面,简称莜面,备用;黄豆炒制表面焦黄色,粉碎过5号筛,得黄豆粉,备用。进一步,所述第二步中山药于60℃干燥5h,然后于150℃加热处理0.5h,粉碎,过5号筛,得山药粉,备用;葛根于60℃干燥5h,然后于150℃加热处理0.5h,粉碎,过5号筛,得山药粉,备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所述基于中药的即冲式莜面糊制备的保健性食品。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添加山药、葛根两味中药组分,使莜面糊具有益脾健胃,生津益肺,通经活络,升阳止泻,补肾涩精等补益作用,对血压、血糖、血脂也有一定的降低效果,将地方特色食品赋予一定的营养保健功效,有利于扩大食用人群。山药、葛根均为药食两用之品,作为食品添加物具有安全性高,对其功能的认识较全面,在普通人群中的认知度也较高,易于被广大消费者接受。本专利技术对加工工艺条件进行了筛选和优化并予以固定,使产品质量可控。本专利技术所制得的莜面通过制成成品,使食用方式更加简便、快捷,也利于贮存和运输。本专利技术所制得的莜面通过选择木糖醇作为甜味剂并单独包装,使用者可根据个人特点适量加入,使适宜人群进一步扩大。本专利技术的莜面通过处方筛选与优化,使其色、香、味均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会大大提高非传统食用区域人群的接受度、认可度,甚至会让很大一部分人群喜欢上本食品。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中药的即冲式莜面糊的制备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针对莜面的传统制作方法复杂,食用不便,组成单一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莜面通过处方筛选与优化,使其色、香、味均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会大大提高非传统食用区域人群的接受度、认可度,甚至会让很大一部分人群喜欢上本食品。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应用原理作详细的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中药的即冲式莜面糊按照重量份由炒制莜麦面6-10份、炒制黄豆面2-6份、葛根粉0-2份、山药粉0-2份和木糖醇0.5-2份组成。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中药的即冲式莜面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莜麦炒制表面焦黄色,有焦香味溢出,粉碎过5号筛,得莜麦面,简称莜面,备用;S102:黄豆炒制表面焦黄色,有焦香味溢出,粉碎过5号筛,得黄豆粉,备用;S103:山药于60℃干燥5h,然后于150℃加热处理0.5h,粉碎,过5号筛,得山药粉,备用;S104:葛根于60℃干燥5h,然后于150℃加热处理0.5h,粉碎,过5号筛,得葛根粉,备用;S105:称取莜面、黄豆粉、山药粉、葛根粉,混匀,分装,另外称取木糖醇单独分装,再将两者加外包装即得。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中药的即冲式莜面糊食用时打开包装袋,以温开水冲调,边加水边搅拌,成糊状即可食用,食用者可根据个人特点添加适量木糖醇调整口感。下面结合实验对本专利技术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的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中药的即冲式莜面糊,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中药的即冲式莜面糊按照重量份由炒制莜麦面6‑10份、炒制黄豆面2‑6份、葛根粉0‑2份、山药粉0‑2份和木糖醇0.5‑2份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中药的即冲式莜面糊,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中药的即冲式莜面糊按照重量份由炒制莜麦面6-10份、炒制黄豆面2-6份、葛根粉0-2份、山药粉0-2份和木糖醇0.5-2份组成。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中药的即冲式莜面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中药的即冲式莜面糊的制备方法包括:第一步,将莜麦、黄豆分别炒制表面焦黄色,粉碎过筛,得莜麦面、黄豆粉;第二步,将山药、葛根干燥,然后加热处理,粉碎,过筛,分别得葛根粉、山药粉;第三步,将莜麦面、黄豆粉、葛根粉、山药粉混匀后分装;第四步,另外称取处方组分中的木糖醇单独分装;第五步,再将分装好的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德鉴吴谢刚汪姿吟周媛涂星张翠兰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民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