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浩专利>正文

高阻防撞拦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47957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1 0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阻防撞拦障装置,包括防爆移门(1)、驱动电机(2)和用于固定在地面上的导轨(3),所述的防爆移门(1)的底部转动设置有多个定向轮(4),所述的防爆移门(1)的底部与导轨(3)构成水平移动副,所述的驱动电机(2)用于驱动防爆移门(1)沿着导轨(3)的长度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防爆移门移动速度快,移动灵活平稳,并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High Resistance Anti-collision Barrier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阻防撞拦障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阻防撞拦障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电动门以轻便为主,适用于小区、停车场等地方限制车辆进出;破胎板装置对小型车辆有一定的拦阻效果,但对大型车辆效果较差;目前设置在学校、政府机关、部队营门等重要大门,大多使用于防爆防恐的手动移门(亦称拒马护栏),使用中主要有以下几点不足:1、在移动防爆移门的时候,警卫执勤人员的人身安全受到一定威胁。2、移动速度慢,不够灵活,有时来不及反应。3、稳固性不强,受到冲击或者人为移动,即会偏离位置,失去应有的防爆防恐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阻防撞拦障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防爆移门移动速度慢、移动不灵活的技术缺陷。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阻防撞拦障装置,包括防爆移门、驱动电机和用于固定在地面上的导轨,所述的防爆移门的底部转动设置有多个定向轮,所述的防爆移门的底部与导轨构成水平移动副,所述的驱动电机用于驱动防爆移门沿着导轨的长度方向移动。本申请中的防爆移门采用驱动电机驱动,并且设置导轨对其移动进行导向,确保防爆移门的移动方向,本申请设置定向轮,减小防爆移门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可更节约能源,本申请导轨导向配合电机驱动以及定向轮,使防爆移门移动速度加快,且防爆移门的移动更灵活,本技术的防爆移门由电动控制,不需人工推动,警卫人员的安全有保障,本技术中的导轨对防爆移门的移动方向做了限制,不会因为防爆移门偏离位置而失去应有的防爆防恐效果。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防爆移门的底部转动设置有两个以上的轨道轮,所述的轨道轮与所述的导轨相配合。本申请设置轨道轮与导轨相配合,即实现导向功能,又尽可能小的减小地面对防爆移门移动过程中产生的阻力。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绳索、第一定滑轮,所述的第一定滑轮设置在导轨的一端,所述的驱动电机设置在导轨的另一端并且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驱动轮,所述的绳索的一端与防爆移门一端的底部连接,绳索的另一端绕过第一定滑轮后从防爆移门的下方穿过再绕过驱动轮与防爆移门的另一端连接。本申请设置绳索和第一定滑轮,可将驱动电机设置于导轨的一端处,避免驱动电机的导线随防爆移门的移动而被拖动,安全性更高。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第二定滑轮和第三定滑轮,所述的第二定滑轮与第三定滑轮均设置在远离第一定滑轮的一侧,所述的绳索从防爆移门下方穿过后依次绕过第二定滑轮、驱动轮和第三定滑轮后与防爆移门连接。本申请定滑轮的数量增多,可抬高驱动电机的安装位置,方便驱动电机的安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导轨沿其长度方向开有通孔,所述的绳索从导轨上的通孔内通过并可在通孔内移动。本申请在导轨上开通孔,减少绳索裸露的面积,进一步提高本申请的安全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第四定滑轮和第五定滑轮和张紧轮,所述的第四定滑轮、第五定滑轮和张紧轮的高度均大于第二定滑轮的高度,所述的张紧轮的高度位于第四定滑轮和第五定滑轮的高度之间,所述的张紧轮的安装座上设置弹性元件,所述的弹性元件与固定物连接,所述的弹性元件随着绳索的张紧与松驰变化而在水平方向上伸缩。本申请中的弹性元件可伸缩,从而保持绳索为张紧的状态,确保防爆移门的正常移动,同时,本由请由于设置弹性元件,可在防爆移门启动和停止时,有效的克服防爆移门惯性运动的问题,起到保护驱动电机驱动轴的作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防爆移门与绳索相连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接近开关,所述的接近开关通过测定防爆移门移动的距离控制驱动电机。本申请通过接近开关控制防爆移门的移动距离,使其在适当的位置停下。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导轨所处位置的地面上沿着导轨的长度方向开有导轨槽,所述的导轨固定在导轨槽内,并且所述的绳索与导轨平行,绳索的顶部高度小于导轨槽顶部的高度。本申请中的导轨位于地面以下,可使得绳索也位于地面之下,防止车辆等对绳索的碾压而导致绳索断列。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的定向轮所处的地面上沿着导轨的长度方向开有导向槽,所述的定向轮在导向槽内移动。本申请中的定向轮与导向槽相配合,对定向轮的移动进行导向限位,进一步的确保防爆移门仅能沿着左右方向移动。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定向轮的数量为不小于四的偶数个,所述的导向槽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的定向轮关于导轨对称地设置在防爆移门的两侧并且分别在两个导向槽内移动。本申请中防爆移门的受力均匀,移动更平稳。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防爆移门移动速度快,移动灵活平稳,并且本技术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反映本技术传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8是反映本技术传动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其中:1、防爆移门;1-1、前支撑杆;1-2、后支撑杆;1-3、左支撑杆;1-4、右支撑杆;1-5、上支撑杆;1-6、第一左连接杆;1-7、第二左连接杆;1-8、第一右连接杆;1-9、第二右连接杆;1-10、前连接杆;1-11、后连接杆;1-12、固定板;1-13、拒马刺;1-14、上连接杆;1-15、下连接杆;2、驱动电机;3、导轨;4、定向轮;5、轨道轮;6、绳索;7、第一定滑轮;8、驱动轮;9、第二定滑轮;10、第三定滑轮;11、第四定滑轮;12、第五定滑轮;13、张紧轮;14、弹性元件;15、导轨槽;16、导向槽;17、固定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本技术以图1的左侧为方向左,图1的右侧为方向右,图1垂直纸面向里的方向为方向前,图1垂直纸面向外的方向为方向后。实施例1:如图1-图9所示的高阻防撞拦障装置,包括防爆移门1、驱动电机2和用于固定在地面上的导轨3,所述的导轨3沿着左右方向设置,所述的防爆移门1的底部的前支撑杆1-1和后支撑杆1-2底部转动设置有多个定向轮4,所述的防爆移门1的底部与导轨3构成水平移动副,所述的驱动电机2用于驱动防爆移门1沿着导轨3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的防爆移门1包括前支撑杆1-1、后支撑杆1-2、左支撑杆1-3、右支撑杆1-4、上支撑杆1-5、第一左连接杆1-6、第二左连接杆1-7、第一右连接杆1-8和第二右连接杆1-9,所述的前支撑杆1-1、后支撑杆1-2和上支撑杆1-5的长度相同并且三者均与导轨3平行,左支撑杆1-3和右支撑杆1-4的长度小于前支撑杆1-1的长度,所述的前支撑杆1-1与后支撑杆1-2对称地设置在导轨3的前后两侧并且导轨3位于前支撑杆1-1和后支撑杆1-2所构成的水平面的下方,所述的上支撑杆1-5位于前支撑杆1-1和后支撑杆1-2所构成的水平面的上方,并且所述的导轨3与上支撑杆1-5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所述的左支撑杆1-3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前支撑杆1-1和后支撑杆1-2的左端连接,所述的右支撑杆1-4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前支撑杆1-1和后支撑杆1-2的右端连接,所述的前支撑杆1-1、左支撑杆1-3、后支撑杆1-2和右支撑杆1-4构成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阻防撞拦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爆移门(1)、驱动电机(2)和用于固定在地面上的导轨(3),所述的防爆移门(1)的底部转动设置有多个定向轮(4),所述的防爆移门(1)的底部与导轨(3)构成水平移动副,所述的驱动电机(2)用于驱动防爆移门(1)沿着导轨(3)的长度方向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阻防撞拦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爆移门(1)、驱动电机(2)和用于固定在地面上的导轨(3),所述的防爆移门(1)的底部转动设置有多个定向轮(4),所述的防爆移门(1)的底部与导轨(3)构成水平移动副,所述的驱动电机(2)用于驱动防爆移门(1)沿着导轨(3)的长度方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阻防撞拦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爆移门(1)的底部转动设置有两个以上的轨道轮(5),所述的轨道轮(5)与所述的导轨(3)相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阻防撞拦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绳索(6)、第一定滑轮(7),所述的第一定滑轮(7)设置在导轨(3)的一端,所述的驱动电机(2)设置在导轨(3)的另一端并且在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驱动轮(8),所述的绳索(6)的一端与防爆移门(1)一端的底部连接,绳索(6)的另一端绕过第一定滑轮(7)后从防爆移门(1)的下方穿过再绕过驱动轮(8)与防爆移门(1)的另一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阻防撞拦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定滑轮(9)和第三定滑轮(10),所述的第二定滑轮(9)与第三定滑轮(10)均设置在远离第一定滑轮(7)的一侧,所述的绳索(6)从防爆移门(1)下方穿过后依次绕过第二定滑轮(9)、驱动轮(8)和第三定滑轮(10)后与防爆移门(1)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阻防撞拦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轨(3)沿其长度方向开有通孔,所述的绳索(6)从导轨(3)上的通孔内通过并可在通孔内移动。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浩余光明马朝军王征高加刚赵顺洋李光恩赵之彬王健杜青余田睿周藩杨含涵夏祖威于航亭程涛史建坤陈建文郭良煌杨洋
申请(专利权)人:郑浩余光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