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单元外置的升降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4795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1 0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升降柱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单元外置的升降柱,包括:底座、预埋套筒、动力单元、内筒及液压缸,动力单元固接于预埋套筒外侧,缩短了升降柱整体长度,预埋深度降低,安装更加方便,且不会造成地下水渗入动力单元内,保证了升降柱的正常使用,动力单元上设有第一出油口及第二出油口,第一出油口通过第一油管与液压缸的有杆腔连通,第二出油口通过第二油管与液压缸的无杆腔连通,第一油管及第二油管上均设有压力感应器,通过压力感应器实时感应油管内的油压,当升降柱上升或下降到极限位置时,油管内油压达到预设值,压力感应器触发驱动电机停止转动,即可避免内筒与预埋套筒发生碰撞,从而防止发生变形。

A Kind of External Lifting Column of Power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单元外置的升降柱
本技术涉及升降柱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单元外置的升降柱。
技术介绍
升降柱,又称升降地柱,广泛用于城市交通、机场、学校、银行、大型会所、停车场等许多场合,通常由底部基座、升降阻断路障柱、动力传动装置等部分组成,通过动力单元驱动液压缸控制路障柱升降对过往车辆实现限制,有效地保障了交通秩序及主要设施和场所的安全。目前市场上的升降柱大多动力单元设于预埋套筒底部,使升降柱整体长度较长,在安装时需要挖掘较深的预埋坑,安装操作不便,同时容易造成地下水渗入预埋套筒内使动力单元短路受损,影响正常使用,此外,现有的升降柱大多通过触碰开关或延时继电器控制升降柱在升降过程中动力单元内驱动电机的正反转时间,无法精确控制内筒升降高度,导致内筒在反复升降过程中与预埋套筒发生碰撞变形,减少受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长度较短且不会发生碰撞的动力单元外置的升降柱。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动力单元外置的升降柱,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预埋套筒、动力单元、设于预埋套筒内的内筒及液压缸,所述预埋套筒固接于底座上,预埋套筒内壁上设有导向筋,所述内筒外壁上设有与导向筋对应的导向槽,所述液压缸下端固接于底座上,上端与内筒顶部固接,内筒在液压缸作用下通过导向槽沿导向筋上下运动,所述液压缸的缸体内部通过连接有活塞杆的活塞分隔为有杆腔及无杆腔,所述动力单元固接于预埋套筒外侧,动力单元上设有第一出油口及第二出油口,所述第一出油口通过第一油管与液压缸的有杆腔连通,所述第二出油口通过第二油管与液压缸的无杆腔连通,动力单元内设有驱动电机及通过驱动电机驱动的液压泵,所述第一油管及第二油管上均设有压力感应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动力单元固接于预埋套筒外侧,因此缩短了升降柱整体长度,预埋深度降低,安装更加方便,且不会造成地下水渗入动力单元内,保证了升降柱的正常使用,通过压力感应器实时感应油管内的油压,当升降柱上升或下降到极限位置时,油管内油压达到预设值,压力感应器触发驱动电机停止转动,即可避免内筒与预埋套筒发生碰撞,从而防止发生变形。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预埋套筒,3.动力单元,4.内筒,5.液压缸,6.导向筋,7.导向槽,8.活塞杆,9.活塞,10.有杆腔,11.无杆腔,12.第一出油口,13.第二出油口,14.第一油管,15.第二油管,16.驱动电机,17.液压泵,18.第一压力感应器,19.第二压力感应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所示,本技术包括:底座1、预埋套筒2、动力单元3、设于预埋套筒内的内筒4及液压缸5,所述预埋套筒固接于底座上,预埋套筒内壁上设有导向筋6,所述内筒外壁上设有与导向筋对应的导向槽7,所述液压缸下端固接于底座上,上端与内筒顶部固接,内筒在液压缸作用下通过导向槽沿导向筋上下运动,所述液压缸的缸体内部通过连接有活塞杆8的活塞9分隔为有杆腔10及无杆腔11,通过改变有杆腔及无杆腔内的液压油量形成液压差即可使活塞带动活塞杆上下运动,所述动力单元固接于预埋套筒外侧,动力单元上设有第一出油口12及第二出油口13,所述第一出油口通过第一油管14与液压缸的有杆腔连通,所述第二出油口通过第二油管15与液压缸的无杆腔连通,动力单元内设有驱动电机16及通过驱动电机驱动的液压泵17,所述第一油管上设有第一压力感应器18,第二油管上设有第二压力感应器19。当升降柱上升时,驱动电机正转带动液压泵使液压油从第二出油口经第二油管注入无杆腔内,有杆腔内的液压油经第一油管从第一出油口流回动力单元内,无杆腔内的液压大于有杆腔内的液压,连接有活塞杆的活塞在液压作用下向上运动带动内筒向上升起,第二压力感应器感应第二油管内的油压,当第二油管内的油压达到预设值时,第二压力感应器触发驱动电机停止转动,此时内筒上升到最高位置。当升降柱下降时,驱动电机翻转带动液压泵使液压油从第一出油口经第一油管注入有杆腔内,无杆腔内的液压油经第二油管从第二出油口流回动力单元内,有杆腔内的液压大于无杆腔内的液压,连接有活塞杆的活塞在液压作用下向下运动带动内筒向下回落,第一压力感应器感应第一油管内的油压,当第一油管内的油压达到预设值时,第一压力感应器触发驱动电机停止转动,此时内筒下降至最低位置,内筒的上端与预埋套筒上端平行。动力单元固接于预埋套筒外侧,因此缩短了升降柱整体长度,预埋深度降低,安装更加方便,且不会造成地下水渗入动力单元内,保证了升降柱的正常使用,通过压力感应器实时感应油管内的油压,当升降柱上升或下降到极限位置时,油管内油压达到预设值,压力感应器触发驱动电机停止转动,相较于传统的触碰开关或时间继电器控制升降柱的升降,本实施例中的升降柱可以避免内筒与预埋套筒发生碰撞,从而防止发生变形。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单元外置的升降柱,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预埋套筒、动力单元、设于预埋套筒内的内筒及液压缸,所述预埋套筒固接于底座上,预埋套筒内壁上设有导向筋,所述内筒外壁上设有与导向筋对应的导向槽,所述液压缸下端固接于底座上,上端与内筒顶部固接,内筒在液压缸作用下通过导向槽沿导向筋上下运动,所述液压缸的缸体内部通过连接有活塞杆的活塞分隔为有杆腔及无杆腔,所述动力单元固接于预埋套筒外侧,动力单元上设有第一出油口及第二出油口,所述第一出油口通过第一油管与液压缸的有杆腔连通,所述第二出油口通过第二油管与液压缸的无杆腔连通,动力单元内设有驱动电机及通过驱动电机驱动的液压泵,所述第一油管及第二油管上均设有压力感应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单元外置的升降柱,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预埋套筒、动力单元、设于预埋套筒内的内筒及液压缸,所述预埋套筒固接于底座上,预埋套筒内壁上设有导向筋,所述内筒外壁上设有与导向筋对应的导向槽,所述液压缸下端固接于底座上,上端与内筒顶部固接,内筒在液压缸作用下通过导向槽沿导向筋上下运动,所述液压缸的缸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浩
申请(专利权)人:精武天津安全防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