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速通门高精密防水机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4795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1 0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速通门高精密防水机芯,包括机芯本体、第一防水结构、第二防水结构、联轴器、传动轴,所述机芯本体内含有电机,所述第一防水结构位于第二防水结构上方,所述机芯本体固定于第二防水结构下方,所述联轴器位于第一防水结构下方,所述传动轴设于第一防水结构中,所述机芯本体的输出轴穿过第二防水结构与联轴器底部连接,所述联轴器顶部与传动轴底部连接;所述第一防水结构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一安装孔、第一骨架油封和防水轴承;所述第二防水结构包括:第二固定板、第二安装孔、电机凸台和第二骨架油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防水性能好、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等有益效果。

A High Precision Waterproof Machine Core for Speed-through Do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速通门高精密防水机芯
本技术涉及速通门
,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速通门高精密防水机芯。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速通门主要安装大厦、高端写字楼、室外或半室外小区、景区等,速通门在室外使用时,若遭遇下雨,难免会因外部雨水渗透到闸机,导致内部电路板和机芯损坏,而机芯最主要部件为电机。一般而言,目前速通门机芯的防水措施为在电机输出轴端加装防尘端盖和密封圈,但这种防尘端盖配合单密封圈的结构,内部存在间隙,防水效果不太理想,雨水能够通过传动轴渗入电机内部,影响速通门的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水性能好、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的速通门高精密防水机芯。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速通门高精密防水机芯,包括机芯本体、第一防水结构、第二防水结构、联轴器、传动轴,所述机芯本体内含有电机,所述第一防水结构位于第二防水结构上方,所述机芯本体固定于第二防水结构下方,所述联轴器位于第一防水结构下方,所述传动轴设于第一防水结构中,所述机芯本体的输出轴穿过第二防水结构与联轴器底部连接,所述联轴器顶部与传动轴底部连接;所述第一防水结构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一安装孔、第一骨架油封和防水轴承,所述第一安装孔贯穿第一固定板,所述防水轴承及第一骨架油封分别套设于传动轴上,所述防水轴承位于第一骨架油封下方,所述第一安装孔上部、中部以及下部的内径依次变小,所述防水轴承位于第一安装孔中部,所述第一骨架油封位于第一安装孔上部;所述第二防水结构包括:第二固定板、第二安装孔、电机凸台和第二骨架油封,所述第二安装孔贯穿第二固定板,所述电机凸台为机芯本体的外部结构,所述第二骨架油封位于电机凸台上方,所述第二骨架油封套设于机芯本体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安装孔上部、中部以及下部的内径依次变大,所述电机凸台位于第二安装孔下部,所述第二骨架油封位于第二安装孔中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速通门高精密防水机芯中,所述联轴器上部和下部的内壁分别凹设有键槽,所述机芯本体的输出轴和传动轴分别设置有与键槽适配的卡块。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速通门高精密防水机芯中,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设置有两支撑块,所述两支撑块分布于联轴器两侧。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速通门高精密防水机芯中,所述联轴器为膜片式联轴器。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速通门高精密防水机芯中,所述传动轴上部设有水平通孔。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速通门高精密防水机芯中,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分别设有若干垂直通孔。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本技术设置的双层防水结构,能够大大增强电机的防水性能,确保机芯本体内部的电机无法进水;同时,第一防水结构和第二防水结构通过支撑块连接,传动轴和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膜片式联轴器连接,传动合理,拆装便利,有利于日后拆装检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防水结构爆炸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机芯本体装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二固定板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速通门高精密防水机芯,包括机芯本体1、第一防水结构3、第二防水结构2、联轴器4、传动轴5,所述机芯本体1内含有电机,所述第一防水结构3位于第二防水结构2上方,所述机芯本体1固定于第二防水结构2下方,所述联轴器4位于第一防水结构3下方,所述传动轴5设于第一防水结构2中,所述机芯本体1的输出轴穿过第二防水结构2与联轴器4底部连接,所述联轴器4顶部与传动轴5底部连接;所述第一防水结构3包括:第一固定板10、第一安装孔11、第一骨架油封13和防水轴承12,所述第一安装孔11贯穿第一固定板10,所述防水轴承12及第一骨架油封13分别套设于传动轴5上,所述防水轴承12位于第一骨架油封13下方,所述第一安装孔11上部、中部以及下部的内径依次变小,所述防水轴承12位于第一安装孔11中部,所述第一骨架油封13位于第一安装孔11上部;所述第二防水结构2包括:第二固定板6、第二安装孔7、电机凸台8和第二骨架油封9,所述第二安装孔7贯穿第二固定板6,所述电机凸台8为机芯本体1的外部结构,所述第二骨架油封9位于电机凸台8上方,所述第二骨架油封9套设于机芯本体1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安装孔7上部、中部以及下部的内径依次变大,所述电机凸台8位于第二安装孔7下部,所述第二骨架油封9位于第二安装孔7中部。如图1及图2所示,第一防水结构和第二防水结构的中部设有联轴器4,传动轴5和机芯本体1的输出轴通过中间设置的联轴器4进行连接。本实施例中,联轴器4的种类为膜片式联轴器,机芯本体1的输出轴穿过第二防水结构与膜片式联轴器底部连接,膜片式联轴器顶部与传动轴5底部连接,采用膜片式联轴器来连接传动轴5和机芯本体1的输出轴,传动结构合理,有利于减少应力和跳动,确保电机输出轴和传动轴5之间不产生应力集中,维持结构的稳定性。作为优选的,为提高联轴器4与轴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联轴器4上部和下部的内壁分别凹设有键槽15,机芯本体1的输出轴和传动轴5分别设置有与键槽15适配的卡块14,键槽15与卡块14之间不仅传动稳定,难以打滑,而且拆装简易,便于日后对电机拆卸检修。如图1及图2所示,在联轴器4的上方设有第一防水结构3,能够初步堵住从速通门机箱渗透进来的水。第一防水结构3包括:第一固定板10、第一安装孔11、第一骨架油封13和防水轴承12,第一安装孔11贯穿第一固定板10,防水轴承12及第一骨架油封13分别套设于传动轴5上,防水轴承12位于第一骨架油封13下方,第一安装孔11上部、中部以及下部的内径依次变小,防水轴承12位于第一安装孔11中部,第一骨架油封13位于第一安装孔11上部。第一骨架油封13不仅能对渗水进行密封隔绝,防止雨水从速通门机箱外部进入传动轴5,还能保护下面的轴承不受到腐蚀,防止传动卡涩。为增强本技术的防水性能,第一骨架油封13下面设置的轴承为防水轴承12,防水轴承12不仅可以降低电机转动的摩擦系数,保证其传动的精度,还能对从第一骨架油封13渗透进来的雨水进行阻隔。通过防水轴承12和第一骨架油封13的结合,构成本技术的第一防水结构3,将渗入本技术的水进行初步隔绝,防止雨水从速通门机箱进入传动轴5。如图1、图3及图4所示,在机芯本体1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二防水结构2,能够进一步的对机芯本体1进行防水密封,防止渗水进入机芯本体1,从而损坏内部的电机。第二防水结构2包括:第二固定板6、第二安装孔7、电机凸台8和第二骨架油封9,第二安装孔7贯穿第二固定板6,电机凸台8为机芯本体1的外部结构,第二骨架油封9位于电机凸台8上方,第二骨架油封9套设于机芯本体1的输出轴上,第二安装孔7上部、中部以及下部的内径依次变大,电机凸台8设于第二安装孔7下部,第二骨架油封9位于第二安装孔7中部。电机凸台8内部设有轴承,电机凸台8位于第二安装孔7上,可以确保电机输出轴和传动轴5同心,保证传动的精密性,防止轴发生传动跳动而造成渗水。通过第电机凸台8和第二骨架油封9的结合,构成本技术的第二防水结构2,能够精密的对机芯本体1进行密封,即使雨水从第一防水结构3中渗入至传动轴5,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速通门高精密防水机芯,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芯本体、第一防水结构、第二防水结构、联轴器、传动轴,所述机芯本体内含有电机,所述第一防水结构位于第二防水结构上方,所述机芯本体固定于第二防水结构下方,所述联轴器位于第一防水结构下方,所述传动轴设于第一防水结构中,所述机芯本体的输出轴穿过第二防水结构与联轴器底部连接,所述联轴器顶部与传动轴底部连接;所述第一防水结构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一安装孔、第一骨架油封和防水轴承,所述第一安装孔贯穿第一固定板,所述防水轴承及第一骨架油封分别套设于传动轴上,所述防水轴承位于第一骨架油封下方,所述第一安装孔上部、中部以及下部的内径依次变小,所述防水轴承位于第一安装孔中部,所述第一骨架油封位于第一安装孔上部;所述第二防水结构包括:第二固定板、第二安装孔、电机凸台和第二骨架油封,所述第二安装孔贯穿第二固定板,所述电机凸台为机芯本体的外部结构,所述第二骨架油封位于电机凸台上方,所述第二骨架油封套设于机芯本体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安装孔上部、中部以及下部的内径依次变大,所述电机凸台位于第二安装孔下部,所述第二骨架油封位于第二安装孔中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速通门高精密防水机芯,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芯本体、第一防水结构、第二防水结构、联轴器、传动轴,所述机芯本体内含有电机,所述第一防水结构位于第二防水结构上方,所述机芯本体固定于第二防水结构下方,所述联轴器位于第一防水结构下方,所述传动轴设于第一防水结构中,所述机芯本体的输出轴穿过第二防水结构与联轴器底部连接,所述联轴器顶部与传动轴底部连接;所述第一防水结构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一安装孔、第一骨架油封和防水轴承,所述第一安装孔贯穿第一固定板,所述防水轴承及第一骨架油封分别套设于传动轴上,所述防水轴承位于第一骨架油封下方,所述第一安装孔上部、中部以及下部的内径依次变小,所述防水轴承位于第一安装孔中部,所述第一骨架油封位于第一安装孔上部;所述第二防水结构包括:第二固定板、第二安装孔、电机凸台和第二骨架油封,所述第二安装孔贯穿第二固定板,所述电机凸台为机芯本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云忠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兴顺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