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纯氨的高效制备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4708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1 0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纯氨的高效制备设备,包括液氨储槽、输氨管和单向阀,所述液氨储槽的右侧和输氨管的一端相互连接,且输氨管上设置有液氨输送泵,所述液氨输送泵的右端安装有单向阀,且单向阀固定在输氨管上,所述输氨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固定块,且第一固定块的内部安装有第二固定块,并且第二固定块的内部设置有储液间,所述第一固定块的背面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右侧连接有活动块,并且活动块的表面固定有连接板,所述第二固定块内底面设置有加热元件。该超纯氨的高效制备设备,能够对液氨的汽化进行加速,从而能够得到更多的汽化氨,从而方便接下来的加工,使得超纯氨的制备更加快速。

An Effective Equipment for Preparing Ultra Pure Ammoni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纯氨的高效制备设备
本技术涉及超纯氨制备
,具体为一种超纯氨的高效制备设备。
技术介绍
超纯氨是在LED行业需要使用的一种特殊气体,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而超纯氨需要通过超纯氨制备设备来制作,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超纯氨,从而保证了LED的工艺需求。然而现有的超纯氨制备设备,由于受到液氨汽化器的限制,制备速度较慢,效率不够高。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超纯氨制备设备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纯氨的高效制备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由于受到液氨汽化器的限制,制备速度较慢,效率不够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纯氨的高效制备设备,包括液氨储槽、输氨管和单向阀,所述液氨储槽的右侧和输氨管的一端相互连接,且输氨管上设置有液氨输送泵,所述液氨输送泵的右端安装有单向阀,且单向阀固定在输氨管上,所述输氨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固定块,且第一固定块的内部安装有第二固定块,并且第二固定块的内部设置有储液间,所述第一固定块的背面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右侧连接有活动块,并且活动块的表面固定有连接板,所述第二固定块内底面设置有加热元件,且第二固定块的表面设置有输液管,并且第二固定块的顶部安装有输气管,所述输液管的右侧连接有水泵。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之间为内空设置,且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之间为密封设置。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等角度分布在活动块的表面,且活动块设置有2个。优选的,所述输液管为“D”字型设置,且输液管的底部和第二固定块的表面相贴合。优选的,所述输液管的两端贯穿第二固定块的内部,且输液管和水泵构成水循环系统。优选的,所述输气管等间距分布在第二固定块的顶部,且第二固定块和第一固定块为一体化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超纯氨的高效制备设备,能够对液氨的汽化进行加速,从而能够得到更多的汽化氨,从而方便接下来的加工,使得超纯氨的制备更加快速;1.通过该设备设置的加热元件和输液管以及水泵的工作,能够将加热的水进行流动,从而使得储液间的受热均匀,使得液氨的受热更加均匀,从而加快了液氨的汽化过程;2.通过该设备设置的电机的工作,间接的带动连接板转动,从而使得底部的液氨和表面的液氨相混合,从而保证了整个储液间液氨受热均匀度,使得液氨的汽化更加迅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固定块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电机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输液管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输液管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液氨储槽;2、输氨管;3、液氨输送泵;4、单向阀;5、第一固定块;6、第二固定块;7、储液间;8、电机;9、活动块;10、连接板;11、加热元件;12、输液管;13、水泵;14、输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超纯氨的高效制备设备,包括液氨储槽1、输氨管2、液氨输送泵3、单向阀4、第一固定块5、第二固定块6、储液间7、电机8、活动块9、连接板10、加热元件11、输液管12、水泵13和输气管14,液氨储槽1的右侧和输氨管2的一端相互连接,且输氨管2上设置有液氨输送泵3,液氨输送泵3的右端安装有单向阀4,且单向阀4固定在输氨管2上,输氨管2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固定块5,且第一固定块5的内部安装有第二固定块6,并且第二固定块6的内部设置有储液间7,第一固定块5的背面安装有电机8,且电机8的右侧连接有活动块9,并且活动块9的表面固定有连接板10,第二固定块6内底面设置有加热元件11,且第二固定块6的表面设置有输液管12,并且第二固定块6的顶部安装有输气管14,输液管12的右侧连接有水泵13,第一固定块5和第二固定块6之间为内空设置,且第一固定块5和第二固定块6之间为密封设置,内空设置以及密封设置使得空气不会流通,从而能够对第二固定块6内部的热量进行保温,防止热量散失,连接板10等角度分布在活动块9的表面,且活动块9设置有2个,连接板10能够对液氨进行搅动,从而使得储液间7内部的液氨受热均匀,防止了储液间7底部的液氨过热,而表面的液氨没有受热,输液管12为“D”字型设置,且输液管12的底部和第二固定块6的表面相贴合,“D”字型设置的输液管12有较大的面积和第二固定块6接触,从而能够把水的热量传递给第二固定块6,从而对内部的液氨进行加热,输液管12的两端贯穿第二固定块6的内部,且输液管12和水泵13构成水循环系统,通过输水循环系统,能够对受热的水进行循环从而能够将热量均匀的分布在第二固定块6的表面,从而使得储液间7内部的液氨受热均匀,从而加快了液氨的汽化速度,输气管14等间距分布在第二固定块6的顶部,且第二固定块6和第一固定块5为一体化设置,等间距分布的输气管14能够充分对汽化的氨进行吸收,从而方便超纯氨的下一步的加工制备,一体化设置保证了第二固定块6和第一固定块5之间的稳定性。工作原理:在使用该超纯氨的高效制备设备时,根据图1-5,首先液氨从液氨储槽1中通过输氨管2进入到液氨输送泵3中,液氨输送泵3的型号为YAB2-5,液氨再通过输氨管2经过单向阀4进入到第一固定块5的内部,第一固定块5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固定块6,经过第二固定块6汽化后通过输气管14排出,从而进行下一步的超纯氨的制备,根据图2-3,通过电机8的工作,电机8的型号为Y90S-2,电机8带动活动块9转动,活动块9转动带动连接板10转动,从而能够对储液间7内部的液氨进行搅拌,使得液氨均匀的对第二固定块6外壁吸收的热量进行吸收,使得液氮能够快速均匀的汽化,根据图4-5,通过输液管12缠绕在第二固定块6的表面,在通过加热元件11的工作,对第二固定块6底部的水进行加热,在通过水泵13的工作,带动水在输液管12中运动,从而使得水带着热量均匀的传递给第二固定块6上,使得第二固定块6内部的储液间7中的液氨均匀的受热,加热元件11的型号为Cr15Ni60,水泵13的型号为ISGD,通过第一固定块5和第二固定块6之间的密封内空设置,能够使得空气不能够流通,从而能够对加热元件11产生的热量进行保温。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纯氨的高效制备设备,包括液氨储槽(1)、输氨管(2)和单向阀(4),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氨储槽(1)的右侧和输氨管(2)的一端相互连接,且输氨管(2)上设置有液氨输送泵(3),所述液氨输送泵(3)的右端安装有单向阀(4),且单向阀(4)固定在输氨管(2)上,所述输氨管(2)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固定块(5),且第一固定块(5)的内部安装有第二固定块(6),并且第二固定块(6)的内部设置有储液间(7),所述第一固定块(5)的背面安装有电机(8),且电机(8)的右侧连接有活动块(9),并且活动块(9)的表面固定有连接板(10),所述第二固定块(6)内底面设置有加热元件(11),且第二固定块(6)的表面设置有输液管(12),并且第二固定块(6)的顶部安装有输气管(14),所述输液管(12)的右侧连接有水泵(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纯氨的高效制备设备,包括液氨储槽(1)、输氨管(2)和单向阀(4),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氨储槽(1)的右侧和输氨管(2)的一端相互连接,且输氨管(2)上设置有液氨输送泵(3),所述液氨输送泵(3)的右端安装有单向阀(4),且单向阀(4)固定在输氨管(2)上,所述输氨管(2)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固定块(5),且第一固定块(5)的内部安装有第二固定块(6),并且第二固定块(6)的内部设置有储液间(7),所述第一固定块(5)的背面安装有电机(8),且电机(8)的右侧连接有活动块(9),并且活动块(9)的表面固定有连接板(10),所述第二固定块(6)内底面设置有加热元件(11),且第二固定块(6)的表面设置有输液管(12),并且第二固定块(6)的顶部安装有输气管(14),所述输液管(12)的右侧连接有水泵(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晓兰丁高松潘佳伟鄢芝勇
申请(专利权)人:海宁市英德赛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