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凝料清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4511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1 0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凝料清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凝料清除装置,包括压入机构、拔出机构以及螺钉;所述的压入机构包括压杆、复位杆、复位弹簧、导向套、以及加热套;所述的压杆与所述的复位杆连接;所述的复位杆的末端设置有导向套;所述的复位弹簧一端与所述的复位杆的首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导向套的首端连接,所述的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的复位杆上;所述的导向套的末端与所述的加热套连接;所述的加热套与电源导线连接。设计此套专用工具代替尖嘴钳夹取或圆棒敲击等低效工具,提高清除效率,减少清除凝料时对模具的损伤,延长主流道衬套的使用寿命。该产品研制生产,可为其他类似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实践经验。

Solid Cleaning Device for Injection Mo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注塑模具凝料清除装置
本技术属于凝料清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凝料清除装置。
技术介绍
主流道是熔融的塑料原料流入模具型腔的主要通道,在注塑模具试模过程中,由于注塑工艺参数不合理或模具设计缺陷等原因,经常出现凝料留在主流道内,无法清理的情况,一旦发生此情况,就会阻塞流入通道,影响试模和生产的进行。在实际生产中,多采用尖嘴钳夹取,或使用细金属棒敲取的方式,费时费力,并且容易造成主流道衬套的损伤,影响模具的使用,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具体表现在:1.由于主流道衬套出口相对狭窄,尖嘴钳难以深入其中,无法对凝料进行有效的夹取,即使夹取住局部材料,冷却后的凝料脆性较大,向外拉拽的过程中易造成凝料的断裂,残料遗留至主流道深处,更难清除。2.由于凝料冷却后与侧壁紧密贴合,摩擦力很大,需要使用细金属棒深入主流道内敲取,需要很大的力,易造成金属棒划伤内壁,影响之后的注塑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工具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凝料清除装置。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注塑模具凝料清除装置,包括压入机构、拔出机构以及螺钉;所述的压入机构包括压杆、复位杆、复位弹簧、导向套、以及加热套;所述的压杆与所述的复位杆连接;所述的复位杆的末端设置有导向套;所述的复位弹簧一端与所述的复位杆的首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导向套的首端连接,所述的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的复位杆上;所述的导向套的末端与所述的加热套连接;所述的加热套与电源导线连接,所述的加热套用于容纳所述的螺钉。所述的螺钉包括螺钉部以及夹持部;所述的夹持部包括与所述的螺钉部连接的圆柱状连接块、与所述的连接块连接的内径小于所述的连接块的夹持块以及与所述的夹持块连接的阻挡块;所述的阻挡块的截面为梯形。所述的拔出机构包括螺杆以及与卡爪;所述的卡爪包括与所述的螺杆固定连接的连接部以及用以夹持所述的螺钉的卡爪部;所述的卡爪部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上卡爪以及下卡爪;所述的上卡爪顶部设置有凸起用以夹持所述螺钉的夹持块、与所述的螺钉的阻挡块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凹槽。所述的压杆为的截面为“工”型,所述的复位杆的截面为“T”型。所述的复位杆外部设置有壳体。所述的螺杆外部设置有外壳;所述的外壳与所述的螺杆接触部设有与所述的螺杆匹配的螺纹。所述的螺杆顶部设置有用以旋转的小圆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计此套专用工具代替尖嘴钳夹取或圆棒敲击等低效工具,提高清除效率,减少清除凝料时对模具的损伤,延长主流道衬套的使用寿命。该产品研制生产,可为其他类似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实践经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压入机构的压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压入机构的脱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压入机构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拔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拔出机构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5示出一种注塑模具凝料清除装置,包括压入机构、拔出机构以及螺钉3;所述的压入机构包括压杆11、复位杆13、复位弹簧14、导向套15、以及加热套17;所述的压杆11与所述的复位杆13连接;所述的复位杆的末端设置有导向套15;所述的复位弹簧14一端与所述的复位杆的首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导向套的首端连接,所述的复位弹簧14套设在所述的复位杆上;所述的导向套的末端与所述的加热套17连接;所述的加热套与电源导线16连接。所述的加热套用于容纳所述的螺钉。所述的压杆为的截面为“工”型,所述的复位杆的截面为“T”型。所述的复位杆外部设置有壳体12。所述的螺钉包括螺钉部31以及夹持部;所述的夹持部包括与所述的螺钉部连接的圆柱状连接块32、与所述的连接块连接的内径小于所述的连接块的夹持块33以及与所述的夹持块连接的阻挡块34;所述的阻挡块的截面为梯形。所述的拔出机构包括螺杆22以及与卡爪24;所述的卡爪与所述的螺杆固定连接的连接部241以及用以夹持所述的螺钉的卡爪部;所述的卡爪部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上卡爪以及下卡爪;所述的上卡爪顶部设置有凸起243用以夹持所述螺钉的夹持块、与所述的螺钉的阻挡块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凹槽242。所述的螺杆外部设置有外壳23;所述的外壳与所述的螺杆接触部设有与所述的螺杆匹配的螺纹。所述的螺杆顶部设置有用以旋转的小圆杆2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第一步如图1所示,将螺钉放入压入机构中的加热套17内,接通电源导线16对螺钉3进行加热,加热至约为200℃,单手手指勾住装置壳体12的突出部,手心贴住压杆11,将螺钉对准主流道大端开口处的凝料,手心前压压杆11,压杆11推动复位杆13沿导向套15前进,将螺钉3压入凝料。由于此时螺钉温度高于凝料的熔点,所以与螺钉接触的凝料会熔化,使螺钉顺利压入凝料。待螺钉压入自身长度的1/3至1/2停止前压,复位杆13在复位弹簧14的作用下后退。图2示出移开压入机构,螺钉留在凝料上,静置片刻,待其温度下降,熔化的凝料重新冷却并包裹住螺钉螺纹,实现螺钉将凝料抓牢。第二步拔出机构的工作原理为,转动拔出机构的小圆杆21,驱动螺杆22自转,螺杆与卡爪24之间固定连接,可以将螺杆22的自转运动转化为卡爪的前后直线运动,调整好卡爪24位置从侧面靠开口处套入并抓住螺钉的夹持块。反转小圆杆,使卡爪向装置后方运动,同时带动螺钉连同凝料从主流道中拔出。拔出装置利用螺纹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节省了后拔出动作的运动空间;使用小圆杆的杠杆原理放大了旋转螺杆时的力,方便克服凝料与主流道内壁的较大摩擦力。以上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模具凝料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入机构、拔出机构以及螺钉;所述的压入机构包括压杆、复位杆、复位弹簧、导向套、以及加热套;所述的压杆与所述的复位杆连接;所述的复位杆的末端设置有导向套;所述的复位弹簧一端与所述的复位杆的首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导向套的首端连接,所述的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的复位杆上;所述的导向套的末端与所述的加热套连接;所述的加热套与电源导线连接;所述的加热套用于容纳所述的螺钉;所述的拔出机构包括螺杆以及与卡爪;所述的卡爪包括与所述的螺杆固定连接的连接部以及用以夹持所述的螺钉的卡爪部;所述的卡爪部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上卡爪以及下卡爪;所述的上卡爪顶部设置有凸起用以夹持所述螺钉的夹持块、与所述的螺钉的阻挡块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凝料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入机构、拔出机构以及螺钉;所述的压入机构包括压杆、复位杆、复位弹簧、导向套、以及加热套;所述的压杆与所述的复位杆连接;所述的复位杆的末端设置有导向套;所述的复位弹簧一端与所述的复位杆的首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导向套的首端连接,所述的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的复位杆上;所述的导向套的末端与所述的加热套连接;所述的加热套与电源导线连接;所述的加热套用于容纳所述的螺钉;所述的拔出机构包括螺杆以及与卡爪;所述的卡爪包括与所述的螺杆固定连接的连接部以及用以夹持所述的螺钉的卡爪部;所述的卡爪部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上卡爪以及下卡爪;所述的上卡爪顶部设置有凸起用以夹持所述螺钉的夹持块、与所述的螺钉的阻挡块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凹槽。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国泰翟林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