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可调管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4479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1 0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可调管支撑装置,包括高度可调的管支撑本体以及位于管支撑本体上方的可调间距支撑组件,管支撑本体包括两个左右设置的外筒体,外筒体的顶端可伸缩地套接有内筒体,内筒体顶端设有滑移横杆,滑移横杆下方设有山字架,山字架穿过上横杆并通过螺母调节滑移横杆的高度,可调间距支撑组件包括旋转轴、滑移支座和用于支撑工件的滚轮,旋转轴和滑移支座设置于滑移横杆的滑道孔内,滚轮设置于滑移支座上。调节内筒体在外筒体的伸缩程度即可实现支撑装置高度的调节,改变两个滚轮的距离,滚轮就可支撑不同管径的管件,该装置能折叠收拢,各部分均可拆卸,方便搬运和储存,能够有效地提升作业效率及装备利用率。

A Portable Adjustable Pipe Suppor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可调管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钢结构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可调管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钢结构加工
中,不同形态管件的预制需要不同工作形态的管支撑,现有大多数大管支撑都是根据支撑需要临时制作或是用之前使用过的管支撑改造而成,使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另外,为了满足强度要求,大管径管支撑一般体型庞大,占用空间大,不易搬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可调管支撑装置,该装置不仅能满足不同管径的大管件支撑作业,同时还可以实现支撑高度的调节,能够有效地提升作业效率及装备利用率,同时,该装置还能折叠收拢,各部分均可拆卸,方便搬运和储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携式可调管支撑装置,包括高度可调的管支撑本体以及位于管支撑本体上方的可调间距支撑组件,所述管支撑本体包括两个左右设置的外筒体,两个外筒体的侧壁之间设置有上横杆和下横杆,所述外筒体的顶端可伸缩地套接有内筒体,两个内筒体顶端设置有滑移横杆,所述滑移横杆下方设置有山字架,山字架穿过上横杆并通过螺母调节滑移横杆的高度,所述可调间距支撑组件包括旋转轴、滑移支座和用于支撑工件的滚轮,所述旋转轴和滑移支座通过螺纹连接并设置于滑移横杆左右两端的滑道孔内,所述滚轮设置于滑移支座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外筒体侧壁设置有长孔,所述内筒体侧壁均匀排列设置有圆形的通孔,处于同一水平面的长孔和通孔设置有圆柱状的插销,所述插销外端设置有横杆,所述长孔外侧设有带U型槽的方板,转动插销可使横杆卡在方板的U型槽内。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上横杆为空心方杆,所述上横杆通过螺栓和外筒体的上端的板状连接头连接,所述下横杆通过螺栓和外筒体的下端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滑移横杆左右下表面设有和内筒体相匹配的套管,套管可滑移地套接在内筒体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山字架与滑移横杆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头,山字架贯穿上横杆,山字架中间杆设置有螺纹,通过螺母可调山字架在上横杆上的伸出程度。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旋转轴一端由外到内依次设置有操作杆、轴承端盖、止推轴承和轴肩,轴承端盖通过螺栓将止推轴承固定在滑移横杆端部,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段。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滑移支座下方为凸型快,凸型块沿滑移横杆方向开有内螺纹通孔,滑移支座通过内螺纹通孔与旋转轴外螺纹段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滑移支座凸型块上凸部分通过滑移横杆滑槽上方的开口延伸到滑移横杆上方,凸型块上方为方块状底板,底板上面平行设置有和滑移横杆方向一致的侧板,两个侧板上设置有滚轮轴,滚轮轴上设计有滚动轴承,滚轮通过滚动轴承连接在滚轮轴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外筒体外侧设置有脚撑和第一连接铰,两个脚撑上端通过第一连接铰呈V型连接在外筒体上,脚撑中部设置有通过第二连接铰首尾相连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二连杆通过第三连接铰连接外筒体底端侧壁。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外筒体设置有上密封盖和下密封盖。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有:本支撑装置设有高度可调的管支撑本体以及位于管支撑本体上方的可调间距支撑组件,管支撑本体包括两个左右设置的外筒体及可伸缩地套接在外筒体上的内筒体,调节内筒体的伸缩程度即可实现支撑装置高度的调节。可调间距支撑组件包括旋转轴、滑移支座和用于支撑工件的滚轮,调节两滚轮距离即可满足不同管径的大管件支撑作业,该装置能折叠收拢,各部分均可拆卸,方便搬运和储存,能够有效地提升作业效率及装备利用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正视机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侧视机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技术是一种便携式可调管支撑装置,包括高度可调的管支撑本体以及位于管支撑本体上方的可调间距支撑组件,所述管支撑本体包括两个左右设置的外筒体2,两个外筒体2的侧壁之间设置有上横杆5和下横杆6,上横杆5为空心方杆,上横杆5通过螺栓和外筒体2的上端的板状连接头连接,所述下横杆6通过螺栓和外筒体2的下端连接。所述外筒体2的顶端可伸缩地套接有内筒体3,外筒体2设置有上密封盖27和下密封盖28,可有效防止灰尘进入外筒体2,从而减少外筒体2和内筒体3的磨损。两个内筒体3顶端设置有滑移横杆4,所述滑移横杆4左右下表面设有和内筒体3相匹配的套管17,套管17可滑移地套接在内筒体3上,具有方便安装及拆除的作用。所述滑移横杆4下方设置有山字架10,山字架10与滑移横杆4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头18,橡胶头18可有效减少滑移横杆4和山字架10的相互磨损。所述山字架10贯穿上横杆5,山字架10中间杆上设置有螺纹和螺母11,螺母11与上横杆5接触,调节螺母11可使山字架10相对上横杆5上升或下降,从而达到调节滑移横杆4高度的效果。参见图2,所述外筒体2侧壁设置有长孔12,所述内筒体3侧壁均匀排列设置有圆形的通孔13,处于同一水平面的长孔12和通孔13设置有圆柱状的插销14,所述插销14外端设置有横杆15,所述长孔12外侧设有带U型槽的方板16,转动插销14可使横杆15卡在方板16的U型槽内,防止插销14的意外滑落。使用时,将内筒体3提升,使不同高度的通孔13长孔12对应,然后设置插销14即可得到不同高度的管支撑本体。所述外筒体2外侧设置有脚撑1和第一连接铰24,两个脚撑1上端通过第一连接铰24呈V型连接在外筒体2上,脚撑1中部设置有通过第二连接铰首尾相连的第一连杆25和第二连杆26,第二连杆26通过第三连接铰连接外筒体2底端侧壁。所述可调间距支撑组件包括旋转轴7、滑移支座8和用于支撑工件的滚轮9,所述旋转轴7和滑移支座8通过螺纹连接并设置于滑移横杆4左右两端的滑道孔内,所述滚轮9设置于滑移支座8上。所述旋转轴7一端由外到内依次设置有操作杆21、轴承端盖20、止推轴承19和轴肩,轴承端盖20通过螺栓将止推轴承19固定在滑移横杆4端部,所述旋转轴7的另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段。进一步参见图3,所述滑移支座8下方为凸型快,凸型块沿滑移横杆4方向开有内螺纹通孔,滑移支座8通过内螺纹通孔与旋转轴7外螺纹段连接。进一步参见图3,所述滑移支座8凸型块上凸部分通过滑移横杆4滑槽上方的开口延伸到滑移横杆4上方,凸型块上方为方块状底板,底板上面平行设置有和滑移横杆4方向一致的侧板,两个侧板上设置有滚轮轴22,滚轮轴22上设计有滚动轴承23,滚轮9通过滚动轴承23连接在滚轮轴22上。旋转操作杆21,滑移支座8在滑槽内无法和操作杆21一起旋转,只能左右移动,从而实现滚轮9的左右移动。调节滚轮9的距离,可使滚轮9支撑不同直径大小的管件。以上所述,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技术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可调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度可调的管支撑本体以及位于管支撑本体上方的可调间距支撑组件,所述管支撑本体包括两个左右设置的外筒体(2),两个外筒体(2)的侧壁之间设置有上横杆(5)和下横杆(6),所述外筒体(2)的顶端可伸缩地套接有内筒体(3),两个内筒体(3)顶端设置有滑移横杆(4),所述滑移横杆(4)下方设置有山字架(10),山字架(10)穿过上横杆(5)并通过螺母(11)调节滑移横杆(4)的高度,所述可调间距支撑组件包括旋转轴(7)、滑移支座(8)和用于支撑工件的滚轮(9),所述旋转轴(7)和滑移支座(8)通过螺纹连接并设置于滑移横杆(4)左右两端的滑道孔内,所述滚轮(9)设置于滑移支座(8)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可调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度可调的管支撑本体以及位于管支撑本体上方的可调间距支撑组件,所述管支撑本体包括两个左右设置的外筒体(2),两个外筒体(2)的侧壁之间设置有上横杆(5)和下横杆(6),所述外筒体(2)的顶端可伸缩地套接有内筒体(3),两个内筒体(3)顶端设置有滑移横杆(4),所述滑移横杆(4)下方设置有山字架(10),山字架(10)穿过上横杆(5)并通过螺母(11)调节滑移横杆(4)的高度,所述可调间距支撑组件包括旋转轴(7)、滑移支座(8)和用于支撑工件的滚轮(9),所述旋转轴(7)和滑移支座(8)通过螺纹连接并设置于滑移横杆(4)左右两端的滑道孔内,所述滚轮(9)设置于滑移支座(8)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可调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2)侧壁设置有长孔(12),所述内筒体(3)侧壁均匀排列设置有圆形的通孔(13),处于同一水平面的长孔(12)和通孔(13)设置有圆柱状的插销(14),所述插销(14)外端设置有横杆(15),所述长孔(12)外侧设有带U型槽的方板(16),转动插销(14)可使横杆(15)卡在方板(16)的U型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可调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杆(5)为空心方杆,所述上横杆(5)通过螺栓和外筒体(2)的上端的板状连接头连接,所述下横杆(6)通过螺栓和外筒体(2)的下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可调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横杆(4)左右下表面设有和内筒体(3)相匹配的套管(17),套管(17)可滑移地套接在内筒体(3)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可调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洪邓凯陈世伟张传荣宋广吉蔺振陈金铭陈瑞刘林军文思强张泽成孙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福陆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