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膜式水冷壁吊接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5723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6 23:42
本技术涉及吊装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膜式水冷壁吊接工装;其包括第一吊耳、第二吊耳、托板和插销;其中,第一吊耳上端设置有第一吊装口,下端设置有第一插口;第二吊耳上端设置有第二吊装口,下端设置有第二插口,第二吊耳上还固定连接有连接件,连接件上设置有连接口;第一吊耳可穿过连接口,与第二吊耳可拆卸式连接;托板上设置有第一穿口和第二穿口;第二吊耳下端穿过水冷壁后穿过第二穿口,第一吊耳下端依次穿过连接口、水冷壁和第一穿口,插销穿入第一穿口和第二穿口,以可拆卸式的连接第一吊耳下端和第二吊耳下端;本工装增大了与水冷壁的接触面积,提供吊点,可有效防止水冷壁在移动和翻身过程中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吊装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膜式水冷壁吊接工装


技术介绍

1、膜式水冷壁由一排排膜管组成,膜管之间通过鳍片连接,膜管通常由耐高温、耐压和耐腐蚀的材料制成,如合金钢或不锈钢等。膜管通过连接管路与水循环系统相连,以便将冷却水引入膜管内部。当锅炉内产生高温烟气时,膜管内的冷却水会吸收烟气的热量,从而快速冷却烟气,保护锅炉内壁和设备不会过热和损坏。

2、在锅炉膜式水冷壁吊装就位前,通常需要对膜式水冷壁进行搬运和翻身,但是由于预组装刚性梁后吊装重量大,膜式水冷壁在移动和翻身过程中容易变形,且无法直接焊接吊耳。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膜式水冷壁吊接工装,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2、一种膜式水冷壁吊接工装,包括第一吊耳、第二吊耳、托板和插销;其中,第一吊耳上端设置有第一吊装口,下端设置有第一插口;第二吊耳上端设置有第二吊装口,下端设置有第二插口,第二吊耳上还固定连接有连接件,连接件上设置有连接口;第一吊耳可穿过连接口,与第二吊耳可拆卸式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膜式水冷壁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吊耳(100)、第二吊耳(200)、托板(400)和插销(500);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式水冷壁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壁(300)上设置有若干开口(301),所述第一吊耳(100)下端和所述第二吊耳(200)下通过所述开口(301)穿过所述托板(400);所述开口(301)附近均设置有加强块(302)以增加所述开口(301)的强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式水冷壁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吊耳(100)上固定连接有限位件(103),所述限位件(103)可抵接所述连接件(20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膜式水冷壁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吊耳(100)、第二吊耳(200)、托板(400)和插销(500);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式水冷壁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壁(300)上设置有若干开口(301),所述第一吊耳(100)下端和所述第二吊耳(200)下通过所述开口(301)穿过所述托板(400);所述开口(301)附近均设置有加强块(302)以增加所述开口(301)的强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式水冷壁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吊耳(100)上固定连接有限位件(103),所述限位件(103)可抵接所述连接件(203),限定所述第一吊耳(100)与所述第二吊耳(200)连接后的相对位置,使得所述第一穿口(401)和第二穿口(402)同轴,以便所述插销(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世伟陈怀琪田苏文孙琦罗铁煊张明忠杨继成管秀婷翁政轩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福陆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