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磨削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4453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1 0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磨削设备,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转动设有转盘以及驱动转盘转动的驱动件,所述工作台上位于转盘侧方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对转盘上零件外周面进行磨削的磨削绳,所述支架沿转盘径向滑移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工作台上设有驱动支架滑移以及固定的驱动装置。将支架滑移设置在工作台上,并且设置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可以调节支架与转盘之间的距离,进而可以调节磨削绳与转盘之间的距离,适应不同直径的零件的磨削。

A Grind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磨削设备
本技术涉及打磨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磨削设备。
技术介绍
在生产过程中,当对工件后期进行加工时,需要对工件进行磨削操作,增加物体表面的平滑度,在加工时常常会用到打磨机对材料进行打磨。公告号为CN207104546U的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不锈钢法兰磨削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台,支撑台下端连接有电机,电机主轴前端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前端连接有转盘,转盘侧边均匀布有法兰夹紧块,支架侧边通过延伸杆连接有辊轴,辊轴与转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辊轴上端固连接有磨头。工作时,电机带动转盘以及磨头转动,对固定在转盘上的法兰盘进行打磨。但是在实际使用时,由于磨头与电机之间需要通过皮带连接,因此磨头与转盘之间的距离是无法调节的,这样只能针对一种直径的零件进行磨削,适应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磨削设备,可以适应不同直径的零件的加工,适应性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磨削设备,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转动设有转盘以及驱动转盘转动的驱动件,所述工作台上位于转盘侧方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对转盘上零件外周面进行磨削的磨削丝,所述支架沿转盘径向滑移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工作台上设有驱动支架滑移以及固定的驱动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支架滑移设置在工作台上,并且设置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可以调节支架与转盘之间的距离,进而可以调节磨削丝与转盘之间的距离,适应不同直径的零件的磨削。当将零件安装到转盘上之后,零件的外周面与磨削丝抵接,由于磨削丝具有一定弹性,因此可以始终贴合在零件的外周面上,始终与零件的外周面抵接,不用担心因为磨头出现磨损而导致磨削效果降低的情况,使用十分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沿转盘径向设置的滑轨,所述滑轨上滑移设有底板,所述支架固定在底板上,所述底板上设有将底板固定在滑轨上的固定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支架滑移到位之后,固定件可以将底板固定在滑轨上,进而实现磨削丝位置的固定,此时即可驱动转盘转动,对零件进行加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件包括沿滑轨宽度方向滑移设置在底板底部的夹块,所述底板上转动连接有驱动夹块与滑轨侧面抵接的驱动螺栓,所述驱动螺栓的螺头外套设有把手,所述把手沿驱动螺栓的长度方向滑移设置在驱动螺栓的螺头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想要固定底板时,转动驱动螺栓,即可驱动夹块在滑槽的内壁上滑移,最终使得夹块抵紧在滑轨侧面,实现底板的固定。设置把手,操作十分省力,将把手沿驱动螺栓的长度方向滑移设置在驱动螺栓的螺头上,可以方便把手复位,可以减小把手在操作时所需要的操作空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顶部以及底部相对设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垂直支架设置,所述支架顶部的延伸板上的固定气缸,所述固定气缸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磨削丝底端与支架固定,顶端与固定气缸的活塞杆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气缸的活塞杆,即可实现磨削丝的拉紧以及放松,当想要更换磨削丝的时候,将固定气缸的活塞杆放下,即可松开磨削丝,进而可以将磨削丝拆卸下来,磨削丝安装完毕之后,收缩固定气缸,即可实现磨削丝的绷紧,此时即可对零件的外周面进行磨削,维护十分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底部的延伸板上贯穿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在对应延伸板上,所述磨削丝底端与固定杆固定,所述支架底部的延伸板上设有驱动固定杆朝向远离气缸的方向滑动的弹性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弹性件以及固定杆,可以进一步提高磨削丝的绷紧效果,并且磨削丝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避免磨削丝在收到较大冲击时出现绷断现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件为套设在固定杆上的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延伸板下方,所述固定杆底部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所述弹簧一端与延伸板抵接,另一端与调节螺母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转动调节螺母,调节弹簧的长度,可以实现弹簧的弹力的调节,进而实现磨削丝的绷紧程度的调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气缸的活塞杆上螺纹连接有固定丝杆,所述固定丝杆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磨削丝顶端与固定丝杆底部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固定丝杆,调节固定丝杆最低点与支架底端之间的距离,即可实现绷紧后的磨削丝的松紧程度的调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作台上位于转盘下方水平转动连接有轴杆,轴杆顶部竖直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一端转动连接有滚轮,支撑杆另一端设有固定孔,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当滚轮与转盘位于同一平面时插入固定孔内的固定杆,所述固定孔以及固定杆均水平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装夹时,向上摆动支撑杆,将支撑杆上的滚轮移动到磨削丝与转盘之间,此时磨削丝与滚轮相切并且被支撑杆撑开,同时将支撑杆另一端的固定孔插入工作台上的固定柱上,这样支撑杆即可被固定住,使得磨削丝保持在撑开状态。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磨削丝的位置可以调节,可以适应不同直径的零件的加工,适应性强;2.磨削丝可以撑开,方便装夹,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磨削丝安装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固定杆安装示意图。图5是图4中长度方向剖视图。图6是图4中宽度方向剖视图。图7是图6中A部放大图。图8是本技术的支撑杆安装示意图。图中,1、工作台;11、转盘;12、电机;13、滑轨;2、底板;21、支架;211、延伸板;22、滑槽;3、固定气缸;31、固定丝杆;311、固定螺栓;312、固定螺母;4、磨削丝;5、固定杆;51、弹簧;52、调节螺母;6、夹块;61、驱动螺栓;611、T形柱;7、把手;8、轴杆;81、支撑杆;811、滚轮;812、固定孔;9、销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以及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磨削设备,包括工作台1,在工作台1上转动设有转盘11,转盘11在水平方向转动,在工作台1底部固定有电机12,电机12的输出轴与转盘11的转轴相连,磨削时,零件固定在转盘11上,磨削丝4与零件的外周面抵接,电机12驱动转盘11转动,磨削丝4即可对零件的外周面进行磨削。参照图1以及图2,在工作台1上位于转盘11的侧方固定有支架21,支架21竖直设置,为了提高支架21的结构强度,支架21的截面呈工形设置,可以有效的提高支架21的结构强度以及抗弯折能力,在支架21的顶部以及底部相对设有延伸板211,延伸板211与支架21固定在一起并且垂直于支架21设置,磨削丝4设置在两个延伸板211之间,磨削丝4沿竖直方向设置。磨削时,磨削丝4的两端固定在支架21上,磨削丝4处于绷紧状态。当将零件安装到转盘11上之后,零件的外周面与磨削丝4抵接,转动转盘11,即可对零件的外周面进行磨削,由于磨削丝4具有一定弹性,因此可以始终贴合在零件的外周面上,始终与零件的外周面抵接,不用担心因为磨头出现磨损而导致磨削效果降低的情况,使用十分方便。本实施例中,磨削丝4选用不锈钢丝,材质为0Cr18Ni9,0Cr18Ni9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耐热性、低温强度和机械性能,冲压弯曲等热加工性好,无热处理硬化现象。参照图2以及图3,在支架21顶部的延伸板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磨削设备,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上转动设有转盘(11)以及驱动转盘(11)转动的驱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位于转盘(11)侧方设有支架(21),所述支架(21)上设有对转盘(11)上零件外周面进行磨削的磨削丝(4),所述支架(21)沿转盘(11)径向滑移设置在工作台(1)上,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驱动支架(21)滑移以及固定的驱动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磨削设备,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上转动设有转盘(11)以及驱动转盘(11)转动的驱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位于转盘(11)侧方设有支架(21),所述支架(21)上设有对转盘(11)上零件外周面进行磨削的磨削丝(4),所述支架(21)沿转盘(11)径向滑移设置在工作台(1)上,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驱动支架(21)滑移以及固定的驱动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磨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沿转盘(11)径向设置的滑轨(13),所述滑轨(13)上滑移设有底板(2),所述支架(21)固定在底板(2)上,所述底板(2)上设有将底板(2)固定在滑轨(13)上的固定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磨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沿滑轨(13)宽度方向滑移设置在底板(2)底部的夹块(6),所述底板(2)上转动连接有驱动夹块(6)与滑轨(13)侧面抵接的驱动螺栓(61),所述驱动螺栓(61)的螺头外套设有把手(7),所述把手(7)沿驱动螺栓(61)的长度方向滑移设置在驱动螺栓(61)的螺头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磨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1)顶部以及底部相对设有延伸板(211),所述延伸板(211)垂直支架(21)设置,所述支架(21)顶部的延伸板(211)上的固定气缸(3),所述固定气缸(3)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磨削丝(4)底端与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岭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欧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