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VCM组装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4428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1 0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VCM组装平台,包括作业平台,平台上部的操控箱以及平台下部的机柜仓,该作业平台上设有流水线、龙门式三轴以及托载机构,在该三轴的Z轴上设有挂载模块,可搭载不同的作业模块,实现多种作业功能;该托载机构两侧设有感应装置,可自动固定产品治具,并与流水线结合实现自动流水作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公开的组装平台实现了设备的模块化及自动化,有利于降低设备购置成本,减少人工成本,进而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提高生产效率。

A VCM Assembly Plat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VCM组装平台
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VCM组装平台。
技术介绍
在手机VCM制造行业中,由于制造工艺复杂,生产线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相对较低,大部分企业需大量依靠人力来操控设备;同时,随着行业发展,该领域的设备机型转换快速、设备更新投入成本大。因此,如何在降低设备投入,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保证产品的质量与生产效率成为了该行业的一大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解决自动化生产的模块化组装平台,可改装成多个工站的作业需求,减少机型转换产生的大量设备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VCM组装平台,包括一作业平台,该作业平台上设有流水线以及三轴。在该流水线中间下部设有一托载机构,托载机构两侧设有感应装置,当流水线承载治具靠近托载机构时,感应装置将信号传递至控制装置,控制托载装置向上顶出流水线,以固定治具。上述三轴设置在两条流水线中间上部,优选为龙门式三轴,分别为XYZ三轴;其中,在Z轴上设置有挂载模块,该挂载模块可搭载多种工作模块,如点胶模块、CCD捕捉模块、组装作业模块等,该挂载模块上的工作模块通过三轴可移动至区域内指定位置对治具上的部件进行相应的操作;还可配置激光测高装置与CCD视觉抓拍实现三维定位作业。更进一步地,该流水线为可调整式流水线,具体地,该流水线一侧为固定,另一侧设有若干条调节导轨,该调节导轨上设有固定旋钮,当解除固定旋钮的固定状态时,可调节流水线的宽度,以适应不同尺寸的治具。更具体地,在上述作业平台下部,设有机柜仓,用于放置主机及电气装置。更具体地,在上述作业平台上部,设有操控箱,该操控箱为中空结构,顶部安装有风机过滤机组,用于过滤进入作业平台的空气,保持平台的无尘环境;该操控箱的前部设有人机界面以及键鼠仓,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和调试。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流水线以及带感应的托载装置实现自动传料、作业、回传等操作,减少人工搬运,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2、流水线为可调整式,能够适应不同宽度的治具,使整个设备具有更高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扩大了其应用范围;3、通过适用龙门式三轴,以及带感应装置的托载机构,能够大幅提高作业精度,并且龙门式三轴提供了更大的作业空间;4、模块化结构,可任意组合不同的工艺产线,降低了购置多台设备以及更新设备的成本;5、顶部搭载风机过滤机组,有利于实现无尘化生产;7、通过人机界面等智能化编辑界面,可使工作人员迅速掌握设备参数设置,便于调试和调整。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外部立体图;附图2为本技术操作台立体结构图;附图3为本技术流水线处立体结构图;附图4为本技术托载机构放大图。其中:1、风机过滤机组;2、人机界面;3、键鼠仓;4、机柜仓;5、托载机构;6、三轴;7、挂载模块;8、流水线;9、调节导轨;10、感应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VCM组装平台,包括一作业平台;作业平台下方为一机柜仓4,用于放置主机及电气装置;平台上方外部设有操控箱,该操控箱顶部为一风机过滤机组,用于过滤空气,使操作平台处于无尘环境;操控箱前部设有人机界面2以及键鼠仓3,方便工作人员操控和调试。如图2所示,该作业平台上设有流水线8,该流水线的宽度可调整,具体如图3所示,通过松开流水线调节导轨9上的固定旋钮可调整流水线8的宽度,以适应不同尺寸的治具;流水线8中部下侧按照有托载机构5,托载机构5两侧设有感应装置10,如图4所示,用于感应治具的位置并通过将信号传递给控制装置,控制托载机构5向上顶出流水线,固定治具。在两条流水线8中间上方设有三轴6,该三轴6为龙门式三轴,包括XYZ三个方向,在三轴6的Z轴上设有挂载模块7,该挂载模块7可搭载CCD视觉模块、点胶模块或组装作业模块等,并通过龙门式三轴6移动至区域内任意指定位置进行作业。实施例2在具体操作时,流水线8承载治具移动至感应装置10处时,托载机构5从流水线下部向上顶出流水线,固定住治具,随后龙门式三轴6在程序控制下运动至指定位置,并通过设置在Z轴上的挂载模块7上的模块进行作业,该模块可以是CCD视觉捕捉、自动组装、喷射点胶、激光焊接、热铆等相关作业模块。当作业完成后,托载机构5下降至原位置,治具回落至流水线上,继而向前转移至下道工序,如此实现了各项作业间的自动衔接。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VCM组装平台,包括一作业平台,所述作业平台上设有两条流水线,所述两条流水线中间上部设有三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线中间设有可向上顶出所述流水线以及向下收回至所述流水线下部的托载机构,且所述托载机构两侧设有感应装置,所述三轴的Z轴上设有挂载机构,所述挂载机构可随所述三轴进行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VCM组装平台,包括一作业平台,所述作业平台上设有两条流水线,所述两条流水线中间上部设有三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线中间设有可向上顶出所述流水线以及向下收回至所述流水线下部的托载机构,且所述托载机构两侧设有感应装置,所述三轴的Z轴上设有挂载机构,所述挂载机构可随所述三轴进行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VCM组装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轴为龙门式三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VCM组装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线的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兆康薛德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极速代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