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音圈马达测试用上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9181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音圈马达测试用上料机构,应用在音圈马达测试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测试精度低,测试效率较慢的问题,包括测试平台,所述测试平台上设置有:限位压料组件,限位压料组件上设置有测试孔;上料组件包括承载轴和带动承载轴旋转的旋转件,承载轴的两端上端面均设置有用于放置音圈马达的浮动式承载座,旋转件用于带动所述承载轴旋转使放置在浮动式承载座内的音圈马达旋转至所述测试孔的下方;顶升组件设置在测试孔的正下方,顶升组件用于将所述承载轴上的浮动式承载座向上顶起至限位压料组件的下端面,通过顶升组件和限位压料组件的配合对浮动式承载座进行限位固定;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提高测试精度和测试效率的效果。和测试效率的效果。和测试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音圈马达测试用上料机构


[0001]本技术应用在音圈马达测试
,特别是涉及一种音圈马达测试用上料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音圈马达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并实现直线型及有限摆角的运动。利用来自永久磁钢的磁场与通电线圈导体产生的磁场中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产生有规律的运动的装置。
[0003]音圈马达特性(例如:音圈马达行程、迟滞、光轴、启动电流、直线度等参数)测试的参数非常精密,测量的精度达到微米级,角度达到分的单位,要求精度高。
[0004]现有的对音圈马达的特性进行测试时,当放置音圈马达的装置发生震动时,在震动干扰的情况下易导致音圈马达特性测试的误判,例如测试精度较低,当进行复测时则延长测试时间,降低测试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音圈马达测试用上料机构,解决了现有的测试精度低,测试效率较慢的问题。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音圈马达测试用上料机构,包括测试平台,所述测试平台上设置有:
[0008]限位压料组件,所述限位压料组件上设置有供测试激光穿过的测试孔;
[0009]上料组件,所述上料组件包括承载轴和带动所述承载轴旋转的旋转件,所述承载轴的两端上端面均设置有用于放置音圈马达的浮动式承载座,所述旋转件用于带动所述承载轴旋转使放置在所述浮动式承载座内的音圈马达旋转至所述测试孔的下方;
[0010]顶升组件,所述顶升组件设置在所述测试孔的正下方,所述顶升组件用于将所述承载轴上的所述浮动式承载座向上顶起至所述限位压料组件的下端面,通过所述顶升组件和限位压料组件的配合对所述浮动式承载座进行限位固定。
[0011]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压料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上限位板和竖直设置在所述上限位板两端的限位立板,两个所述限位立板分别位于所述旋转件的两侧且其底端固定在所述测试平台上,所述测试孔设置在所述上限位板上。
[0012]进一步的,所述顶升组件包括竖直设置且位于所述测试孔的正下方的顶升轴和设置在所述测试平台的下方且带动所述顶升轴纵向移动的顶升驱动器,所述承载轴与所述顶升轴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供所述顶升轴顶端滑动穿过的通孔。
[0013]进一步的,所述顶升轴的上端设置有磁吸头。
[0014]进一步的,所述上限位板下端面且与所述浮动式承载座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倒U型限位槽,所述倒U型限位槽内设置有限位压板,所述限位压板上也设置有供测试激光穿过的
测试孔,所述上限位板上的测试孔与所述限位压板上的测试孔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限位压板通过固定销钉悬挂在所述倒U型限位槽内,所述固定销钉上设置有减震弹簧。
[0015]进一步的,所述旋转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测试平台下方的驱动电机和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转动轴连接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顶端穿过所述测试平台固定在所述承载轴的下方。
[0016]进一步的,所述承载轴的两端用于放置所述浮动式承载座的位置呈阶梯面设置,所述阶梯面上且位于所述浮动式承载座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柱,所述浮动式承载座滑动连接在所述限位柱上,所述上限位板的下端面与所述限位柱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柱配合的限位凹槽。
[0017]进一步的,所述测试平台的边缘设置有对所述承载轴起支撑用的支撑板。
[0018]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19]本技术的一种音圈马达测试用上料机构,通过在承载轴的两端上端面均设置成浮动式承载座,在对音圈马达进行相关性能测试时,通过顶升组件将测试位的音圈马达向上顶起使浮动式承载座脱离承载轴直至顶起至限位压料组件的下端面,则在顶升组件和限位压料组件的配合对浮动式承载座进行限位固定,当持续向上料位的浮动式承载座上放音圈马达时,由于测试位的浮动式承载座在顶升组件和限位压料组件的配合使其脱离承载轴,因此上料位的浮动式承载座产生的震动不易对测试位的浮动式承载座造成影响,从而可提高音圈马达的测试精度,减少复测所占用的时间,提高测试效率。
附图说明
[0020]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002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上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24]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顶升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5]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6]1、测试平台;2、限位压料组件;21、上限位板;22、限位立板;3、上料组件;31、承载轴;32、旋转件;321、驱动电机;322、旋转轴;33、浮动式承载座;4、顶升组件;41、顶升轴;42、顶升驱动器;43、磁吸头;5、测试孔;6、倒U型限位槽;7、限位压板;8、固定销钉;9、减震弹簧;11、支撑板;12、限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
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9]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0030]参考图1、图2和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音圈马达测试用上料机构,包括测试平台1,测试平台1上设置有:
[0031]限位压料组件2,限位压料组件2上设置有供测试激光穿过的测试孔5;
[0032]上料组件3,上料组件3包括承载轴31和带动承载轴31旋转的旋转件32,承载轴31的两端上端面均设置有用于放置音圈马达的浮动式承载座33,旋转件32用于带动承载轴31旋转使放置在浮动式承载座33内的音圈马达旋转至测试孔5的下方;
[0033]顶升组件4,顶升组件4设置在测试孔5的正下方,顶升组件4用于将承载轴31上的浮动式承载座33向上顶起至限位压料组件2的下端面,通过顶升组件4和限位压料组件2的配合对浮动式承载座33进行限位固定。
[0034]参考图1、图2和图3,可以理解的是,在承载轴31的两端上端面均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音圈马达测试用上料机构,包括测试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平台(1)上设置有:限位压料组件(2),所述限位压料组件(2)上设置有供测试激光穿过的测试孔(5);上料组件(3),所述上料组件(3)包括承载轴(31)和带动所述承载轴(31)旋转的旋转件(32),所述承载轴(31)的两端上端面均设置有用于放置音圈马达的浮动式承载座(33),所述旋转件(32)用于带动所述承载轴(31)旋转使放置在所述浮动式承载座(33)内的音圈马达旋转至所述测试孔(5)的下方;顶升组件(4),所述顶升组件(4)设置在所述测试孔(5)的正下方,所述顶升组件(4)用于将所述承载轴(31)上的所述浮动式承载座(33)向上顶起至所述限位压料组件(2)的下端面,通过所述顶升组件(4)和限位压料组件(2)的配合对所述浮动式承载座(33)进行限位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圈马达测试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压料组件(2)包括水平设置的上限位板(21)和竖直设置在所述上限位板(21)两端的限位立板(22),两个所述限位立板(22)分别位于所述旋转件(32)的两侧且其底端固定在所述测试平台(1)上,所述测试孔(5)设置在所述上限位板(2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圈马达测试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组件(4)包括竖直设置且位于所述测试孔(5)的正下方的顶升轴(41)和设置在所述测试平台(1)的下方且带动所述顶升轴(41)纵向移动的顶升驱动器(42),所述承载轴(31)与所述顶升轴(41)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供所述顶升轴(41)顶端滑动穿过的通孔。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少增兰兆康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极速代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