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轧机工作辊液压平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4366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1 0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轧机工作辊液压平衡装置,包括缸体、设于缸体内、用以维持轧辊正常形态的承压盖和活塞;其中,承压盖固定于缸体的第一内腔中且套于活塞的外周,缸体的第一内腔设有用以卡接承压盖的第一凹止口,承压盖的外周设有与第一凹止口配合的第一凸止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轧机工作辊液压平衡装置设计止口,实现缸体和承压盖的连接和配合,限制承压盖在缸体内的位移和振动,避免因工作辊振动或承压盖与活塞滑动摩擦引发承压盖处的螺栓剪切断裂,从而提高活塞和承压盖的使用寿命。

A Hydraulic Balancing Device for Working Roll of Rolling Mi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轧机工作辊液压平衡装置
本技术涉及轧钢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轧机工作辊液压平衡装置。
技术介绍
工作辊液压平衡装置是现代轧机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装置对于轧机设备工作辊与支撑辊贴合力度、工作辊抗弯扭辊型控制具有决定性的关键作用。然而液压平衡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暴露的故障问题较多,特别是冶金行业工作环境的恶劣,工作载荷和冲击强度大,导致现有平衡装置的活塞部分极易发生局部损坏,例如承压盖连接螺栓易断裂漏油、活塞和活塞杆出现密封挤压粉碎现象、活塞杆承压球头出现裂纹等问题。综上所述,如何避免活塞处局部损坏,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轧机工作辊液压平衡装置,其连接稳固、使用寿命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轧机工作辊液压平衡装置,包括缸体,设于所述缸体内、用以垂直作用于轧辊的活塞,和套设于所述活塞的外周且相对于所述缸体固定的承压盖,所述缸体的第一内腔设有用以卡接所述承压盖的第一凹止口,所述承压盖的外周设有与所述凹止口配合的第一凸止口。优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承压盖的第一内壁与所述活塞的第一外壁的接触面之间、用以实现二者接触面密封的多个密封件;所述第一内壁还设有多个用以容纳任一所述密封件的环形凹槽。优选地,所述密封件和所述环形凹槽的个数均为3个;靠近所述承压盖顶面的第一密封件为斯特封;靠近所述承压盖底面的第三密封件为A型密封圈;位于所述斯特封与所述A型密封圈之间的第二密封件为U型密封圈。优选地,所述第一外壁与所述第一内腔的接触面附着有第一热处理强化合金。优选地,所述第一内壁与所述第一外壁的接触面附着有第二热处理强化合金。优选地,所述第一热处理强化合金和所述第二热处理强化合金均为铜铝合金。优选地,所述第一内腔的侧壁还设有渗碳层,且所述渗碳层的厚度不小于1mm。优选地,还包括同轴固定于所述活塞的第二内腔上端部的球面承座,和一端与所述球面承座配合、另一端用以接触轧辊的球面杆;所述球面杆底部的台阶面具有向上凹陷的第一弧形端面,所述第二内腔用以卡接所述台阶面的弯折部具有向上隆起且与所述第一弧形端面配合的第二弧形端面。优选地,所述缸体用以连接油管的第三内腔设有第二凹止口,任一所述油管设有与所述第二凹止口配合的第二凸止口。优选地,全部所述油管与所述第三内腔接触的外壁上还设有环形密封槽;还包括置于所述环形密封槽内的O型密封圈。相对于上述
技术介绍
,本技术所提供的轧机工作辊液压平衡装置在原有的平衡装置上进行改进,设计止口实现缸体和承压盖的连接和配合,限制承压盖在缸体内的微小位移,避免因工作辊振动或承压盖与活塞滑动摩擦引起侧向剪切力,致使承压盖处的螺栓剪切断裂,提高活塞和承压盖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轧机工作辊液压平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缸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左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活塞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油管的结构实体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承压盖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图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轧机工作辊液压平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缸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左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活塞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油管的结构实体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承压盖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所提供的轧机工作辊液压平衡装置包括缸体1、设于缸体1内的承压盖3和活塞2;其中,承压盖3固定于缸体1的第一内腔11中且套于活塞2的外周,缸体1的第一内腔11设有用以卡接承压盖3的第一凹止口111,承压盖3的外周设有与第一凹止口111配合的第一凸止口33。本技术所提供的轧机工作辊液压平衡装置在原有的平衡装置上改变了缸体1与承压盖3的固定方式,通过止口实现缸体1和承压盖3的连接、定位,进一步限制承压盖3在缸体1内的窜动,避免因工作辊振动或承压盖3与活塞2滑动摩擦引起侧向剪切力,致使承压盖3处的螺栓剪切断裂。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提供的轧机工作辊液压平衡装置做更进一步的说明。请参考图2、图4和图7,由于活塞2位于缸体1内部的部分受油液的作用沿承压盖3上下移动,用以向工作辊施加压力,可见活塞2与承压盖3之间不仅要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同时还要实现对油液的密封,避免在活塞2反复移动的过程中泄漏油液。为此,在承压盖3的第一内壁和活塞2的第一外壁的接触面之间还设有多个密封件4。多个密封件4的型号可以相同,即在原有的单层密封圈的基础上增设第二层、第三层密封圈,在第一内壁上设置多个环形凹槽32,以便将多个密封圈分别固定于凹槽中,避免密封圈随活塞2的晃动而偏移。上述多个密封圈优选设置为三个不同的密封件4,其中靠近承压盖3顶面的第一密封件为斯特封41,置于第一环形凹槽321中,一般由一个橡胶O型圈及聚四氟乙烯圈组合而成,斯特封41的摩擦力低,沟槽结构简单,油液可穿过斯特封41与第一外壁之间的缝隙,对活塞2和承压盖3起到润滑作用;靠近承压盖3底面的第三密封件为A型密封圈43,置于第三环形凹槽323中,用以隔绝外界的灰尘,避免其进入第一内腔11;第二密封件位于第一密封件与第三密封件之间,置于第二环形凹槽322中,具体为U型密封圈42,U型密封圈42在压力上升时,其变形程度增加,径向尺寸增大,可保障活塞2与承压盖3之间的密封效果。考虑到活塞2沿承压盖3的移动过程,尤其当活塞2受到轧辊在咬钢、抛钢时产生的剧烈冲击时,活塞2与第一内腔11、承压盖3与第一内腔11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为此,可在第一外壁和第一内腔11的接触面设置热处理强化层,即在二者的接触面上均附着第一热处理强化合金21,以提高强度。同理,在第一内壁和第一外壁的接触面上也可设置第二热处理强化合金31。第一热处理强化合金21和第二热处理强化合金31一般采用相同的材质,例如均采用铜铝合金。显然,不同的材质也能实现强化目的。考虑到第一内腔11与活塞2之间的相对运动频繁、且与承压盖3连接处反复受到冲击,为此第一内腔11的侧壁设有渗碳层,即对第一内腔11进行渗碳处理,且保证渗碳层深度不小于1mm。由于活塞2作用于轧辊或者轴承座时,在不同工况下其受到的反作用力的方向不同,为了使活塞2适应多角度移动,以缓冲其所受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轧机工作辊液压平衡装置,包括缸体(1),设于所述缸体(1)内、用以垂直作用于轧辊的活塞(2),和套设于所述活塞(2)的外周且相对于所述缸体(1)固定的承压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的第一内腔(11)设有用以卡接所述承压盖(3)的第一凹止口(111),所述承压盖(3)的外周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止口(111)配合的第一凸止口(3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轧机工作辊液压平衡装置,包括缸体(1),设于所述缸体(1)内、用以垂直作用于轧辊的活塞(2),和套设于所述活塞(2)的外周且相对于所述缸体(1)固定的承压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的第一内腔(11)设有用以卡接所述承压盖(3)的第一凹止口(111),所述承压盖(3)的外周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止口(111)配合的第一凸止口(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机工作辊液压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承压盖(3)的第一内壁与所述活塞(2)的第一外壁的接触面之间、用以实现二者接触面密封的多个密封件(4);所述第一内壁还设有多个用以容纳任一所述密封件(4)的环形凹槽(3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轧机工作辊液压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4)和所述环形凹槽(32)的个数均为3个;靠近所述承压盖(3)顶面的第一密封件为斯特封(41);靠近所述承压盖(3)底面的第三密封件为A型密封圈(43);位于所述斯特封(41)与所述A型密封圈(43)之间的第二密封件为U型密封圈(4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轧机工作辊液压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壁与所述第一内腔的接触面附着有第一热处理强化合金(2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轧机工作辊液压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宣虎威惠泽洲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