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搅拌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4289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1 0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搅拌釜,包括釜体,釜体的底部直径小于靠近顶端的直径,所述釜体的顶端中部焊接有开口向下的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底部开口处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中间卡接有圆锥辊子轴承,且圆锥辊子轴承的中间转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圆周外壁靠近底端设置有螺旋板,所述釜体的顶端靠近固定箱的一侧焊接有两根开口相对且竖直分布的槽钢滑轨,且两个槽钢滑轨内滑动连接有同一个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顶端固定有传动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了转动时带动搅拌叶片高速旋转带来的危害和对内部搅拌物质的伤害,在低速下亦能对内部物质进行高质量的搅拌;当螺旋板逆向旋转的时候即可将内部的物料进行排出。

A Multifunctional Stirring Vess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搅拌釜
本技术涉及反应釜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搅拌釜。
技术介绍
在化工生产作业中,经常会对化工原料进行搅拌混合,最常见的化工产品用搅拌釜是一直带有搅拌的容器或装置,经常用于化工生产中物料的搅拌混合。普通的搅拌釜通常为单搅拌轴上安装有数组平面桨叶通过电机带动进行搅拌,釜体内壁通常为光滑内壁,往往会造成靠近釜体内壁的物料混合不均匀的情况出现,由于电机起始速度就较快,但物料因分层置于釜内,各层原料的粘稠度不同,往往会造成搅拌轴转动受阻,让电机受的负载较大往往会烧坏电机,并且现有的搅拌釜大多出料不够干净,内部残存较多,不便于清理等诸多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多功能搅拌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搅拌釜,包括釜体,釜体的底部直径小于靠近顶端的直径,所述釜体的顶端中部焊接有开口向下的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底部开口处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中间卡接有圆锥辊子轴承,且圆锥辊子轴承的中间转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圆周外壁靠近底端设置有螺旋板,所述釜体的顶端靠近固定箱的一侧焊接有两根开口相对且竖直分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搅拌釜,包括釜体(15),其特征在于,釜体(15)的底部直径小于靠近顶端的直径,所述釜体(15)的顶端中部焊接有开口向下的固定箱(13),所述固定箱(13)的底部开口处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板(12),所述固定板(12)中间卡接有圆锥辊子轴承,且圆锥辊子轴承的中间转动连接有传动杆(14),所述传动杆(14)的圆周外壁靠近底端设置有螺旋板(17),所述釜体(15)的顶端靠近固定箱(13)的一侧焊接有两根开口相对且竖直分布的槽钢滑轨(6),且两个槽钢滑轨(6)内滑动连接有同一个伺服电机(7),所述伺服电机(7)的输出轴顶端固定有传动轴(19),且传动轴(19)的圆周外壁分别固定有第一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搅拌釜,包括釜体(15),其特征在于,釜体(15)的底部直径小于靠近顶端的直径,所述釜体(15)的顶端中部焊接有开口向下的固定箱(13),所述固定箱(13)的底部开口处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板(12),所述固定板(12)中间卡接有圆锥辊子轴承,且圆锥辊子轴承的中间转动连接有传动杆(14),所述传动杆(14)的圆周外壁靠近底端设置有螺旋板(17),所述釜体(15)的顶端靠近固定箱(13)的一侧焊接有两根开口相对且竖直分布的槽钢滑轨(6),且两个槽钢滑轨(6)内滑动连接有同一个伺服电机(7),所述伺服电机(7)的输出轴顶端固定有传动轴(19),且传动轴(19)的圆周外壁分别固定有第一主动齿轮(8)和第二主动齿轮(9),所述第一主动齿轮(8)的直径小于第二主动齿轮(9)的直径,且传动杆(14)的圆周外壁靠近顶端分别固定有第一从动齿轮(11)和第二从动齿轮(10),所述釜体(15)的底部设置成锥形形状,且釜体(15)的底部焊接有外螺纹管(16),所述外螺纹管(16)的圆周外壁靠近底端螺接有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少剑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秀康威达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