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燃料运输容器填充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的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聚氨酯泡沫
,具体涉及新燃料运输容器填充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新燃料运输容器设计要求其具备减振、隔热和防火(阻燃)功能。容器每个部分均由不锈钢外壳、聚氨酯泡沫以及不锈钢内壳构成“三明治”结构。其中填充的聚氨酯泡沫是新燃料运输容器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对新燃料运输容器的整体缓冲和耐热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填充工艺将直接影响运输容器泡沫填充的有效性,并直接关系到新燃料运输容器的使用寿命。新燃料运输容器有6个部位需要填充聚氨酯泡沫材料,如图1所示。其中5号腔体位于圆盘封头内侧,6号腔体位于四方封头内侧,泡沫密度均为0.08g/cm3~0.12g/cm3;1号腔体位于容器一端外侧,4号腔体位于容器另一端外侧,泡沫密度均为0.29g/cm3~0.35g/cm3;2号腔体为容器上壳,3号腔体为容器下壳,泡沫密度均为0.14g/cm3~0.18g/cm3。图1为新燃料运输容器填充泡沫腔体示意图(容器全长约5.7米),其中1号、2号、3号、4号腔体为异形结构,尤其2号、3号腔体填充泡沫质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燃料运输容器填充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100份的聚醚多元醇,30份~80份的阻燃剂,0.4份~3.4份的发泡剂,1份~10份的催化剂,0.1份~2份的消泡剂混合均匀,加热至30℃~40℃,得到A料;将100份~200份的多异氰酸酯加热至40℃~50℃,得到B料;步骤二、用浇注机将步骤一中所述的A料和B料进行混合,将混合料浇注到自由发泡模具中,混合料反应后生成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步骤三、预设各腔体内的泡沫材料密度为ρ0,单位为g/c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燃料运输容器填充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100份的聚醚多元醇,30份~80份的阻燃剂,0.4份~3.4份的发泡剂,1份~10份的催化剂,0.1份~2份的消泡剂混合均匀,加热至30℃~40℃,得到A料;将100份~200份的多异氰酸酯加热至40℃~50℃,得到B料;步骤二、用浇注机将步骤一中所述的A料和B料进行混合,将混合料浇注到自由发泡模具中,混合料反应后生成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步骤三、预设各腔体内的泡沫材料密度为ρ0,单位为g/cm3,按照公式M=V0ρ0计算各腔体的浇注量M,其中V0为腔体的容积,单位为cm3;对于ρ0为0.29g/cm3~0.35g/cm3或0.14g/cm3~0.18g/cm3的腔体,用浇注机将步骤一中的A料和B料进行混合,然后将混合料浇注到腔体内,混合料反应后生成的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充满腔体,熟化2h~12h;当ρ0为0.29g/cm3~0.35g/cm3时,混合料的浇注速度为0.5kg/s~1.5kg/s;当ρ0为0.14g/cm3~0.18g/cm3时,混合料的浇注速度为0.5kg/s~5kg/s;对于ρ0为0.08g/cm3~0.12g/cm3的腔体,用浇注机将步骤一中的A料和B料进行混合,然后将混合料浇注到与腔体内部结构和尺寸相同的成型模具中,混合料反应后生成的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充满模具,熟化2h~12h后脱模,然后将脱模后的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装入腔体内;混合料浇注到成型模具的浇注速度为10g/s~50g/s。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燃料运输容器填充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聚醚多元醇为100份,阻燃剂为30份~60份,发泡剂为0.6份~2.4份,催化剂为1份~5份,消泡剂为0.3份~1份;多异氰酸酯为125份~19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燃料运输容器填充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的体积为反应前混合料体积的3倍~10倍。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超超,李娜,景益,顾国兴,李岗,刘晓强,徐雪莲,潘捷,沈勇坚,苏有学,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特种橡胶制品有限公司,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