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通道高效无堵塞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3285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离心式多通道叶轮水泵,适用于含固体悬浮物的污水排放。现有技术中的单通道叶轮水泵,其动平衡问题无法解决,造成机械振动、磨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两个以上通道对称分布,使运转时产生的离心力趋向平衡,从而减小机械振动和磨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简化了生产工艺,且使效率达到70%,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型高效水泵。(*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非变容性离心通道式叶轮水泵,特别是一种多通道式高效无堵塞泵。适用于含固体悬浮物的污水排放。目前用于污水排放的水泵多为离心式矩形叶轮水泵,其进、出口直径小,容易堵塞,且效率仅为50%左右。新近从西德里茨公司引进的单通道叶轮高效无堵塞潜污泵。该泵在转子体上开有一通道式叶轮,污水沿转子轴向进入叶轮,经旋转离心力作用,高压水体经通道沿转轴环向从出口喷出。这种通道式污水泵进出口通道面积大,不易堵塞,其效率可达70%,是一种较有发展前途的泵。但该泵的单通道叶轮在旋转时产生极大的离心力,从而导致整机的动不平衡,使转轴磨损严重,且对批量生产提出了较高的工艺要求。同时,为了扩大该泵的使用范围,还须将其改为卧式泵,这样一来,对泵的动不平衡问题提出了更高的工艺要求,经试验测定,这种卧式的单通道叶轮污水泵,存在着严重的振动、噪声、泄漏及叶轮磨损等问题,致使卧式通道叶轮污水泵无法进行批量生产。本技术针对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多通道叶轮水泵,以达到解决动不平衡、改进整机性能之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解决的将单一通道的叶轮改为两个以上通道的叶轮,通道呈对称分布,各通道为同一进口,污水进入各条通道后在离心力作用下高速从出口处喷出。由于两个以上通道同时载荷产生离心力,故可有效地保持其动平衡性,从而减小振动及叶轮磨损等问题。考虑到生产工艺及制造,通道以2~4个较为合适,这样既能符合排污要求,又可解决动平衡问题并提高效率。以下结合附图给出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双通道叶轮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双通道叶轮原理图。参照图1、图2,在叶轮1上对称开有两个等同的叶片2,叶片2顺轴向呈螺旋形,两通道4连向同一进口3,以圆柱体或圆锥体呈空间展开。工作时,高速旋转的叶轮,将通道内的污水高速抛向水泵出水口,由于两通道同时载荷,且对称分布,使整机保持动平衡,从而减小了振动及叶轮磨损,并可有效地防止泄漏。本技术叶轮的通道也可设计成3个、4个,绕主轴对称分布,几何尺寸相同。同时适合潜水式、卧式、立式水泵。本技术制造工艺简便,运转性能稳定,有效地克服了单通道叶轮因动不平衡造成的机械振动和磨损,并保持效率达70%,适合于批量生产,具有明显的实用价值。权利要求1.一种多通道叶轮式高效无堵塞泵,主要由通道式叶轮、主轴、壳体、支轴、进口、出口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道式叶轮为两个以上通道呈对称分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堵塞泵,其特征在于叶轮为2~4个通道。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离心式多通道叶轮水泵,适用于含固体悬浮物的污水排放。现有技术中的单通道叶轮水泵,其动平衡问题无法解决,造成机械振动、磨损。本技术采用两个以上通道对称分布,使运转时产生的离心力趋向平衡,从而减小机械振动和磨损。本技术简化了生产工艺,且使效率达到70%,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型高效水泵。文档编号F04D7/04GK2053686SQ8921543公开日1990年2月28日 申请日期1989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1989年8月18日专利技术者屠锦秀, 陈大庆 申请人:杭州水泵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通道叶轮式高效无堵塞泵,主要由通道式叶轮、主轴、壳体、支轴、进口、出口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道式叶轮为两个以上通道呈对称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屠锦秀陈大庆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水泵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