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甘草提取物在制备淡水鱼抗应激剂中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72995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31 17: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野甘草提取物在制备淡水鱼抗应激剂中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野甘草提取物作为淡水鱼抗应激剂能使淡水鱼抗养殖高密度、硫酸铜和敌百虫应激的能力提升,降低高密度养殖环境下淡水鱼的应激反应、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低养殖风险,增加养殖者的收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野甘草提取物在制备淡水鱼抗应激剂中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淡水鱼养殖
,尤其涉及一种野甘草提取物在制备淡水鱼抗应激剂中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养殖鱼类和地域的不同,鱼的适宜生长密度是不同的;并且在养殖过程中,环境的变化会导致鱼的适宜生长密度发生改变。一般情况下,养殖户很难根据这些变化对池塘内鱼苗的密度进行适当的调整;为了获得最大的养殖收益,养殖者会尽可能的提高池塘内鱼苗的密度。高密度集约化也是目前水产养殖的重要特征,然而高密度养殖意味着饲料投喂量的提高,从而导致水体中养殖废物增多,使水质变差。其具体表现为水中溶氧量降低,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超标。已有报道显示:这些因素会降低鱼对饲料的消化吸收,降低鱼的生长和免疫功能,提高鱼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另外,高密度养殖水体会滋生更多有害的虫类和菌类,需要使用大量的消毒剂和杀虫剂来进行杀灭,而这又会导致水中消毒剂和杀虫剂的超量使用。目前,淡水鱼养殖中最常用的消毒杀虫剂之一是硫酸铜和敌百虫。硫酸铜在鱼养殖中的使用浓度一般为0.5-1.0mg/L,已有研究证实,养殖水体使用硫酸铜能诱导鱼的氧化应激和降低鱼的摄食、消化吸收、生长和免疫功能,从而使鱼生长缓慢,发病率升高、甚至死亡。敌百虫是一种胆碱酯酶抑制剂。敌百虫中毒能导致动物肌肉机能紊乱,而失去平衡。已有报道显示,敌百虫也可诱导养殖鱼类发生氧化应激并对鱼的消化吸收、呼吸和免疫功能造成不利影响。在淡水鱼养殖过程中,消毒剂和杀虫剂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针对因敌百虫或硫酸铜的使用引起的鱼类应激反应,养殖者一般通过加水或者换水进行缓解,而加水或者换水会增加养殖成本,同时也会使得养殖工序更为繁杂,提高养殖负担;且在养殖过程中单纯的加水或者换水也只能缓解一时,并不能实际地解决问题。一般情况下,养殖户为了提高养殖效率,往往使鱼密度维持在较高的范围内;然而随着季节或者不同地域的环境变化,鱼的适宜养殖密度也会发生变化,鱼对这种变化的抵抗能力也会发生改变,从而导致鱼的应激反应,使养殖鱼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野甘草提取物在制备淡水鱼抗应激剂中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野甘草提取物作为淡水鱼抗应激剂能使鱼类抗养殖高密度、硫酸铜和敌百虫应激的能力提升,降低高密度养殖环境下鱼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野甘草提取物在制备淡水鱼抗应激剂中的应用。野甘草原产美洲热带,现已广布于全球热带。野甘草多生长于荒地、山坡和路旁,喜生于湿润环境,现已成为一般性农田和草坪杂草,获取方便,且成本低廉。现代药学研究结果显示,野甘草提取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其主要化学成分生物碱、黄酮和二萜等,具有清除体内外活性氧(ROS)和降低氧化应激的功能。经本方案研究发现,野甘草提取物能抑制淡水鱼养殖应激,尤其是对淡水鱼养殖过程中因养殖高密度、硫酸铜、敌百虫导致的应激有极好的抑制作用。在饲料中添加野甘草丙酮提取物可抑制养殖高密度应激导致的鱼增重、摄食量和饲料效率下降,可抑制硫酸铜应激导致的鱼摄食量下降,可抑制敌百虫应激导致的鱼体侧翻,提升了鱼类的生长速度,降低了鱼类的发病率,降低了养殖者的损耗,增加了养殖者的收入。进一步地,所述抗应激剂为抗高密度、抗硫酸铜、抗敌百虫应激中的至少一种。抗高密度应激是指抗高密度养殖应激。用鲫鱼试验发现,养殖密度为0.48尾鱼/L水时,鱼的增重、摄食量和饲料效率最高,随着密度的提高,鱼的增重、摄食量和饲料效率逐渐降低;当鱼的密度增至0.97尾/L水时,鱼增重、摄食量和饲料效率下降到最低水平;进一步提高鱼密度达1.13尾/L水时,鱼出现死亡。产生最大密度应激而不引起鱼死亡的养殖密度为0.97尾/L水。野甘草提取物抗高密度应激是指在养殖密度为0.97尾鱼/L水时,野甘草提取物能够抑制由于养殖密度提高导致的鱼增重、摄食量和饲料效率的下降。具体地,将所述野甘草提取物添加到鱼饲料中,对淡水鱼进行投喂。所述野甘草提取物在鱼饲料中的含量为3.77–6.0g/kg。当野甘草提取物在饲料中的含量低于3.77g/kg时,其对淡水鱼养殖应激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不是最佳,而野甘草提取物在饲料中的含量在3.77-6.0g/kg时,其对淡水鱼应激具有最佳的抑制作用,且不会对鱼类生长产生副作用。所述野甘草提取物在饲料中的含量为4.07g/kg、4.43g/kg、3.77g/kg中的任意一种。当野甘草提取物在饲料中的含量为3.77g/kg时,其对淡水鱼因敌百虫的使用而产生的应激具有最好的抑制效果,且用量最低;当野甘草提取物在饲料中的含量为4.07g/kg时,其对淡水鱼因养殖高密度而产生的应激具有最好的抑制效果,且同时也会对敌百虫应激表现出最佳的抑制效果,且用量最低;当野甘草提取物在饲料中的含量为4.43g/kg,其对淡水鱼因硫酸铜的使用而产生的应激具有最好的抑制效果,同时还会对养殖高密度应激、敌百虫应激表现出最佳的抑制效果,且用量最低。进一步地,所述野甘草提取物与饲料混合的方法如下:在饲料制备时,根据饲料配方计算出单位质量鱼饲料所需油脂的质量,将野甘草提取物均匀溶解在该油脂中,得到混合液,再将混合液混入制备饲料的其他原料中,进行饲料的制备。油脂可以是鱼油、大豆油、玉米油、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构成的混合物。野甘草提取物不易溶解,如果直接将其与制备饲料的原料混合,其容易以团状或块状等形式分布在饲料中,与其他原料无法充分混合,使得最终制得的饲料中原料分布不均匀,无法控制单位质量饲料中野甘草提取物的含量,从而无法达到抗应激的稳定效果。而本申请中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将野甘草提取物添加到饲料中的方法,即将野甘草提取物先溶解在油脂中,形成均匀的混合液,然后再将混合液与其他制备饲料的原料混合均匀进行饲料制备即可。在这一制备方法中,通过将油脂作为野甘草提取物与饲料原料混合的媒介,使得野甘草提取物能均匀分布在饲料中,保证了单位质量饲料中的有效野甘草提取物含量,使投喂该饲料后的淡水鱼能稳定地抗应激。所述鱼饲料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鱼粉24-27份、豆粕31-33份、面粉35-39份、鱼油1-2份、葵花籽油1-2份、维生素添加剂0.5-1.5份、矿物添加剂0.5-1.5份;含粗蛋白32-35份、粗脂肪5-6.5份、磷0.8-1.5份;将野甘草提取物溶解在鱼油和/或葵花籽油中再与其它组分混合制备饲料。将所述野甘草提取物加入油脂中后,以超声波震荡30-50min,使其混合均匀。将野甘草提取物加入油脂中后,利用超声波震荡,使得野甘草提取物能更好地溶解,提升了制得的饲料中提取物含量的均匀性。所述野甘草提取物为野甘草丙酮提取物;也可以采用其他高极性溶剂进行提取获得,例如乙醇等。本专利技术采用丙酮进行提取,其对野甘草的提取效果较好。一种野甘草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A1、将野甘草干燥至恒重并粉碎得到野甘草粉末,其中,野甘草至少粉碎至过18目筛;A2、一次提取:将野甘草粉末与石油醚混合均匀,混合时按照600-800r/min的速度搅拌5-8h,然后对混合液进行过滤,弃去滤液,得到一次提取残渣。此步骤中按1g野甘草添加6-8ml石油醚的比例进行提取;A3、二次提取:将一次提取残渣与乙酸乙酯混合均匀,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野甘草提取物在制备淡水鱼抗应激剂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野甘草提取物在制备淡水鱼抗应激剂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应激剂为抗养殖高密度、抗硫酸铜、抗敌百虫应激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野甘草提取物加入鱼饲料中,对淡水鱼进行投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野甘草提取物在鱼饲料中的含量为3.77–6.0g/kg。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野甘草提取物在饲料中的含量为4.07g/kg、4.43g/kg、3.77g/kg中的任意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野甘草提取物与饲料混合的方法如下:在饲料制备时,根据饲料配方计算出单位质量鱼饲料所需油脂的质量,将野甘草提取物均匀溶解在该油脂中,得到混合液,再将混合液混入制备饲料的其他原料中,进行饲料的制备。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鱼饲料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鱼粉24-27份、豆粕31-33份、面粉35-39份、鱼油1-2份、葵花籽油1-2份、维生素添加剂0.5-1.5份、矿物添加剂0.5-1.5份;含粗蛋白32-35份、粗脂肪5-6.5份、磷0.8-1.5份;将野甘草提取物溶解在鱼油和/或葵花籽油中再与其它组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涛吴敏彭珮媛王均覃川杰贺扬李武谢碧文
申请(专利权)人:内江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