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力测试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2580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8 0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拉力测试仪,涉及物理测量工具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主体部和测力仪,所述测力仪上设置有用于夹紧测量物的上夹紧部,所述主体部上固定有用于夹紧测量物的下夹紧部,所述测力仪上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上夹紧部包括有插入第二凹槽内的插杆,所述固定块上开有连通第二凹槽的第一穿孔,插杆上开有对应于第一穿孔的第二穿孔,所述第一穿孔与所述第二穿孔通过穿设有横杆以实现插销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方便对夹紧部件进行更换的效果。

A Tension Tes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力测试仪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理测量工具的
,特别涉及一种拉力测试仪。
技术介绍
拉力测试仪主要用于胶带、橡胶、塑料、海/泡棉、防水材料、电线电缆、纺织物、网绳、无纺布等非金属材料及金属丝、金属箔、金属板材和金属棒的拉伸、压缩、弯曲、剥离、剪切、撕裂试验,实为协助业界提升品质的利器。目前,现有技术中申请公布号为CN107150505A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拉力测试仪,安装架内顶部设有拉力测试计,拉力测试计将被测物进行悬挂,安装架内底部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顶部中心设有升降杆,升降杆顶端设有连接架,连接架顶部设有固定装置。该专利通过控制电机顺逆转动来调节固定装置与拉力测试计的距离,以便于进行拉力测试。但是拉力测试计下端的夹紧处部件通常是通过螺栓固定在拉力测试计上,当需要对夹紧处的部件进行更换时或拆卸时,需要借助各种工具对部件进行拆卸,拆卸过程十分的麻烦,给测量人员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拉力测试仪,具有方便对夹紧部件进行更换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拉力测试仪,包括主体部和测力仪,所述测力仪上设置有用于夹紧测量物的上夹紧部,所述主体部上固定有用于夹紧测量物的下夹紧部,所述测力仪上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上夹紧部包括有插入第二凹槽内的插杆,所述固定块上开有连通第二凹槽的第一穿孔,插杆上开有对应于第一穿孔的第二穿孔,所述第一穿孔与所述第二穿孔通过穿设有横杆以实现插销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上夹紧部进行固定时,先将插杆从第二凹槽处插入至固定块内,再将横杆从第一穿孔内穿入并穿过插杆上的第二穿孔,横杆并能将插杆固定在固定块上;当需要对上夹紧部进行拆卸时,先托住上夹紧部,再将横杆从第一穿孔内抽出,上夹紧部便能从固定板内取出,取出过程十分的方便,不需要借助其他的工具,具有方便对夹紧部件进行拆卸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杆上设置有位于固定块两侧的第一插孔,两个所述第一插孔上均插入有用于限制横杆沿轴向方向移动的插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横杆穿设在第一穿孔内时,通过将插块分别插入两个第一插孔内,便限制了横杆的左右移动,使横杆更加稳定的固定在第一穿孔内,防止横杆从第一穿孔内滑出,具有能固定横杆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杆呈四棱柱状,所述第一穿孔与所述横杆对应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四棱柱状的横杆能够与第一穿孔的侧壁贴合,从而防止横杆在第一穿孔内的转动,使横杆相对固定在第一穿孔内,在拉伸测量物时,横杆能够更加的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块包括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与所述插块的接触面均为平面;所述插块与固定块的侧壁贴合且均为平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条能将插杆限位在横杆上,防止插块从横杆上掉落,并且插块与固定块的侧壁贴合从而能够将插块更加稳定的固定在第一插孔内,防止插块转动。需要提及的是,两个插块之间的最短距离等于固定块的宽度,插块与固定块的侧壁贴合且均为平面,进一步加强横杆与固定块之间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杆呈矩形设置,所述第二凹槽对应于所述插杆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上夹紧部进行固定时,矩形的插杆能够稳定在第二凹槽内,从而避免了插杆的转动;将插杆插入第二凹槽内时,能够更加准确的将插杆插入到第二凹槽内,方便插杆的安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夹紧部还包括与插杆固定连接的导向柱、转动连接于导向柱的上限位块以及螺纹连接于上限位块的上螺纹杆;所述上限位块上设置有用于抵接导向柱的旋杆;所述下夹紧部包括固定连接在主体部上的下限位块以及螺纹连接于下限位块的下螺纹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测量物进行固定时,先将测量物两端分别放置在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上,再通过旋紧上螺纹杆和下螺纹杆将测量物压紧在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上;当测量物的形状为不规则形时,可通过转动上限位块的位置实现对不同形状测量物的测量工作,调整完毕后再旋紧旋杆将上限位块进行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柱包括有呈圆盘形的卡块,所述旋杆的一端与所述卡块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上限位块任意角度的转动,适用范围更广,并且在转动上限位块时,上限位块的转动能够更加的顺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杆朝向卡块一端设置有与卡块表面贴合的垫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垫块能够增大与卡块表面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大垫块与卡块之间的摩擦,当旋紧旋杆时,旋杆能够将卡块固定的更加牢固。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将上夹紧部进行固定时,先将插杆从第二凹槽处插入至固定块内,再将横杆从第一穿孔内穿入并穿过插杆上的第二穿孔,通过将插块分别插入两个第一插孔内,便限制了横杆的左右移动;当需要对上夹紧部进行拆卸时,先托住上夹紧部,取出插块再将横杆从第一穿孔内抽出,上夹紧部便能从固定块内取出,取出过程十分的方便,不需要借助其他的工具,具有方便对夹紧部件进行拆卸的效果;2.当测量物的形状为不规则形时,可通过转动上限位块的位置实现对不同形状测量物的测量工作,调整完毕后再旋紧旋杆将上限位块进行固定,满足不同的测量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凸显上夹紧部处的局部结构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凸显插杆和横杆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凸显垫块处的局部结构剖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凸显升降机构处的局部结构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1、主体部;2、上夹紧部;3、测力仪;4、固定块;5、第一插孔;6、横杆;7、插杆;8、插块;9、第一穿孔;10、第二凹槽;11、第二穿孔;12、限位条;13、上限位块;14、导向柱;15、下限位块;16、旋杆;17、卡块;18、下夹紧部;19、垫块;20、升降机构;22、上螺纹杆;23、固定架;24、固定板;25、滑槽;26、操作杆;27、下螺纹杆。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一种拉力测试仪,如图1所示,包括主体部1、测力仪3以及用于移动测力仪3的升降机构20,测力仪3上设置有用于夹紧测量物的上夹紧部2,主体部1上固定有用于夹紧测量物的下夹紧部18。先通过上夹紧部2和下夹紧部18对测量物进行夹紧,升降机构20带动测力仪3移动,直到测量物断裂,从而通过测力仪3读出该测量物可承受的最大拉力。如图1、图5所示,升降机构20包括有与主体部1连接的固定架23、固定板24和操作杆26。固定架23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主体部1上,固定架23的一端侧壁上开设有沿固定架23竖直方向的滑槽25,固定板24滑设在滑槽25内。固定板24的一端与测力仪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固定板24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操作杆26,操作杆26滑设在滑槽25上且从滑槽25穿出。在进行测量时,工作人员通过上下滑动操作杆26从而带动测力仪3上下运动,并且操作杆26位于固定架23的侧壁,方便工作人员对操作杆26进行操作。如图1、图2所示,测力仪3下方连接有固定块4,固定块4上开设有第二凹槽10。上夹紧部2包括有插入第二凹槽10内的插杆7,固定块4上开有连通第二凹槽10的第一穿孔9,插杆7上开有对应于第一穿孔9的第二穿孔11,第一穿孔9与第二穿孔11通过穿设有横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力测试仪,包括主体部(1)和测力仪(3),所述测力仪(3)上设置有用于夹紧测量物的上夹紧部(2),所述主体部(1)上固定有用于夹紧测量物的下夹紧部(18),其特征是:所述测力仪(3)上连接有固定块(4),所述固定块(4)上开设有第二凹槽(10);所述上夹紧部(2)包括有插入第二凹槽(10)内的插杆(7),所述固定块(4)上开有连通第二凹槽(10)的第一穿孔(9),插杆(7)上开有对应于第一穿孔(9)的第二穿孔(11),所述第一穿孔(9)与所述第二穿孔(11)通过穿设有横杆(6)以实现插销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力测试仪,包括主体部(1)和测力仪(3),所述测力仪(3)上设置有用于夹紧测量物的上夹紧部(2),所述主体部(1)上固定有用于夹紧测量物的下夹紧部(18),其特征是:所述测力仪(3)上连接有固定块(4),所述固定块(4)上开设有第二凹槽(10);所述上夹紧部(2)包括有插入第二凹槽(10)内的插杆(7),所述固定块(4)上开有连通第二凹槽(10)的第一穿孔(9),插杆(7)上开有对应于第一穿孔(9)的第二穿孔(11),所述第一穿孔(9)与所述第二穿孔(11)通过穿设有横杆(6)以实现插销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力测试仪,其特征是:所述横杆(6)上设置有位于固定块(4)两侧的第一插孔(5),两个所述第一插孔(5)上均插入有用于限制横杆(6)沿轴向方向移动的插块(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拉力测试仪,其特征是:所述横杆(6)呈四棱柱状,所述第一穿孔(9)与所述横杆(6)对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拉力测试仪,其特征是:所述插块(8)包括有限位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凯皓林慧英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东泰树脂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