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2325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2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婴儿车减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减震机构。其包括减震本体,减震本体包括圆柱形的减震柱,减震柱下端面的中部向下凹陷以形成一安装槽,安装槽的内壁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且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位于同一平面内,安装槽内设有一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下端设有一可在安装槽内上下滑动的圆筒形的安装块,安装块的外周设有分别与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相配合的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安装块内设有一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内套设有一连接柱,连接柱的中部设有一限位环,限位环的下端面设有一第三弹簧;连接柱的下部设有一安装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机构简单,实用性强,减震效果好。

A shock absor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机构
本技术涉及婴儿车减震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减震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婴儿车基本上成为了一种婴儿的必备工具。而现有婴儿车大多没有减震装置,导致婴儿车在路况的变换时晃动大,从而降低婴儿车乘坐的舒适感和安全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内容是提供一种减震机构,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某种或某些缺陷。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减震机构,其包括减震本体,减震本体包括圆柱形的减震柱,减震柱下端面的中部向下凹陷以形成一安装槽,安装槽的内壁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且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位于同一平面内,安装槽内设有一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下端设有一可在安装槽内上下滑动的圆筒形的安装块,安装块的外周设有分别与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相配合的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安装块内设有一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内套设有一连接柱,连接柱的中部设有一限位环,限位环的下端面设有一第三弹簧;连接柱的下部设有一安装座。本技术中,通过安装槽、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第一弹簧、安装块、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的设置,能够较佳的形成一减震组件,进而使得在使用过程,安装块移动的更加平稳和方便,与此同时第一弹簧在产生压缩,起到一个缓冲减震的作用;通过第二弹簧、连接柱和限位环的设置,能够较佳的使得在安装块受到压力向下移动时,第二弹簧会随之压缩,从而进一步提高减震效果,同时限位环能够防止第二弹簧产生不可逆的形变,提高使用寿命;通过第三弹簧和安装座的设置,能够使得减震效果再次提升,从而使得婴儿车在使用时更加的平稳和舒适。作为优选,安装座包括安装座本体,安装座本体包括安装部,安装部的上部设有一用于安装连接柱的凹槽,安装部的外周设有分别与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相配合的第三滑轨和第四滑轨,安装部的下端面设有一套接滑动部,且套接滑动部与安装部之间形成一与减震柱配合的环形滑动槽。本技术中,通过安装部、凹槽、第三滑轨、第四滑轨、套接滑动部2050和滑动槽的设置,能够较佳的形成一安装座,进而使得安装座在滑动过程中更加的平稳和方便,与此同时能够防止第三弹簧发生不可逆的形变,从而能够使得减震效果更佳。作为优选,安装槽的底壁处设有一限位块,且限位块位于第一弹簧内。从而防止第一弹簧因过度的挤压产生不可逆的形变,延长工作的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减震机构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安装座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应当理解的是,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进行解释而并非限定。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减震机构。其包括减震本体10,减震本体10包括圆柱形的减震柱1010,减震柱1010下端面的中部向下凹陷以形成一安装槽1020,安装槽1020的内壁设有第一滑槽1030和第二滑槽1040,且第一滑槽1030和第二滑槽1040位于同一平面内,安装槽1020内设有一第一弹簧1050,第一弹簧1050的下端设有一可在安装槽1020内上下滑动的圆筒形的安装块1060,安装块1060的外周设有分别与第一滑槽1030和第二滑槽1040相配合的第一滑轨1061和第二滑轨1062;安装块1060内设有一第二弹簧1063,第二弹簧1063内套设有一连接柱1064,连接柱1064的中部设有一限位环1065,限位环1065的下端面设有一第三弹簧1066;连接柱1064的下部设有一安装座20。本技术中,通过安装槽1020、第一滑槽1030、第二滑槽1040、第一弹簧1050、安装块1060、第一滑轨1061和第二滑轨1062的设置,能够较佳的形成一减震组件,进而使得在使用过程,安装块1060移动的更加平稳和方便,与此同时第一弹簧1050在产生压缩,起到一个缓冲减震的作用;通过第二弹簧1063、连接柱1064和限位环1065的设置,能够较佳的使得在安装块1060受到压力向下移动时,第二弹簧1063会随之压缩,从而进一步提高减震效果,同时限位环1065能够防止第二弹簧1063产生不可逆的形变,提高使用寿命;通过第三弹簧1066和安装座20的设置,能够使得减震效果再次提升,从而使得婴儿车在使用时更加的平稳和舒适。本实施例中,安装座20包括安装座本体2010,安装座本体2010包括安装部2020,安装部2020的上部设有一用于安装连接柱1064的凹槽2021,安装部2020的外周设有分别与第一滑槽1030和第二滑槽1040相配合的第三滑轨2030和第四滑轨2040,安装部2020的下端面设有一套接滑动部2050,且套接滑动部2050与安装部2020之间形成一与减震柱1010配合的环形滑动槽2060。本技术中,通过安装部2020、凹槽2021、第三滑轨2030、第四滑轨2040、套接滑动部2050和滑动槽2060的设置,能够较佳的形成一安装座20,进而使得安装座20在滑动过程中更加的平稳和方便,与此同时能够防止第三弹簧1066发生不可逆的形变,从而能够使得减震效果更佳。本实施例中,安装槽1020的底壁处设有一限位块1070,且限位块1070位于第一弹簧1050内。从而防止第一弹簧1050因过度的挤压产生不可逆的形变,延长工作的寿命。以上示意性的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震本体(10),减震本体(10)包括圆柱形的减震柱(1010),减震柱(1010)下端面的中部向下凹陷以形成一安装槽(1020),安装槽(1020)的内壁设有第一滑槽(1030)和第二滑槽(1040),且第一滑槽(1030)和第二滑槽(1040)位于同一平面内,安装槽(1020)内设有一第一弹簧(1050),第一弹簧(1050)的下端设有一可在安装槽(1020)内上下滑动的圆筒形的安装块(1060),安装块(1060)的外周设有分别与第一滑槽(1030)和第二滑槽(1040)相配合的第一滑轨(1061)和第二滑轨(1062);安装块(1060)内设有一第二弹簧(1063),第二弹簧(1063)内套设有一连接柱(1064),连接柱(1064)的中部设有一限位环(1065),限位环(1065)的下端面设有一第三弹簧(1066);连接柱(1064)的下部设有一安装座(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震本体(10),减震本体(10)包括圆柱形的减震柱(1010),减震柱(1010)下端面的中部向下凹陷以形成一安装槽(1020),安装槽(1020)的内壁设有第一滑槽(1030)和第二滑槽(1040),且第一滑槽(1030)和第二滑槽(1040)位于同一平面内,安装槽(1020)内设有一第一弹簧(1050),第一弹簧(1050)的下端设有一可在安装槽(1020)内上下滑动的圆筒形的安装块(1060),安装块(1060)的外周设有分别与第一滑槽(1030)和第二滑槽(1040)相配合的第一滑轨(1061)和第二滑轨(1062);安装块(1060)内设有一第二弹簧(1063),第二弹簧(1063)内套设有一连接柱(1064),连接柱(1064)的中部设有一限位环(1065),限位环(106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