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城市配套的植被缓冲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2177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配套的植被缓冲结构,包括缓冲结构、过滤网、河流基床、排水管、蓄水池、水泵及输水管,缓冲结构包括水平缓冲带、倾斜缓冲带、支撑带及储水层,水平缓冲带包括天然土壤层、复合土壤层、植物生长砖层及活性炭吸附层,倾斜缓冲带包括天然土壤层、复合土壤层、植物生长砖层及活性炭吸附层,水平缓冲带和倾斜缓冲带上铺设有若干绿色植被种植槽,绿色植被种植槽的顶部设有与其相配合的呈矩形的保护框,保护框的外侧设有两个挂钩和两个与挂钩相配合的挂环,支撑带设在水平缓冲带和倾斜缓冲带的下方,支撑带包括碎石过滤层和碎石基层,碎石过滤层设在碎石基层上方,储水层设在支撑带下方。

A Vegetation Buffer Structure for Sponge C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城市配套的植被缓冲结构
本技术涉及海绵城市缓冲结构
,具体为一种海绵城市配套的植被缓冲结构。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2017年3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统筹城市地上地下建设,再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启动消除城区重点易涝区段三年行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海绵城市”材料实质性应用,表现出优秀的渗水、抗压、耐磨、防滑以及环保美观多彩、舒适易维护和吸音减噪等特点,成了“会呼吸”的城镇景观路面,也有效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让城市路面不再发热。现有的用于海绵城市配套的植被缓冲结构,其河流基床由于没有设置过滤网,河流步行路段上的一些垃圾容易跟随缓冲带溢流的雨水水流直接落入到河中,造成河内杂物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绵城市配套的植被缓冲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绵城市配套的植被缓冲结构,包括缓冲结构、过滤网、河流基床、排水管、蓄水池、水泵以及输水管,所述缓冲结构包括水平缓冲带、倾斜缓冲带、支撑带以及储水层,所述水平缓冲带包括天然土壤层、复合土壤层、植物生长砖层以及活性炭吸附层,所述天然土壤层的下方设置有复合土壤层,所述复合土壤层的下方设置有植物生长砖层,所述植物生长砖层的下方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所述倾斜缓冲带包括天然土壤层、复合土壤层、植物生长砖层以及活性炭吸附层,所述天然土壤层的下方设置有复合土壤层,所述复合土壤层的下方设置有植物生长砖层,所述植物生长砖层的下方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所述天然土壤层上均种植有绿色植被,所述水平缓冲带和倾斜缓冲带上铺设有若干绿色植被种植槽,所述绿色植被种植槽的顶部设有与其相配合的呈矩形的保护框,所述保护框的外侧设有两个挂钩和两个与挂钩相配合的挂环,所述复合土壤层包括吸水树脂和有机土壤,所述有机土壤设置在吸水树脂上方,所述支撑带设置在水平缓冲带和倾斜缓冲带的下方,所述支撑带包括碎石过滤层和碎石基层,所述碎石过滤层设置在碎石基层上方,所述储水层设置在支撑带下方,所述缓冲结构的一侧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一侧设置有河流基床,所述储水层上远离过滤网的一侧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蓄水池的进水端相连,所述蓄水池内设置有水泵,所述蓄水池的出水端与输水管相连。进一步的,所述倾斜缓冲带的坡度为3%-5%。进一步的,所述碎石过滤层以砂石为基础填充碎石。进一步的,所述碎石基层只填充有碎石。进一步的,所述天然土壤层上绿色植被的种植率在90%以上。进一步的,所述两个挂钩分别设置在保护框的两个相邻侧壁上,两个挂环分别设置在保护框的另两个相邻侧壁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的天然土壤层能够提供绿色植被适宜的生存环境,可以选择净化去污能力突出的绿色植被,确保该结构的净化效果,绿色植被的种植使景观性更加的提高,可以有效地改善河流的水质,由于过滤网的设置,可以避免河流步行路段上的一些垃圾跟随缓冲带溢流的雨水水流直接落入到河中,造成河内杂物污染,因此,该结构的实用性极强,非常适合在市场上推广和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绿色植被种植槽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复合土壤层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中:1-过滤网;2-河流基床;3-排水管;4-蓄水池;5-水泵;6-输水管;7-储水层;8-天然土壤层;9-复合土壤层;10-植物生长砖层;11-活性炭吸附层;12-绿色植被;13-绿色植被种植槽;14-保护框;15-挂钩;16-挂环;17-吸水树脂;18-有机土壤;19-碎石过滤层;20-碎石基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海绵城市配套的植被缓冲结构,包括缓冲结构、过滤网1、河流基床2、排水管3、蓄水池4、水泵5以及输水管6,所述缓冲结构包括水平缓冲带、倾斜缓冲带、支撑带以及储水层7,所述水平缓冲带包括天然土壤层8、复合土壤层9、植物生长砖层10以及活性炭吸附层11,所述天然土壤层8的下方设置有复合土壤层9,所述复合土壤层9的下方设置有植物生长砖层10,所述植物生长砖层10的下方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11,所述倾斜缓冲带包括天然土壤层8、复合土壤层9、植物生长砖层10以及活性炭吸附层11,所述天然土壤层8的下方设置有复合土壤层9,所述复合土壤层9的下方设置有植物生长砖层10,所述植物生长砖层10的下方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11,所述天然土壤层8上均种植有绿色植被12,所述水平缓冲带和倾斜缓冲带上铺设有若干绿色植被种植槽13,所述绿色植被种植槽13的顶部设有与其相配合的呈矩形的保护框14,所述保护框14的外侧设有两个挂钩15和两个与挂钩15相配合的挂环16,所述复合土壤层9包括吸水树脂17和有机土壤18,所述有机土壤18设置在吸水树脂17上方,所述支撑带设置在水平缓冲带和倾斜缓冲带的下方,所述支撑带包括碎石过滤层19和碎石基层20,所述碎石过滤层19设置在碎石基层20上方,所述储水层7设置在支撑带下方,所述缓冲结构的一侧设置有过滤网1,所述过滤网1的一侧设置有河流基床2,所述储水层7上远离过滤网1的一侧设置有排水管3,所述排水管3与蓄水池4的进水端相连,所述蓄水池4内设置有水泵5,所述蓄水池4的出水端与输水管6相连。进一步的,所述倾斜缓冲带的坡度为3%-5%。进一步的,所述碎石过滤层19以砂石为基础填充碎石。进一步的,所述碎石基层20只填充有碎石。进一步的,所述天然土壤层8上绿色植被12的种植率在90%以上。进一步的,所述两个挂钩15分别设置在保护框14的两个相邻侧壁上,两个挂环16分别设置在保护框14的另两个相邻侧壁上。工作原理:使用时,天然土壤层8能够提供绿色植被12适宜的生存环境,可以选择净化去污能力突出的绿色植被12,确保该结构的净化效果,绿色植被12的种植使景观性更加的提高,可以有效地改善河流的水质,由于过滤网1的设置,可以避免河流步行路段上的一些垃圾跟随缓冲带溢流的雨水水流直接落入到河中,造成河内杂物污染,该结构中蓄水池4的设置,如果遇到洪涝时,储水层7可以储存大量的雨水,可以通过蓄水池4内的水泵5进行抽水,通过输水管6向市政管网进行输水,将雨水得到充分的利用,因此,该结构的实用性极强,非常适合在市场上推广和应用。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绵城市配套的植被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结构、过滤网(1)、河流基床(2)、排水管(3)、蓄水池(4)、水泵(5)以及输水管(6),所述缓冲结构包括水平缓冲带、倾斜缓冲带、支撑带以及储水层(7),所述水平缓冲带包括天然土壤层(8)、复合土壤层(9)、植物生长砖层(10)以及活性炭吸附层(11),所述天然土壤层(8)的下方设置有复合土壤层(9),所述复合土壤层(9)的下方设置有植物生长砖层(10),所述植物生长砖层(10)的下方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11),所述倾斜缓冲带包括天然土壤层(8)、复合土壤层(9)、植物生长砖层(10)以及活性炭吸附层(11),所述天然土壤层(8)的下方设置有复合土壤层(9),所述复合土壤层(9)的下方设置有植物生长砖层(10),所述植物生长砖层(10)的下方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11),所述天然土壤层(8)上均种植有绿色植被(12),所述水平缓冲带和倾斜缓冲带上铺设有若干绿色植被种植槽(13),所述绿色植被种植槽(13)的顶部设有与其相配合的呈矩形的保护框(14),所述保护框(14)的外侧设有两个挂钩(15)和两个与挂钩(15)相配合的挂环(16),所述复合土壤层(9)包括吸水树脂(17)和有机土壤(18),所述有机土壤(18)设置在吸水树脂(17)上方,所述支撑带设置在水平缓冲带和倾斜缓冲带的下方,所述支撑带包括碎石过滤层(19)和碎石基层(20),所述碎石过滤层(19)设置在碎石基层(20)上方,所述储水层(7)设置在支撑带下方,所述缓冲结构的一侧设置有过滤网(1),所述过滤网(1)的一侧设置有河流基床(2),所述储水层(7)上远离过滤网(1)的一侧设置有排水管(3),所述排水管(3)与蓄水池(4)的进水端相连,所述蓄水池(4)内设置有水泵(5),所述蓄水池(4)的出水端与输水管(6)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配套的植被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结构、过滤网(1)、河流基床(2)、排水管(3)、蓄水池(4)、水泵(5)以及输水管(6),所述缓冲结构包括水平缓冲带、倾斜缓冲带、支撑带以及储水层(7),所述水平缓冲带包括天然土壤层(8)、复合土壤层(9)、植物生长砖层(10)以及活性炭吸附层(11),所述天然土壤层(8)的下方设置有复合土壤层(9),所述复合土壤层(9)的下方设置有植物生长砖层(10),所述植物生长砖层(10)的下方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11),所述倾斜缓冲带包括天然土壤层(8)、复合土壤层(9)、植物生长砖层(10)以及活性炭吸附层(11),所述天然土壤层(8)的下方设置有复合土壤层(9),所述复合土壤层(9)的下方设置有植物生长砖层(10),所述植物生长砖层(10)的下方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11),所述天然土壤层(8)上均种植有绿色植被(12),所述水平缓冲带和倾斜缓冲带上铺设有若干绿色植被种植槽(13),所述绿色植被种植槽(13)的顶部设有与其相配合的呈矩形的保护框(14),所述保护框(14)的外侧设有两个挂钩(15)和两个与挂钩(15)相配合的挂环(16),所述复合土壤层(9)包括吸水树脂(17)和有机土壤(18),所述有机土壤(18)设置在吸水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彩红
申请(专利权)人:漳浦新时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