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植被调查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145989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1 0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动化植被调查仪,其特征是:支架包括水平的方框和竖直的四条支腿,四条支腿分别安置于方框的四角;两条导轨横向安置于支架的横向边框上;一条纵向导轨置于两条横向导轨的导轨滑块上;导轨两侧安置到位开关;步进电机分别安置于纵向导轨和横向导轨上;齿轮安置于纵向导轨及横向导轨上;步进电机连接齿轮;齿轮及导轨滑块通过齿轮皮带连接;摄像头置于纵向导轨的导轨滑块上;支架横杆上还安置控制器、太阳能板、温湿度传感器、雨滴传感器、GPS传感器;控制器分别连接步进电机、摄像头、温湿度传感器、雨滴传感器、GPS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连续定时按需自动观测、观测数据精度高频次高、经济高效、减少研究人员野外调查风险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机械与自动控制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自动化植被调查仪
技术介绍
植被调查是生态学研究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研究手段,植被盖度、高度、物种数是植被调查中必需的调查内容。然而,传统的植被调查主要依靠人工布置样方进行野外调查,这种方法要求专业研究人员进行实地调查,导致耗时、耗力、效率低下;而且在调查过程中会造成对样地的人为破坏,影响长期定点监测;尤为重要的是:植被盖度的调查主要靠调查人员的估算获得,这种估算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在高寒、干旱等自然条件恶劣、人迹罕至地区进行人工实地调查的话,势必会增加调查人员的研究风险,同时增加调查过程中差旅、用车等费用。为了克服人工植被调查过程中的这些不足,设计一种可以进行连续定点观测的自动化植被调查仪,尤其适用于高寒、干旱等自然条件恶劣、植被组成相对简单的区域。以期使野外植被调查达到连续定时观测(根据实验要求设定任意观测时间)、观测数据精确(图像分析)、经济高效(一次性安装设备、数据自动实时传输)、安全(减少研究人员野外调查风险)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传统人工观测方式的不足,根据科研需求,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植被调查仪,能实现在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自动化植被调查仪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化植被调查仪,包括控制器(1)、太阳能板(2)、温湿度传感器(3)、GPS传感器(4)、雨滴传感器(5)、支架(6)、横向导轨(7)、纵向导轨(8)、纵向导轨滑块(9)、摄像头(10)、纵向步进电机(11)、横向步进电机(12)、传动杆(13)、齿轮(14)、横向到位开关支架(15)、横向到位开关(16)、横向导轨滑块(17)、纵向到位开关支架(18)、纵向到位开关(19)、纵向传动齿轮支架(20)、纵向传动齿轮(21)、横向传动齿轮支架(22)、横向传动齿轮(23)、横向传动齿轮皮带(24)、纵向传动齿轮皮带(25)、支腿(26),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6)是由2个纵向边框和2个横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植被调查仪,包括控制器(1)、太阳能板(2)、温湿度传感器(3)、GPS传感器(4)、雨滴传感器(5)、支架(6)、横向导轨(7)、纵向导轨(8)、纵向导轨滑块(9)、摄像头(10)、纵向步进电机(11)、横向步进电机(12)、传动杆(13)、齿轮(14)、横向到位开关支架(15)、横向到位开关(16)、横向导轨滑块(17)、纵向到位开关支架(18)、纵向到位开关(19)、纵向传动齿轮支架(20)、纵向传动齿轮(21)、横向传动齿轮支架(22)、横向传动齿轮(23)、横向传动齿轮皮带(24)、纵向传动齿轮皮带(25)、支腿(26),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6)是由2个纵向边框和2个横向边框构成的水平方框,其四角安置支腿(26);所述纵向边框的一侧设有控制器(1)、太阳能板(2)、温湿度传感器(3)、GPS传感器(4)和雨滴传感器(5),另一个纵向边框上设有传动杆(13);所述2个横向边框上设有2个横向导轨(7);横向导轨(7)上设有横向导轨滑块(17);2个横向导轨滑块(17)之间设有纵向导轨(8);所述纵向导轨(8)的两端设有纵向传动齿轮支架(20)和纵向到位开关支架(18);纵向传动齿轮支架(20)上安装纵向传动齿轮(21);纵向到位开关支架(18)上设有纵向到位开关(19);2个纵向传动齿轮(21)之间通过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克庭王少昆张阳赵学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