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楼宇雨污分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67987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楼宇雨污分流系统,涉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雨量传感器、楼宇智能雨污分流子系统、云端数据接收子系统,楼宇智能雨污分流子系统包括主控柜、数传电台、接收终端、终端柜、楼宇智能雨污分流器;楼宇智能雨污分流器包括雨水流入接口、雨水排出接口、污水排出接口、电动阀;云端数据接收子系统包括主控柜、远程通讯模块、云服务端、电脑端、手机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无线传输技术使手机端和电脑端能够控制污水电动阀的开关,能够同步关注到现场运行的监控状态,从而实现物联网智能化控制效果,有效解决了现有的住宅小区地势复杂不便于电缆敷设的问题,方便社区进行维护。

Building Rain and Sewage Distribution System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物联网的楼宇雨污分流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保护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楼宇雨污分流系统。
技术介绍
污水雨水分流应当分合流制和分流制,合流制分为直接合流制和截流式合流制两种。目前直接合流制广泛应用的到城镇街道,直接合流制是将雨水和污废水直接用同一套排水管网排放到河流,特点是投资省、污染大、无污水厂,适用范围特点是小污染、大水体、建设初期;采用雨污合流式排水体制是我国目前一种投资相对较少,建造相对容易的较佳选择,阳台上的立管设计的初衷是用于排放雨水的,通常直接和雨水管道相连,但在日常生活中,不少居民将洗衣机直接安放在阳台的,更有甚至将阳台改造从而将厨房搬到阳台上的现象,如此就导致大量生活污水进入到阳台立管,进而直接排放至受纳水体,从而对受纳水体造成污染。综上所述,急需设计一套远程智慧化楼宇雨污分流系统,用来解决我国城区阳台立管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至受纳水体造成水体污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楼宇雨污分流系统,通过无线传输技术使手机端和电脑端能够控制污水电动阀的开关,能够同步关注到现场运行的监控状态,从而实现物联网智能化控制效果,解决了现有的住宅小区地势复杂、维护困难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楼宇雨污分流系统,包括雨量传感器、楼宇智能雨污分流子系统、云端数据接收子系统;所述楼宇智能雨污分流子系统包括主控柜、数传电台、接收终端、终端柜、楼宇智能雨污分流器;所述楼宇智能雨污分流器包括雨水流入接口、雨水排出接口、污水排出接口、电动阀;所述云端数据接收子系统包括主控柜、远程通讯模块、云服务端、电脑端、手机端;所述楼宇智能雨污分流子系统和云端数据接收子系统通讯连接。优选地,所述雨量传感器安装在主控柜一侧地面上,所述雨量传感器用于测量地面降雨量,将降雨量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传输给主控柜中的PLC,主控柜和PLC分别通过无线传输将信号传输给现场与云服务端。优选地,所述主控柜内加装无线通讯模块,通过无线通讯协议将数据传输给数传电台,数传电台再通过无线传输将数据传输给较远处的接收终端,所述终端柜接收到接收设备的信号通过柜内的中间继电器控制楼宇智能分流器中污水管管口电动阀的开关。优选地,所述PLC通过rs485通讯将数据传输给远程通讯模块,无线通讯模块通过无线传输将数据传输给云端服务器。优选地,所述雨水流入接口和雨水排出接口分别设置在楼宇智能雨污分流器两侧,且雨水排出接口位于楼宇智能雨污分流器一侧面底部;所述楼宇智能雨污分流器底部设置有一污水排出接口;所述污水排出接口上设置有电控阀。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无线传输技术使手机端和电脑端能够控制污水电动阀的开关,能够同步关注到现场运行的监控状态,从而实现物联网智能化控制效果,有效解决了现有的住宅小区地势复杂不便于电缆敷设的问题,方便社区进行维护。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楼宇雨污分流系统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楼宇雨污分流系统,包括雨量传感器1、楼宇智能雨污分流子系统、云端数据接收子系统,其特征在于:楼宇智能雨污分流子系统包括主控柜2、数传电台4、接收终端6、终端柜5、楼宇智能雨污分流器7;楼宇智能雨污分流器7包括雨水流入接口8、雨水排出接口9、污水排出接口10、电动阀11;云端数据接收子系统包括主控柜2、远程通讯模块14、云服务端15、电脑端12、手机端13;楼宇智能雨污分流子系统和云端数据接收子系统通讯连接。其中,雨量传感器1安装在主控柜2一侧地面上,雨量传感器1用于测量地面降雨量,将降雨量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传输给主控柜2中的PLC3,主控柜2和PLC3分别通过无线传输将信号传输给现场与云服务端15。其中,主控柜2内加装无线通讯模块,通过无线通讯协议将数据传输给数传电台4,数传电台4再通过无线传输将数据传输给较远处的接收终端6,终端柜5接收到接收设备的信号通过柜内的中间继电器控制楼宇智能分流器中污水管管口电动阀11的开关。其中,PLC3通过rs485通讯将数据传输给远程通讯模块14,无线通讯模块通过无线传输将数据传输给云端服务器。其中,雨水流入接口8和雨水排出接口9分别设置在楼宇智能雨污分流器7两侧,且雨水排出接口9位于楼宇智能雨污分流器7一侧面底部;楼宇智能雨污分流器7底部设置有一污水排出接口10;污水排出接口10上设置有电控阀11,方便智能对污水流向进行切换。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当雨量传感器1检测的有雨水落下时,雨量传感器1将降雨量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输出给主控柜2中的PLC3;主控柜2同通过无线传输信号传输给现场,而PLC3通过无线传输将信号传输给云服务器,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端和电脑端访问云服务器并可通过云服务器向主控柜2发送操作指令;由于主控柜2内加装有无线通讯模块,通过无线通讯协议将数据传输给数传电台4,数传电台4通过无线传输将数据传输给较远处的终端柜5内的接收终端6,终端柜5根据接收到的设备信号,通过柜内的继电器控制楼宇智能分流器中污水管管口电动阀11的开关情况,避免了生活污水流进雨水排出口,造成收纳水体污染,不利于环境的保护。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系统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各个单元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另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相应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以上公开的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专利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楼宇雨污分流系统,包括雨量传感器(1)、楼宇智能雨污分流子系统、云端数据接收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楼宇智能雨污分流子系统包括主控柜(2)、数传电台(4)、接收终端(6)、终端柜(5)、楼宇智能雨污分流器(7);所述楼宇智能雨污分流器(7)包括雨水流入接口(8)、雨水排出接口(9)、污水排出接口(10)、电动阀(11);所述云端数据接收子系统包括主控柜(2)、远程通讯模块(14)、云服务端(15)、电脑端(12)、手机端(13);所述楼宇智能雨污分流子系统和云端数据接收子系统通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楼宇雨污分流系统,包括雨量传感器(1)、楼宇智能雨污分流子系统、云端数据接收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楼宇智能雨污分流子系统包括主控柜(2)、数传电台(4)、接收终端(6)、终端柜(5)、楼宇智能雨污分流器(7);所述楼宇智能雨污分流器(7)包括雨水流入接口(8)、雨水排出接口(9)、污水排出接口(10)、电动阀(11);所述云端数据接收子系统包括主控柜(2)、远程通讯模块(14)、云服务端(15)、电脑端(12)、手机端(13);所述楼宇智能雨污分流子系统和云端数据接收子系统通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楼宇雨污分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量传感器(1)安装在主控柜(2)一侧地面上,所述雨量传感器(1)用于测量地面降雨量,将降雨量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传输给主控柜(2)中的PLC(3),主控柜(2)和PLC(3)分别通过无线传输将信号传输给现场与云服务端(15)。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成陈莲萍茅麟陈东东刘文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汉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