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轮开口装置的固定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20993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2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纺织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凸轮开口装置的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底部两侧的底脚,其特征在于,每个底脚下端两侧均设有侧板,侧板和底脚连为一体式结构且侧板底面与底脚底面平齐,侧板上沿长度方向上设有至少两个竖直贯穿侧板的固定螺孔,在固定螺孔内设有固定螺柱,在固定螺柱上端设有第一内六角孔,在两个固定螺孔的两侧以及两个固定螺孔之间均设有调位螺孔。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凸轮开口装置的固定机构的优点在于:1、设计合理,便于安装。2、调节范围更广,能提高安装精度。3、结构牢固,使用寿命长,稳定性好。

Fixed mechanism of cam open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凸轮开口装置的固定机构
本技术属于纺织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凸轮开口装置的固定机构。
技术介绍
凸轮开口装置是纺织企业较为常用的纺织设备之一。但是,现有凸轮开口装置对安装地的要求较高,需要平整的地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便于安装的凸轮开口装置的固定机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凸轮开口装置的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底部两侧的底脚,其特征在于,每个底脚下端两侧均设有侧板,所述的侧板和底脚连为一体式结构且侧板底面与底脚底面平齐,所述的侧板上沿长度方向上设有至少两个竖直贯穿侧板的固定螺孔,在固定螺孔内设有固定螺柱,在固定螺柱上端设有第一内六角孔,在两个固定螺孔的两侧以及两个固定螺孔之间均设有调位螺孔,在调位螺孔内设有调位螺钉,所述的调位螺钉上开设有轴向贯穿调位螺钉的二次调节螺孔,所述的二次调节螺孔内设有二次调节螺柱,在二次调节螺柱上端设有第二内六角孔,在二次调节螺柱下端设有顶头。在上述的凸轮开口装置的固定机构中,所述的顶头外端设有防滑纹,所述的顶头内端通过活动连接结构与二次调节螺柱下端相连。在上述的凸轮开口装置的固定机构中,所述的活动连接结构包括开设在顶头内端上的截面呈凸型的限位圆槽,所述的限位圆槽内设有与其相匹配能够周向转动的凸型限位块,所述的凸型限位块上端与二次调节螺柱下端相连。在上述的凸轮开口装置的固定机构中,所述的调位螺钉的螺距大于二次调节螺柱的螺距。在上述的凸轮开口装置的固定机构中,在每块侧板底部两侧均设有截面呈倒梯形的橡胶垫条。在上述的凸轮开口装置的固定机构中,所述的橡胶垫条内复合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金属颗粒,所述的金属颗粒与橡胶材料的体积比为1:1。在上述的凸轮开口装置的固定机构中,所述的橡胶垫条上端设有燕尾插接条,所述的燕尾插接条嵌设在底脚底部的燕尾槽内。在上述的凸轮开口装置的固定机构中,,所述的防滑纹为开设在顶头外端的若干防滑槽。在上述的凸轮开口装置的固定机构中,所述的机架上设有综框,所述的综框上方两侧分别设有铰接在机架上的第一提综臂和第二提综臂,所述的第一提综臂和第二提综臂分别通过竖杆连接件与综框相连,所述的第一提综臂和第二提综臂通过长连杆相连,所述的第二提综臂通过短连杆与驱动机构相连。在上述的凸轮开口装置的固定机构中,所述的机架和底脚由铸铁制成。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凸轮开口装置的固定机构的优点在于:1、设计合理,便于安装。2、调节范围更广,能提高安装精度。3、结构牢固,使用寿命长,稳定性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底脚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固定螺栓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调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机架1、底脚2、侧板3、固定螺孔31、固定螺柱311、第一内六角孔312、调位螺孔32、调位螺钉321、二次调节螺孔322、二次调节螺柱323、第二内六角孔324、顶头4、防滑纹41、活动连接结构5、限位圆槽51、凸型限位块52、橡胶垫条6、金属颗粒61、燕尾插接条62、燕尾槽63、防滑槽411、综框11、第一提综臂12、第二提综臂13、竖杆连接件14、长连杆15、短连杆16、驱动机构17、地面7。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本凸轮开口装置的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1底部两侧的底脚2,每个底脚2下端两侧均设有侧板3,侧板3和底脚2连为一体式结构且侧板3底面与底脚2底面平齐,侧板3上沿长度方向上设有至少两个竖直贯穿侧板3的固定螺孔31,在固定螺孔31内设有固定螺柱311,固定螺柱311下端用于固定在地面7的预留孔内,在固定螺柱311上端设有第一内六角孔312,在两个固定螺孔31的两侧以及两个固定螺孔31之间均设有调位螺孔32,在调位螺孔32内设有调位螺钉321,调位螺钉321上开设有轴向贯穿调位螺钉321的二次调节螺孔322,二次调节螺孔322内设有二次调节螺柱323,在二次调节螺柱323上端设有第二内六角孔324,在二次调节螺柱323下端设有顶头4。更具体的说,顶头4外端设有防滑纹41,顶头4内端通过活动连接结构5与二次调节螺柱323下端相连,活动连接结构5包括开设在顶头4内端上的截面呈凸型的限位圆槽51,限位圆槽51内设有与其相匹配能够周向转动的凸型限位块52,凸型限位块52上端与二次调节螺柱323下端相连。调位螺钉321的螺距大于二次调节螺柱323的螺距;在每块侧板3底部两侧均设有截面呈倒梯形的橡胶垫条6;橡胶垫条6内复合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金属颗粒61,金属颗粒61与橡胶材料的体积比为1:1;橡胶垫条6上端设有燕尾插接条62,燕尾插接条62嵌设在底脚2底部的燕尾槽63内,橡胶垫条6和燕尾插接条62一体成型且材料相同,在燕尾插接条62内也设有金属颗粒61。防滑纹41为开设在顶头4外端的若干防滑槽411;机架1上设有综框11,综框11上方两侧分别设有铰接在机架1上的第一提综臂12和第二提综臂13,第一提综臂12和第二提综臂13分别通过竖杆连接件14与综框11相连,第一提综臂12和第二提综臂13通过长连杆15相连,第二提综臂13通过短连杆16与驱动机构17相连;机架1和底脚2由铸铁制成。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机架1、底脚2、侧板3、固定螺孔31、固定螺柱311、第一内六角孔312、调位螺孔32、调位螺钉321、二次调节螺孔322、二次调节螺柱323、第二内六角孔324、顶头4、防滑纹41、活动连接结构5、限位圆槽51、凸型限位块52、橡胶垫条6、金属颗粒61、燕尾插接条62、燕尾槽63、防滑槽411、综框11、第一提综臂12、第二提综臂13、竖杆连接件14、长连杆15、短连杆16、驱动机构17、地面7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凸轮开口装置的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1)底部两侧的底脚(2),其特征在于,每个底脚(2)下端两侧均设有侧板(3),所述的侧板(3)和底脚(2)连为一体式结构且侧板(3)底面与底脚(2)底面平齐,所述的侧板(3)上沿长度方向上设有至少两个竖直贯穿侧板(3)的固定螺孔(31),在固定螺孔(31)内设有固定螺柱(311),在固定螺柱(311)上端设有第一内六角孔(312),在两个固定螺孔(31)的两侧以及两个固定螺孔(31)之间均设有调位螺孔(32),在调位螺孔(32)内设有调位螺钉(321),所述的调位螺钉(321)上开设有轴向贯穿调位螺钉(321)的二次调节螺孔(322),所述的二次调节螺孔(322)内设有二次调节螺柱(323),在二次调节螺柱(323)上端设有第二内六角孔(324),在二次调节螺柱(323)下端设有顶头(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凸轮开口装置的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1)底部两侧的底脚(2),其特征在于,每个底脚(2)下端两侧均设有侧板(3),所述的侧板(3)和底脚(2)连为一体式结构且侧板(3)底面与底脚(2)底面平齐,所述的侧板(3)上沿长度方向上设有至少两个竖直贯穿侧板(3)的固定螺孔(31),在固定螺孔(31)内设有固定螺柱(311),在固定螺柱(311)上端设有第一内六角孔(312),在两个固定螺孔(31)的两侧以及两个固定螺孔(31)之间均设有调位螺孔(32),在调位螺孔(32)内设有调位螺钉(321),所述的调位螺钉(321)上开设有轴向贯穿调位螺钉(321)的二次调节螺孔(322),所述的二次调节螺孔(322)内设有二次调节螺柱(323),在二次调节螺柱(323)上端设有第二内六角孔(324),在二次调节螺柱(323)下端设有顶头(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轮开口装置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头(4)外端设有防滑纹(41),所述的顶头(4)内端通过活动连接结构(5)与二次调节螺柱(323)下端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凸轮开口装置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连接结构(5)包括开设在顶头(4)内端上的截面呈凸型的限位圆槽(51),所述的限位圆槽(51)内设有与其相匹配能够周向转动的凸型限位块(52),所述的凸型限位块(52)上端与二次调节螺柱(323)下端相连。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建斌
申请(专利权)人:德清县德盛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