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断阀以及涂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0974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8:0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断阀,该通断阀包括:阀体,阀体具有阀腔;撞针,撞针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阀腔内部,撞针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部的电磁线圈;磁体,与撞针相对设置;其中,撞针包括电磁线圈,电磁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变化使磁体与撞针相互吸引或排斥、撞针沿着电磁线圈的轴向方向运动,以使得流体通道打开或关闭。本申请的通断阀能够改善流体的流量控制精度。

On-off valves and gluing devi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断阀以及涂胶装置
本申请涉及涂胶设备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通断阀以及涂胶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液体通断阀主要是采用启动控制的通断方式,另外也有采用电力控制的通断方式,这些通断方式在进行低粘度电解液注液时可以控制精度,但是对于粘度较大的液体或胶就很难控制,特别是涂胶工艺,会产生严重大头现象。通过采用回吸阀可以减少大头现象的产生,回吸阀是利用弹簧将内部顶针推出,对液体产生反向推力,使残留在管壁内的液体吸回。但是受限于弹簧制成能力有限,回吸量很难把控,在高精度流量控制时,流量一致性较差。涂胶领域还现有一种打点阀,打点阀具体包括两种:一种是利用气压和弹簧相互冲击产生对撞,将液体打出,但是可靠性差、且随着弹簧老化会造成精度损失;另一种是利用压电陶瓷等产生高频震动,从而将胶水、液体打出,精度高一致性好,但是成本高、且压电陶瓷的寿命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通断阀以及涂胶装置,能够改善流体的流量控制精度。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通断阀,包括:阀体,阀体具有阀腔;撞针,撞针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部的电磁线圈,撞针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阀腔内部;磁体,与撞针相对设置;其中,电磁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变化使磁体与撞针相互吸引或排斥、撞针沿着电磁线圈的轴向方向运动,以使得流体通道打开或关闭。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阀体具有设置在阀腔底面的流体出口以及设置在阀腔周壁上的流体入口,磁体与流体出口相对设置,撞针位于磁体与流体出口之间;其中,撞针的运动使得流体出口打开或关闭。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通断阀还包括设置在流体出口处的圆环形的底部垫片;当流体出口关闭时,垫片夹设在撞针与阀腔底面之间。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阀体具有设置在阀腔底面的流体出口以及设置在阀腔顶面的流体入口,流体出口位于磁体和撞针之间;其中,撞针的运动使得流体入口打开或关闭。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通断阀还包括设置在流体出口处的多个底部垫片,多个底部垫片为围绕流体出口间隔设置,以使得流体出口与阀腔连通。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通断阀还包括设置在流体入口处的圆环形的顶部垫片;当流体入口关闭时,顶部垫片夹设在撞针与阀腔顶面之间。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通断阀还包括导向部件,撞针在导向部件限定的通道内进行运动。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磁体为永磁体。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通断阀还包括电机,电机与电磁线圈连接并用于向电磁线圈提供电流。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涂胶装置,包括上述的通断阀。本申请提供的通断阀,通过具有电磁线圈的撞针控制流体通道的打开和关闭,相对于现有的气动阀和电动阀,可以有效改善流体的流量控制精度;通过提高电磁线圈中的电流,产生的电磁感应力会得到有效提升、提高撞针的运动速度,从而提高流体通道打开和关闭的速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通断阀的剖视图;图2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通断阀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3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通断阀的剖视图;图4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通断阀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结合图1和图3所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断阀(100,200),包括:阀体10、撞针20和磁体30;阀体10具有阀腔12;撞针20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阀腔12内部,撞针20包括壳体22和位于壳体22内部的电磁线圈24;磁体30与撞针20相对设置。其中,电磁线圈24中的电流方向变化使磁体30与撞针20相互吸引或排斥、撞针20沿着电磁线圈24的轴向方向运动,以使得流体通道打开或关闭。在此需要指出的是,以上的所述流体通道指的是:流体由进入阀腔12的流体入口流至流体排出阀腔12的流体出口的通道。其中,可以通过撞针20的运动打开或关闭阀腔12的流体入口来使得流体通道相应的打开或关闭,也可以通过撞针20的运动打开或关闭阀腔12的流体出口来使得流体通道相应的打开或关闭。通过转变电磁线圈24中的电流方向,撞针20中的电磁线圈24产生的磁极方向也会发生变化,磁体30的磁极方向是不变的,从而电磁线圈24会被磁体30的磁力力吸引或排斥,使撞针20沿着电磁线圈24的轴向方向运动。电磁线圈24中的电流方向以一定频率转变时,例如在电磁线圈24中通入交流电时,撞针20会根据相应频率沿着电磁线圈24的轴向方向发生往复运动,从而使得流体通道以相应频率打开和关闭,达到打点出液的效果。本申请的通断阀,通过具有电磁线圈24的撞针20控制流体通道的打开和关闭,相对于现有的气动阀和电动阀,可以有效改善流体的流量控制精度;尤其对于粘度较大的流体,诸如涂胶工艺中的胶体,可以有效改善流量控制精度;通过提高电磁线圈24中的电流,产生的电磁感应力会得到有效提升、提高撞针20的运动速度,从而提高流体通道打开和关闭的速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磁体30可采用永磁体。图1和图3示出了磁体30的N极位于S极上方的情形,在其他实施里中,N极和S极的位置可以互换。磁体30也可以是其他可以提供恒定磁场的器件。也就是,磁体30的磁极方向不发生变化,根据电磁线圈24的磁极方向变化,磁体30吸引或排斥撞针中的电磁线圈24。参考图1和图2,示出了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通断阀100。通断阀100包括:阀体10、撞针20和磁体30;阀体10具有阀腔12;撞针20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阀腔12内部,撞针20包括壳体22和位于壳体22内部的电磁线圈24;磁体30与撞针20相对设置。阀体10具有设置在阀腔底面的流体出口18以及设置在阀腔周壁上的流体入口16,磁体30与流体出口18相对设置,撞针20位于磁体30与流体出口18之间;其中,撞针20的运动使得流体出口18打开或关闭。在本实施例中,流体可由恒定压力(例如可由气压等驱动)从导液管14进入阀腔12内,也就是导液管14流体压力可选择恒压推送流体进入阀腔12内,使流体注满阀腔12。可以在信号注液、涂胶信号触发前,提前触发导液管14使流体注入阀腔12内。通断阀100进入工作状态后,电磁线圈24中的电流方向发生转变,使得撞针20中的电磁线圈24的磁极产生也随之转变。当撞针20受到磁体30吸引时,撞针20从阀腔底面脱离朝向磁体30的方向运动,流体出口18打开,即流体通道打开,流体由流体出口18流出,此时为出液(胶)状态。当撞针20受到磁体30排斥时,撞针20朝向流体出口18运动并最后覆盖流体出口18,流体出口18关闭,即流体通道关闭,停止出液(胶),此时为关闭状态。这样可以有效改善流量控制精度;并可通过提高电磁线圈24中的电流,提高流体通道打开和关闭的速度。在一个实施例中,通断阀100还包括设置在流体出口18处的圆环形的底部垫片40;当流体出口18关闭时,底部垫片40夹设在撞针20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断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具有阀腔;撞针,所述撞针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部的电磁线圈,所述撞针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阀腔内部;磁体,与所述撞针相对设置;其中,所述电磁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变化使所述磁体与所述撞针相互吸引或排斥、所述撞针沿着电磁线圈的轴向方向运动,以使得流体通道打开或关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断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具有阀腔;撞针,所述撞针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部的电磁线圈,所述撞针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阀腔内部;磁体,与所述撞针相对设置;其中,所述电磁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变化使所述磁体与所述撞针相互吸引或排斥、所述撞针沿着电磁线圈的轴向方向运动,以使得流体通道打开或关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断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具有设置在阀腔底面的流体出口以及设置在阀腔周壁上的流体入口,所述磁体与所述流体出口相对设置,所述撞针位于所述磁体与所述流体出口之间;其中,所述撞针的运动使得所述流体出口打开或关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断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流体出口处的圆环形的底部垫片;当所述流体出口关闭时,所述所述垫片夹设在所述撞针与所述阀腔底面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断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具有设置在阀腔底面的流体出口以及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杰何平郭培培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