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耐水解可聚合单活性中心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06234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7: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水解可聚合单活性中心氧化还原引发体系。该体系通过使用四价铈离子氧化丙烯酰胺产生自由基,从而引发N,N‑二甲基丙烯酰胺聚合。这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加入适量丙烯酰胺、N,N‑二甲基丙烯酰胺并充分混合,再加入适量硝酸铈铵的硝酸溶液,60℃下反应1.2‑7.5 h即得到N,N‑二甲基丙烯酰胺聚合物。所得N,N‑二甲基丙烯酰胺聚合物的分子量从约80万到约1500万。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较易制得高分子量的N,N‑二甲基丙烯酰胺聚合物,且操作工艺简易,所使用原料皆为易得廉价的市售品,环境污染较小。因此具有广阔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A Hydrolysis Resistant Polymerizable Single Active Center Redox Initi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水解可聚合单活性中心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本专利技术属于制备有机高分子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在水相中以四价铈离子氧化丙烯酰胺生成自由基,引发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Am)共聚、得到高分子量聚N,N-二甲基丙烯酰胺(PDMAAm)的方法。
技术介绍
自由基聚合中,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通过内层电子转移形成自由基活性种,从而引发乙烯基单体的聚合。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中的典型氧化剂有过氧化物、二芳酮、高氧化态过渡金属和超常价态过渡金属。过氧化物能形成具有引发能力的自由基,而高氧化态过渡金属盐类(如CuII等)和超常价态过渡金属盐类(如CuIII等)自身均不能形成自由基。(吴蓉,宋瑾,翟光群,等.可聚合的氧化还原引发体系[J].高分子通报,2011(5):39-50.)典型还原剂有过渡金属单质及其低氧化态盐(如Cu0或CuI等)、部分非金属低氧化态物质(如亚硫酸盐、硫代硫酸盐)和肼/胺类等。过渡金属单质及其低氧化态盐自身不能形成具有引发能力的自由基,而其余两类还原剂均可形成有引发能力的自由基。因此,过氧化物与胺类构成典型的双活性中心引发体系,即过氧与胺类分别形成一个自由基,各自引发单体聚合,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耐水解可聚合单活性中心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引发N,N‑二甲基丙烯酰胺聚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硝酸铈铵的硝酸溶液为氧化剂,氧化丙烯酰胺生成自由基,继而引发N,N‑二甲基丙烯酰胺的自由基聚合;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自由基聚合,加入水、丙烯酰胺和N,N‑二甲基丙烯酰胺并充分混合均匀后,通氩气20‑30 min;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自由基聚合,反应温度为60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自由基聚合,反应时间范围为1.2‑7.5 h。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涉及一种耐水解可聚合单活性中心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引发N,N-二甲基丙烯酰胺聚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硝酸铈铵的硝酸溶液为氧化剂,氧化丙烯酰胺生成自由基,继而引发N,N-二甲基丙烯酰胺的自由基聚合;本发明涉及的自由基聚合,加入水、丙烯酰胺和N,N-二甲基丙烯酰胺并充分混合均匀后,通氩气20-30min;本发明涉及的自由基聚合,反应温度为60℃;本发明涉及的自由基聚合,反应时间范围为1.2-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义文翟光群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