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辆的冷却剂盖防混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70394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6:54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冷却剂盖防混淆系统。在一个示例中,机动车辆包括被配置为与第一盖一起使用的第一冷却剂瓶和被配置为与第二盖一起使用的第二冷却剂瓶。所述第二冷却剂瓶被配置为防止所述第一盖附接到所述第二冷却剂瓶。还公开了一种方法。

Anti-confusion System of Coolant Cover for Motor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动车辆的冷却剂盖防混淆系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冷却剂盖防混淆系统。
技术介绍
减少汽车燃料消耗和排放的需要是熟知的。因此,正在开发减少对内燃发动机的依赖的车辆。电气化车辆是为此目的而开发的一种类型的车辆。通常,电气化车辆与传统的机动车辆不同,因为它们由一个或多个电池供电的电机选择性地驱动。相反,常规的机动车辆仅依靠内燃发动机来驱动车辆。电气化车辆,特别是混合动力车辆,提出了独特的热管理挑战。已知一些电气化车辆包括多个车辆冷却系统,所述多个车辆冷却系统通常使用流体来调节各种动力传动系统部件的温度。每个冷却系统是闭环系统,并且各个系统内的流体通常保持在不同的操作压力下。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方面的机动车辆尤其包括被配置为与第一盖配合使用的第一冷却剂瓶和被配置为与第二盖配合使用的第二冷却剂瓶。第二冷却剂瓶被配置为防止第一盖附接到第二冷却剂瓶。在前述机动车辆的另一非限制性实施例中,第一冷却剂瓶被配置为防止第二盖附接到第一冷却剂瓶。在任何前述机动车辆的另一非限制性实施例中,第一盖被额定为在与第二盖不同的压力下使用。在任何前述机动车辆的另一非限制性实施例中,第一盖被额定为在小于或等于约10psi的压力下使用,并且第二盖被额定为在大于或等于约20psi的压力下使用。在任何前述机动车辆的另一非限制性实施例中,第一冷却剂瓶具有带有外部和内部的颈部,第二冷却剂瓶具有带有外部和内部的颈部,并且第二冷却剂瓶的颈部的内部被配置为干涉第一瓶盖,从而防止第一瓶盖附接到第二冷却剂瓶。在任何前述机动车辆的另一非限制性实施例中,第一冷却剂瓶的颈部被配置为干涉第二瓶盖,从而防止第二瓶盖附接到第一冷却剂瓶。在任何前述机动车辆的另一非限制性实施例中,第一冷却剂瓶和第二冷却剂瓶的颈部的外部被配置为附接到共用工具。在任何前述机动车辆的另一非限制性实施例中,第一冷却剂瓶和第二冷却剂瓶的颈部的外部是带螺纹的。在任何前述机动车辆的另一非限制性实施例中,第一盖具有外凸缘和内凸缘,第二盖具有外凸缘和内凸缘,并且第二冷却剂瓶的颈部的内部被被配置为干涉第一盖的内凸缘,从而防止第一盖附接到第二冷却剂瓶。在任何前述机动车辆的另一非限制性实施例中,第二冷却剂瓶的颈部的内部的直径小于第一盖的内凸缘的直径。在任何前述机动车辆的另一非限制性实施例中,第一冷却剂瓶的颈部被配置为干涉第二盖的内凸缘,从而防止第二盖附接到第一冷却剂瓶。在任何前述机动车辆的另一非限制性实施例中,第一盖的外凸缘的内表面是无螺纹的,肋从内凸缘的外部突出,并且第一冷却剂瓶的颈部的内部包括被配置为接纳肋的凹口,从而将第一盖附接到第一冷却剂瓶。在任何前述机动车辆的另一非限制性实施例中,第二盖的外凸缘的内表面是带螺纹的并被配置为附接到第二冷却剂瓶的颈部的外部,从而将第二盖附接到第二冷却剂瓶。在任何前述机动车辆的另一非限制性实施例中,第一冷却剂瓶的颈部包括垫环,该垫环被配置为接触从第二盖的内凸缘突出的座,从而防止第二盖的螺纹与第一冷却剂瓶颈部的外部接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方面的方法尤其包括通过防止将第一盖附接到第二冷却剂瓶,来防止被配置为与第一冷却剂瓶一起使用的第一盖和被配置为与第二冷却剂瓶一起使用的第二盖混淆。在前述方法的另一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防止第二盖附接到第一冷却剂瓶。在任何前述方法的另一非限制性实施例中,第一盖被额定为在与第二盖不同的压力下使用。在任何前述方法的另一非限制性实施例中,第一盖被额定为在小于或等于约10psi的压力下使用,并且第二盖被额定为在大于或等于约20psi的压力下使用。在任何前述方法的另一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将第一盖附接到第一冷却剂瓶,并将第二盖附接到第二冷却剂瓶。在任何前述方法的另一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将共用工具附接到第一冷却剂瓶,通过所述共用工具用流体填充第一冷却剂瓶,将所述共用工具附接到第二冷却剂瓶,以及通过所述共用工具用流体填充第二冷却剂瓶。附图说明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电气化车辆的动力传动系统。图2是第一冷却剂瓶的一部分的横截面图,并且特别地示出了附接到第一冷却剂瓶的颈部的盖。图3是第二冷却剂瓶的一部分的横截面图,并且特别地示出了附接到第二冷却剂瓶的颈部的盖。图4是示出第二冷却剂瓶与被配置为与第一冷却剂瓶一起使用的盖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横截面图。图5是示出第一冷却剂瓶与被配置为与第二冷却剂瓶一起使用的盖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横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冷却剂盖防混淆系统。在一个示例中,机动车辆包括被配置为与第一盖一起使用的第一冷却剂瓶和被配置为与第二盖一起使用的第二冷却剂瓶。第二冷却剂瓶被配置为防止第一盖附接到第二冷却剂瓶。以这种方式,被额定为在相对较低压力下使用的盖不会无意地附接到被配置为用于相对高压的流体的冷却剂瓶。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用于电气化车辆12的动力传动系统10。尽管描述为混合动力电动车辆(HEV),但是应当理解,本文描述的概念不限于HEV并且可以扩展到其他电气化车辆,包括但不限于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车辆(PHEV)和电池电动车辆(BEV)。本公开还扩展到仅依赖于内燃发动机的传统机动车辆。在非限制实施例中,动力传动系统10为采用第一驱动系统和第二驱动系统的动力分配动力传动系统。第一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14和发电机18(即,第一电机)的组合。第二驱动系统包括至少马达22(即,第二电机)、发电机18和电池组24。在该示例中,第二驱动系统被认为是动力传动系统10的电驱动系统。第一驱动系统和第二驱动系统生成扭矩以驱动电气化车辆12的一组或多组车辆驱动轮28。尽管图1中描绘了动力分配配置,但是本公开扩展到任何混合动力或电动车辆,包括完全混合动力车辆、并联式混合动力车辆、串联式混合动力车辆、轻度混合动力车辆、微型混合动力车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以及电池电动车辆。本公开还扩展到不是电气化车辆的机动车辆,包括仅具有内燃发动机的机动车辆。发动机14(其在一个实施例中是内燃发动机)和发电机18可以通过动力传递单元30(诸如行星齿轮组)连接。当然,其他类型的动力传递单元(包括其他齿轮组和变速器)可以用于将发动机14连接到发电机18。在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动力传递单元30为行星齿轮组,该行星齿轮组包括环形齿轮32、中心齿轮34和齿轮架总成36。发电机18可以由发动机14通过动力传递单元30驱动,以将动能转换成电能。发电机18可以替代地用作马达以将电能转换成动能,从而将扭矩输出到轴38,轴38连接到动力传递单元30。因为发电机18可操作地连接到发动机14,所以发动机14的转速可以由发电机18控制。动力传递单元30的环形齿轮32可以连接到轴40,轴40通过第二动力传递单元44连接到车辆驱动轮28。第二动力传递单元44可以包括具有多个齿轮46的齿轮组。其他动力传递单元也可以是合适的。齿轮46将扭矩从发动机14传递到差速器48,以最终向车辆驱动轮28提供牵引力。差速器48可以包括多个齿轮,所述齿轮使得能够将扭矩传递到车辆驱动轮28。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动力传递单元44通过差速器48机械地联接到车桥50,以将扭矩分配到车辆驱动轮28。马达22还可以用于通过将扭矩输出到轴52来驱动车辆驱动轮28,轴52也连接到第二动力传递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动车辆,所述机动车辆包括:第一冷却剂瓶,所述第一冷却剂瓶被配置为与第一盖一起使用;以及第二冷却剂瓶,所述第二冷却剂瓶被配置为与第二盖一起使用,所述第二冷却剂瓶被配置为防止所述第一盖附接到所述第二冷却剂瓶。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1.19 US 15/874,9171.一种机动车辆,所述机动车辆包括:第一冷却剂瓶,所述第一冷却剂瓶被配置为与第一盖一起使用;以及第二冷却剂瓶,所述第二冷却剂瓶被配置为与第二盖一起使用,所述第二冷却剂瓶被配置为防止所述第一盖附接到所述第二冷却剂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辆,其中所述第一冷却剂瓶被配置为防止所述第二盖附接到所述第一冷却剂瓶。3.如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机动车辆,其中所述第一盖被额定为在与所述第二盖不同的压力下使用。4.如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机动车辆,其中所述第一盖被额定为在小于或等于约10psi的压力下使用,并且所述第二盖被额定为在大于或等于约20psi的压力下使用。5.如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机动车辆,其中:所述第一冷却剂瓶具有带有外部和内部的颈部,所述第二冷却剂瓶具有带有外部和内部的颈部,并且所述第二冷却剂瓶的所述颈部的所述内部被配置为干涉所述第一瓶盖,从而防止所述第一瓶盖附接到所述第二冷却剂瓶。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动车辆,其中所述第一冷却剂瓶的所述颈部被配置为干涉所述第二瓶盖,从而防止所述第二瓶盖附接到所述第一冷却剂瓶。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动车辆,其中所述第一冷却剂瓶和所述第二冷却剂瓶的所述颈部的所述外部被配置为附接到共用工具。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动车辆,其中:所述第一盖具有外凸缘和内凸缘,所述第二盖具有外凸缘和内凸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杰瑞米·理查德·伊克尔德肯尼士·J·杰克逊塞尔达·哈基·约纳克
申请(专利权)人: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