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植物群落性状功能配比的亚热带东部碳汇林构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碳汇林的营建方法,特别是一种基于植物群落性状功能配比的亚热带东部碳汇林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并将其固定于植被和土壤中,其具有良好的碳汇功能,通过森林固碳来减少大气中CO2的浓度是当前国际公认的控制气候变暖的有效途径。植物群落由不同生活型和功能型植物构成,在相同立地条件和经营措施下,其组成种的固碳能力是决定森林整体碳汇过程和大小的关键因素。因此,研究不同树种的固碳能力,筛选和培育高固碳能力树种,并研发高效碳汇林营建方法,对于提高造林质量,更好地发挥森林碳汇功能尤为重要。目前,亚热带东部碳汇林构建主要存在以下技术瓶颈:首先,当前亚热带东部碳汇林造林营林以传统林木栽植经验为参考,未从植物的生理生态机能角度判别固碳树种,进而界定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其配比;其次,在造林方式上,以人工植苗造林为主,多以阳性速生树种植配,幼林郁闭后林分竞争激烈,阳性物种大量入侵,林内灌草茂密、光照不足、通风较差,从而导致幼林林木死亡率高、生长缓慢、更新困难,常出现早衰、低质、低效的状况,使营建的“碳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植物群落性状功能配比的亚热带东部碳汇林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以亚热带东部不同地形的自然森林为对象,调查各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物种优势度和每木胸径与生长高度,计算各植物群落的物种优势度以及地上碳储量,并测定各植物群落的地形特征,以及每个物种与固碳能力密切相关的功能性状;步骤二,以植物群落各物种的优势度为权重,利用各物种的固碳功能性状值计算群落水平上的功能性状组成,且各功能性状单独计算,再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建立植物群落功能性状组成与地上碳储量的回归关系,并分析其随地形的变化特征;步骤三,根据步骤二中植物群落功能性状组成与碳汇功能的回归方程,筛选具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植物群落性状功能配比的亚热带东部碳汇林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以亚热带东部不同地形的自然森林为对象,调查各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物种优势度和每木胸径与生长高度,计算各植物群落的物种优势度以及地上碳储量,并测定各植物群落的地形特征,以及每个物种与固碳能力密切相关的功能性状;步骤二,以植物群落各物种的优势度为权重,利用各物种的固碳功能性状值计算群落水平上的功能性状组成,且各功能性状单独计算,再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建立植物群落功能性状组成与地上碳储量的回归关系,并分析其随地形的变化特征;步骤三,根据步骤二中植物群落功能性状组成与碳汇功能的回归方程,筛选具有较高碳汇功能的植物群落类型,并以该类型植物群落为对象,按照其功能性状组成的权重大小排序,挑选其中对植物群落碳汇功能贡献率达到20%以上的物种,筛选出具有优良碳汇功能的固碳物种;步骤四,根据步骤二中植物群落功能性状组成和地上碳储量关系在不同地形上的变化特征,结合步骤三挑选的固碳植物物种库,进一步优化筛选适应不同立地条件的最佳物种清单;同时,结合步骤三中挑选的较高碳汇功能的植物群落类型,依据植物群落功能性状组成中各物种的权重比例,确定目标碳汇植物群落的物种数量配比关系;步骤五,综合考虑功能种类组成,数量配置、植配密度以及种植方法,最终形成不同立地高效碳汇林的造林或林分改造方案;步骤六,对营造成型的高效碳汇林进行幼林抚育、透光伐、间伐抚育和功能优势木培育管理措施,达到稳定高效固碳林营建的目的;其中,步骤一中所述植物群落的地上碳储量是根据各样地所有木本植物地上总生物量折算,根据国际通用原则,地上碳储量是总生物量的一半;总生物量的计算按树木大小区别对待,其中,胸径大于5cm植物的地上生物量依据植物异速生长方程,见公式(1);胸径小于5cm植物的地上生物量依据异速生长方程(2);AGB=0.0673×(ρ×DBH2×H)0.976(1)AGB=1.34×exp{-5.40+1.65×ln(D)+0.885×ln(H)+3.31×ρ}(2)上述中AGB为地上生物量,DHB为树木胸径,ρ为干材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阎恩荣,李修鹏,田文斌,杨同辉,王良衍,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