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地形和植物群落空间结构测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66841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地形和植物群落空间结构测定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选取样方地,划分亚样方;2)准备仪器;(3)测定样方地,并延伸测量喀斯特地区独有的石沟、石缝、石槽和石洞等微地形以及山脊、山谷等特征地形;4)对胸径≥1cm的林木进行空间坐标测定;5)计算两林木间距离;6)判定植物群落的空间分布特征;7)判定植物群落的优势度;8)判定植物群落的混交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考虑了石漠化地区地表崎岖破碎与植物群落空间结构的关系,利用定位仪不仅仅只是测定样地基点,重要的是加入延伸点反应石漠化地区生境地形的真实情况,最后用林木定位点进行补充,这样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高度异质性的石漠化地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地形和植物群落空间结构测定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地形和植物群落空间结构测定方法,属于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

技术介绍
喀斯特地区由于受强烈的地质运动、高温多雨且时空分布不均、碳酸盐岩溶蚀性强、成土速率慢以及地上地下二元结构等共同影响,使喀斯特地区具有高度空间异质性,生长在该地区的植物具有石生性、嗜钙性和耐旱性等特点。石漠化是上述自然因素加之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基岩裸露以及土地生产力丧失,最终发生类似于荒漠化的结果(图1)。近些年,对于石漠化问题越发受到国家以及各级部门的重视,通过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土地整理、人工林建设以及天然林保护等措施在各地建立石漠化治理模式,并且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总体来看植被恢复效果并不显著。主要问题在于:1)为治理石漠化的人工重建植物群落物种结构单一,导致群落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差;2)依靠自然封育恢复的次生植被具有速率慢、绝对生长量小,种间、个体间生长过程差异较大以及生物多样性较低。3)植物生长的生境地表破碎且高低起伏,山脊、山谷等地形夹杂着土面、石沟、石缝、石槽、石洞等小生境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地形和植物群落空间结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定位仪GPS‑RTK的基准站与发射天线连接,设置参数后并建立蓝牙连接;步骤2、将选取的样方地利用定位仪GPS‑RTK划分纵向和横向距离均为5m的等分线;步骤3、然后通过定位仪GPS‑RTK手持移动站测定基点相对坐标(x,y)和高程测量(z),测定纵向和横向等分线交叉点的定位坐标,查看终端点的误差是否合理,误差小于0.01m的坐标值予以保存;步骤4、在样方地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微地形和小生境地形作为延伸测量点。如:较小尺度的微地形石沟,沿着石沟的走向,设立纵向和横向距离间隔为1m的点,设立的点能够覆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地形和植物群落空间结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定位仪GPS-RTK的基准站与发射天线连接,设置参数后并建立蓝牙连接;步骤2、将选取的样方地利用定位仪GPS-RTK划分纵向和横向距离均为5m的等分线;步骤3、然后通过定位仪GPS-RTK手持移动站测定基点相对坐标(x,y)和高程测量(z),测定纵向和横向等分线交叉点的定位坐标,查看终端点的误差是否合理,误差小于0.01m的坐标值予以保存;步骤4、在样方地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微地形和小生境地形作为延伸测量点。如:较小尺度的微地形石沟,沿着石沟的走向,设立纵向和横向距离间隔为1m的点,设立的点能够覆盖石沟的面积,然后进行定位测量;步骤5、测定样方地中胸径>1cm林木的空间分布,林木的高程作为样地地形的补充点;步骤6、将样方地中所有测定的林木个体与相邻林木个体连线,利用已测定林木的坐标,依据距离公式计算样地林木个体与相邻林木之间的距离,(x1,y1)和(x2,y2)表示两个坐标点距离;步骤7、计算和判定植物群落空间结构:(1)分布格局指数D:在样地中随机选择一个林木个体,获取参照个体的最近4株林木,通过分布格局指数D公式计算:式中:Di表示以i为参照树基于4株最近相邻木结构单元的分布指数;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仕豪熊康宁张俞闵小莹赖佳丽马学威季传泽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