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长转换部件的制造方法、波长转换部件和发光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169350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6: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够制造具有高的光取出效率的波长转换部件、能够抑制材料损失的波长转换部件的制造方法、由此得到的波长转换部件和波长转换设备。通过使波长转换部件的原材料10裂开制造多个波长转换部件的方法,特征在于,包括:准备具有彼此相反的第一主面11和第二主面12的原材料10的工序;在第一主面11形成分割槽13的工序;在形成有分割槽13的原材料10的第二主面12贴附支撑体20的工序;通过从支撑体20侧按压形成有分割槽13的区域,使原材料10沿分割槽13裂开,分割为多个波长转换部件的工序;通过使支撑体20膨胀,在支撑体20上的多个波长转换部件之间形成间隙的工序;和在形成间隙之后,将多个波长转换部件从支撑体20取下的工序。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wavelength conversion component, wavelength conversion component and light emit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波长转换部件的制造方法、波长转换部件和发光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波长转换部件的制造方法、波长转换部件和发光设备。
技术介绍
近年来,作为代替荧光灯、白炽灯的下一代光源,对于使用LED、LD的发光设备等的关注逐渐提高。作为这样的下一代光源的一例,公开了组合射出蓝色光的LED和吸收来自LED的光的一部分并转换为黄色光的波长转换部件的发光设备。该发光设备发出作为从LED射出且透过波长转换部件的蓝色光与从波长转换部件射出的黄色光的合成光的白色光。专利文献1中,作为波长转换部件的一例,提出了在玻璃基质中分散有荧光体粉末的波长转换部件。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将波长转换部件的原材料通过切割(dicing)进行分割,制造波长转换部件的方法。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5830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23877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在如专利文献2那样利用切割来分割时,存在在波长转换部件的表面产生碎屑,因此波长转换部件中的光取出效率降低的问题。另外,存在由于切割发生材料损失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制造具有高的光取出效率的波长转换部件、能够抑制材料损失的波长转换部件的制造方法、由此得到的波长转换部件和发光设备。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是通过使波长转换部件的原材料裂开制造多个波长转换部件的方法,该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准备具有彼此相反的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的原材料的工序;在第一主面形成分割槽的工序;在形成有分割槽的原材料的第二主面贴附支撑体的工序;通过从支撑体侧按压形成有分割槽的区域,使原材料沿分割槽裂开,分割为多个波长转换部件的工序;通过使支撑体膨胀,在支撑体上的多个波长转换部件之间形成间隙的工序;和在形成间隙之后,将多个波长转换部件从支撑体取下的工序。优选通过刻划而形成分割槽。优选通过从与原材料相反一侧按压支撑体,使支撑体膨胀。优选在支撑体的表面设置包含紫外线固化树脂的粘接层,在粘接层贴附第二主面。此时,优选对粘接层照射紫外线使粘接性降低之后,将多个波长转换部件从支撑体取下。优选使用具有刀片的按压部件,用刀片按压支撑体的与分割槽相对的部分,由此来使原材料裂开。优选原材料是在无机基质中分散荧光体颗粒而成的。此时,优选无机基质为玻璃。本专利技术的波长转换部件的特征在于,其是具有彼此相反的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的波长转换部件,在第一主面的周缘部形成有刻划线条。本专利技术的波长转换部件的特征在于,其是具有彼此相反的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的波长转换部件,第一主面的周缘部中的缺损部相对于周缘部整体为10%以下。优选波长转换部件是在无机基质中分散有荧光体颗粒的波长转换部件。本专利技术的波长转换部件的特征在于,其是具有彼此相反的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并且在无机基质中分散有荧光体颗粒的波长转换部件,在连接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的侧面,形成有包含荧光体颗粒的凸部。优选无机基质为玻璃。本专利技术的发光设备的特征在于,具有:本专利技术的波长转换部件;光源,其设置于波长转换部件的第二主面侧,用于对波长转换部件照射激发光;和反射部件,其设置于波长转换部件的连接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的侧面的周围。优选反射部件由含有白色颜料的树脂组合物形成。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能够制造具有高的光取出效率的波长转换部件,能够抑制材料损失。本专利技术的波长转换部件和发光设备具有高的光取出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形成有分割槽的原材料的俯视图。图2是将图1所示的分割槽放大表示的剖面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构成原材料的荧光体颗粒和无机基质的放大剖面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原材料的第二主面贴附有支撑体的状态的剖面图。图5是用于说明支撑体的构造的剖面图。图6是用于说明从支撑体侧按压形成有分割槽的区域而使原材料裂开的工序的剖面图。图7是用于说明通过使支撑体膨胀而在波长转换部件之间形成间隙的工序的剖面图。图8是用于说明通过使支撑体膨胀而在波长转换部件之间形成间隙的工序的剖面图。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波长转换部件的剖面图。图10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波长转换部件的俯视图。图11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波长转换部件的第一主面的周缘部中的缺损部的俯视图。图12是表示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波长转换部件的发光设备的剖面图。图13是表示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波长转换部件的发光设备的俯视图。图14是用于说明波长转换部件的第一主面的周缘部中的缺损部对波长转换部件的光取出效率产生的影响的放大剖面图。图1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波长转换部件的剖面图。图16是将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波长转换部件的侧面放大表示的剖面图。图17是将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波长转换部件的发光设备中的波长转换部件与反射部件的界面放大表示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以下的实施方式仅仅是例示,本专利技术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另外,在各附图中,有时对实质上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使用相同的符号。(制造方法的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形成有分割槽的原材料的俯视图。图2是将图1所示的分割槽放大表示的剖面图。如图2所示,波长转换部件的原材料10具有彼此相反的第一主面11和第二主面12。如图1和图2所示,在原材料10的第一主面11形成有分割槽13。在本实施方式中,分割槽13如图1所示形成为格子状。因此,分割槽13形成为沿规定的方向(x方向)和与该规定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y方向)。在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沿分割槽13分割原材料10,制造波长转换部件。因此,一般而言,分割槽13的图案选择与最终所要制造的波长转换部件的形状对应的图案。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原材料的放大剖面图。如图3所示,原材料10具有无机基质2和分散于无机基质2中的荧光体颗粒3。此外,在后述的图16和图17以外的附图中,省略荧光体颗粒3的图示。荧光体颗粒3只要能通过激发光的入射而射出荧光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作为荧光体颗粒3的具体例,例如,可以列举选自氧化物荧光体、氮化物荧光体、氮氧化物荧光体、氯化物荧光体、氯氧化物荧光体、硫化物荧光体、硫氧化物荧光体、卤化物荧光体、硫属化物荧光体、铝酸盐荧光体、卤磷酸盐化物荧光体和石榴石系化合物荧光体中的1种以上等。作为激发光使用蓝色光时,例如,能够使用作为荧光射出绿色光、黄色光或红色光的荧光体。荧光体颗粒3的平均粒径优选为1μm~50μm,更优选为5μm~25μm。荧光体颗粒3的平均粒径过小时,有时发光强度降低。另一方面,荧光体颗粒3的平均粒径过大时,有时发光色变得不均匀。原材料10中的荧光体颗粒3的含量优选为1体积%以上、1.5体积%以上,特别优选为2体积%以上,优选为70体积%以下、50体积%以下,特别优选为30体积%以下。荧光体颗粒3的含量过少时,为了得到所期望的发光色需要增厚原材料10的厚度,其结果,由于所得到的波长转换部件的内部散射增加,有时光取出效率降低。另一方面,荧光体颗粒3的含量过多时,为了得到所期望的发光色需要减薄原材料10的厚度,因此,有时所得到的波长转换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波长转换部件的制造方法,其是通过使波长转换部件的原材料裂开制造多个波长转换部件的方法,该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准备具有彼此相反的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的所述原材料的工序;在所述第一主面形成分割槽的工序;在形成有所述分割槽的所述原材料的所述第二主面贴附支撑体的工序;通过从所述支撑体侧按压形成有所述分割槽的区域,使所述原材料沿所述分割槽裂开,分割为所述多个波长转换部件的工序;通过使所述支撑体膨胀,在所述支撑体上的所述多个波长转换部件之间形成间隙的工序;和在形成所述间隙之后,将所述多个波长转换部件从所述支撑体取下的工序。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12.09 JP 2016-2393261.一种波长转换部件的制造方法,其是通过使波长转换部件的原材料裂开制造多个波长转换部件的方法,该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准备具有彼此相反的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的所述原材料的工序;在所述第一主面形成分割槽的工序;在形成有所述分割槽的所述原材料的所述第二主面贴附支撑体的工序;通过从所述支撑体侧按压形成有所述分割槽的区域,使所述原材料沿所述分割槽裂开,分割为所述多个波长转换部件的工序;通过使所述支撑体膨胀,在所述支撑体上的所述多个波长转换部件之间形成间隙的工序;和在形成所述间隙之后,将所述多个波长转换部件从所述支撑体取下的工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长转换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进行刻划而形成所述分割槽。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波长转换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从与所述原材料相反一侧按压所述支撑体,使所述支撑体膨胀。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波长转换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体的表面设置包含紫外线固化树脂的粘接层,使所述第二主面贴附在所述粘接层。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波长转换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粘接层照射紫外线使粘接性降低之后,将所述多个波长转换部件从所述支撑体取下。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波长转换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具有刀片的按压部件,用所述刀片按压所述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国本知道浅野秀树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