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发热外加热集肤装置及应用其的串联管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9252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6: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发热外加热集肤装置及应用其的串联管线,涉及防止管线冻堵或者间接蜡堵领域,其中,一种内发热外加热集肤装置,包括:集肤电缆(1);所述集肤电缆(1)的外侧具有伴热钢管(2),所述伴热钢管(2)在待加热机构内;所述集肤电缆(1)的两端与电源连接,形成闭合回路;所述集肤电缆(1)与所述伴热钢管(2)之间产生交互磁场而导致磁和涡电流而产生热量。可解决长输管线由于冬季北方寒冷,造成管线冻堵或者间接蜡堵,影响生产的问题。

A Skin Collecting Device with Internal Heating and External Heating and Its Series Pipelin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发热外加热集肤装置及应用其的串联管线
本技术涉及防止管线冻堵或者间接蜡堵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内发热外加热集肤装置及应用其的串联管线,特别应用在长输管道、高湿管道、凝、结管道的解凝、伴热、桥梁上下坡防滑机场路边融雪系统和大面积解冻工程。
技术介绍
当导体中有交流电或者交变电磁场时,导体内部的电流分布不均匀,电流集中在导体的“皮肤”部分,也就是说电流集中在导体外表的薄层,越靠近导体表面,电流密度越大,导体内部实际上电流较小。结果使导体的电阻增加,使它的损耗功率也增加。这一现象称为趋肤效应(skineffect)或者集肤效应。长输管线由于冬季北方寒冷,造成管线冻堵或者间接蜡堵,影响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内发热外加热集肤装置及应用其的串联管线,以解决长输管线由于冬季北方寒冷,造成管线冻堵或者间接蜡堵,影响生产的问题。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内发热外加热集肤装置,包括:集肤电缆;所述集肤电缆的外侧具有伴热钢管,所述伴热钢管在待加热机构内;所述集肤电缆的两端与电源连接,形成闭合回路;所述集肤电缆与所述伴热钢管之间产生交互磁场而导致磁和涡电流而产生热量。优选地,所述一种内发热外加热集肤装置,还包括:电源接线盒;所述集肤电缆的一端与所述电源接线盒的接线端子的正极连接,所述集肤电缆的另一端所述接线端子的负极连接,形成所述闭合回路;所述电源接线盒为所述集肤电缆供电。优选地,所述电源接线盒在所述待加热机构外侧。优选地,所述集肤电缆或者所述伴热钢管的两端分别穿出所述伴热钢管;所述集肤电缆或者所述伴热钢管的一端或者二端分别具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用于固定所述集肤电缆或者所述伴热钢管。优选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过度盒;所述过度盒具有凹槽;所述集肤电缆或者所述伴热钢管的一端或者二端在所述凹槽内,并通过过度盒盖压接在所述集肤电缆或者所述伴热钢管的一端或者二端上方。优选地,所述集肤电缆的一端或者二端的外侧具有保护管或者保护套;所述保护管或者保护套所述凹槽内,并通过过度盒盖压接在所述保护管或者保护套上方。优选地,所述集肤电缆的两端终端分别具有终端盒;所述终端盒,用于将所述两端终端连接在一起,形成所述闭合回路。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串联管线,包括:如上述一种内发热外加热集肤装置;所述待加热机构为串联管线。优选地,所述串联管线的外侧具有保温层。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内发热外加热集肤装置及应用其的串联管线,通过集肤效应原理对待加热机构进行加热,加热均匀,以解决长输管线由于冬季北方寒冷,造成管线冻堵或者间接蜡堵,影响生产的问题。同时,本技术可靠性高,具有防爆、防火、及全天候工作性能,使用寿命长,传输无漏点,不污染环境。附图说明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更为清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内发热外加热集肤装置及应用其的串联管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描述,但是值得说明的是,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技术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然而,对于没有详尽描述的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完全理解本技术。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提供的附图只是为了说明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附图并不是实际按照比例绘制的。同时,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含但不限于”的含义。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内发热外加热集肤装置及应用其的串联管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内发热外加热集肤装置,包括:集肤电缆1;集肤电缆1的外侧具有伴热钢管2,伴热钢管2在待加热机构内;集肤电缆1的两端与电源连接,形成闭合回路;集肤电缆1与伴热钢管2之间产生交互磁场而导致磁和涡电流而产生热量。以解决长输管线由于冬季北方寒冷,造成管线冻堵或者间接蜡堵,影响生产的问题。在图1中,一种内发热外加热集肤装置,还包括:电源接线盒5;集肤电缆1的一端与电源接线盒5的接线端子的正极连接,集肤电缆1的另一端接线端子的负极连接,形成闭合回路;电源接线盒5为集肤电缆1供电。在图1中,电源接线盒5在待加热机构外侧。电源接线盒5具有电源接线盒盖51。在图1中,集肤电缆1或者伴热钢管2的两端分别穿出伴热钢管2;集肤电缆1或者伴热钢管2的一端或者二端分别具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用于固定集肤电缆1或者伴热钢管2。在图1中,固定机构,包括:过度盒4;过度盒4具有凹槽;集肤电缆1或者伴热钢管2的一端或者二端在凹槽内,并通过过度盒盖41压接在集肤电缆1或者伴热钢管2的一端或者二端上方。在图1中,集肤电缆1的一端或者二端的外侧具有保护管或者保护套;保护管或者保护套凹槽内,并通过过度盒盖41压接在保护管或者保护套上方。在图1中,集肤电缆1的两端终端分别具有终端盒6;终端盒6,用于将两端终端连接在一起,形成闭合回路。终端盒6具有终端盒盖61。同时,本技术提出一种串联管线,包括:如上一种内发热外加热集肤装置;待加热机构为串联管线3。串联管线3的外侧具有保温层7。结合图1,对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装配过程进行详细说明:串联管线3又称为被伴热钢管,集肤电缆1穿过伴热钢管2,伴热钢管2的两侧分别具有向上的第一弯折和第二弯折,第一弯折和第二弯折穿出串联管线3的外侧,第一弯折可延伸,延伸部分为保护管或者保护套,保护管或者保护套通过固定机构进行固定,保护管或者保护套内的集肤电缆1与左侧的终端盒内的接线端子连接;伴热钢管2的第二弯折与电源接线盒5的盒体一侧连接,第二弯折内的集肤电缆1与接线端子的一端(如:电源正极)连接,接线端子的另一端(如:电源负极)连接,电源接线盒5的盒体另一侧与保护管或者保护套连接,保护管或者保护套外侧也具有固定机构(即,图1中的过度盒4),与接线端子的另一端连接的集肤电缆1或导线穿过保护管或者保护套连接到右侧的终端盒6的端子上,右侧的终端盒6的端子与左侧的终端盒内的接线端子通过集肤电缆1或导线连接在一起,形成闭合回路。更为详细地说,电源接线盒5的具有若干接线端子,每个接线端子都具有电源负极和电源正极,其他与图1串联管线3串联的管线中伴热钢管内的集肤电缆1也可以接到若干接线端子其中的一个接线端子上。在图1中,伴热钢管2左侧的终端盒和过度盒与右侧终端盒6和过度盒4结构相同(但左侧不具有电源接线盒5)。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表达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同等替换、改进等,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发热外加热集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肤电缆(1);所述集肤电缆(1)的外侧具有伴热钢管(2),所述伴热钢管(2)在待加热机构内 ;所述集肤电缆(1)的两端与电源连接,形成闭合回路;所述集肤电缆(1)与所述伴热钢管(2)之间产生交互磁场而导致磁和涡电流而产生热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发热外加热集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肤电缆(1);所述集肤电缆(1)的外侧具有伴热钢管(2),所述伴热钢管(2)在待加热机构内;所述集肤电缆(1)的两端与电源连接,形成闭合回路;所述集肤电缆(1)与所述伴热钢管(2)之间产生交互磁场而导致磁和涡电流而产生热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内发热外加热集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接线盒(5);所述集肤电缆(1)的一端与所述电源接线盒(5)的接线端子的正极连接,所述集肤电缆(1)的另一端所述接线端子的负极连接,形成所述闭合回路;所述电源接线盒(5)为所述集肤电缆(1)供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内发热外加热集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接线盒(5)在所述待加热机构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内发热外加热集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肤电缆(1)或者所述伴热钢管(2)的两端分别穿出所述伴热钢管(2);所述集肤电缆(1)的一端或者二端分别具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用于固定所述集肤电缆(1)或者所述伴热钢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涛季长青蒋永占
申请(专利权)人:大庆庆拓石油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