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菠菜果实的质量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68402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4: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菠菜果实的质量控制方法,属于中药及药食两用资源开发利用领域,方法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菠菜果实中指标性成分β‑蜕皮激素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控制菠菜果实中指标性成分β‑蜕皮激素。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化学和现代分析技术手段,建立菠菜果实的快速、准确真伪鉴别和基于化学活性指标成分的质量控制体系,突破传统仅凭性状和经验鉴别方法控制菠菜果实真伪优劣,为菠菜果实科学、准确、快速鉴定和检测提供技术依据,基于鉴定和检测方法,采用改进一般常用放冷过滤的方法,采取低温冷藏处理样品后过滤,从而减少种子内蛋白、脂类等杂质,创造性地增加了鉴别方法的灵敏度,提高鉴别可信度,使整个质量控制体系更加完善。

A Quality Control Method for Spinach Fr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菠菜果实的质量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及药食两用资源开发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菠菜果实的质量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菠菜果实来源于藜科菠菜属植物菠菜(SpinaciaoleraceaL.)的果实,菠菜既可食用,又能做药用,其药用最早见于唐代《食疗本草》,据《中华本草》记载,菠菜具有止血、养血、平肝、润燥之功效,而菠菜果实(又称菠菜子、菠薐菜子)具有清肝明目,止咳平喘之效,主治风火目赤肿痛,咳喘。菠菜果实含有小龙骨素B、蜕皮甾酮、α-菠菜甾醇、豆甾烯醇、豆甾烷醇等,前期预实验研究发现菠菜果实(菠菜种子)中含有β-蜕皮激素,β-蜕皮激素能促进人表皮细胞的分化,能对慢性脑血管痉挛具有治疗作用,是菠菜果实活性物质之一。菠菜在种植过程中会发生变异、变种现象,出现栽培学上的“圆叶菠菜”、“尖叶菠菜”,两种菠菜果实都容易和其他植物果实混淆,如“尖叶菠菜”果实多具有刺,极像蒺藜果实,仅凭性状特征难以鉴别其真伪,目前缺乏菠菜果实或干燥果实快速、准确的薄层色谱定性鉴别体系,制约菠菜果实的资源开发利用和作为药用原料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菠菜果实的质量控制方法,以解决目前缺乏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菠菜果实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菠菜果实中特征性化学成分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控制菠菜果实中指标性成分β‑蜕皮激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菠菜果实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菠菜果实中特征性化学成分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控制菠菜果实中指标性成分β-蜕皮激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薄层色谱法包括以下步骤:A、供试品制备:取菠菜果实粗粉0.5-20重量份,加甲醇1-200体积份,密塞称量后加热回流提取或超声波提取1-60min,取出放冷至室温,用甲醇补足减失重量,滤过,将滤液浓缩至0.1-20体积份,于-4--20℃下低温处理0.5-24h,再次滤过,即得到菠菜果实供试品溶液;B、对照品制备:取β-蜕皮激素对照品0.01-0.5重量份,加甲醇1-10体积份,制成β-蜕皮激素对照品溶液作为母液;精密吸取上述母液0.04-0.4体积份,加甲醇1-10体积份,制成β-蜕皮激素目标浓度溶液;C、薄层色谱鉴别:吸取步骤A和步骤B的两种溶液各0.01-0.05体积份,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的体积比6-8:1.5-2为展开剂,薄层板置于展开缸中饱和5-40min,展开,取出,晾干,喷以0.5-2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或热风吹至斑点于日光下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菠菜果实粗粉为10-200目。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对照品溶液的浓度为0.067mg/ml。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展开剂为三氯甲烷-甲醇的体积比8: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高效液相色谱法包括以下步骤: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波刘鸿雁梁云刘渊贾忠郝明罗臻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市肺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