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右纵梁内板内加强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8374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右纵梁内板内加强板,包括加强板本体,防护壳板结构,减震板结构,右固定螺栓,右保护套,右侧板,防潮套,左侧板,左保护套,左固定螺栓,加强筋和压溃筋,所述的防护壳板结构螺栓安装在加强板本体的前部;所述的减震板结构分别焊接在加强板本体的上下两侧;所述的右固定螺栓螺纹安装在右侧板前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右保护套套接在右固定螺栓的前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压板,减震块和缓冲弹簧的设置,有利于对右纵梁起到减震和缓冲的作用,进而防止汽车行驶中遇到崎岖的道路使右纵梁与加强板之间产生剧烈的震动而损坏;条形筋的设置,有利于防止汽车撞击时导致加强板弯折变形,进而提高加强板的整体强度。

A Right Longitudinal Beam Inner Plate Reinforcement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右纵梁内板内加强板
本技术属于汽车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右纵梁内板内加强板。
技术介绍
汽车右纵梁使用加强板已经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其主要目的是加强发动机悬置安装点和保护发动机,同时,加强板的应用使得纵梁由前到后出现性能的阶梯型分布,更加有利于纵梁变形模式控制和碰撞能量吸收。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410693110.0,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前纵梁加强板、右前纵梁以及汽车,包括加强板本体以及位于加强板本体两侧的第一连接边与第二连接边,加强板本体具有对应发动机悬置安装点前端的第一端与对应副车架安装孔前端的第二端,加强板本体由第一端向第二端凹凸起伏延伸而形成多个凸出部,多个凸出部包括悬置点安装凸台,第一连接边和第二连接边分别用于与纵梁内板和纵梁外板连接。但是现有的右纵梁内板内加强板还存在着加强板减震效果差,加强效果不显著,撞击时易导致右纵梁受力变形和水液易腐蚀加强板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右纵梁内板内加强板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右纵梁内板内加强板,以解决现有的右纵梁内板内加强板加强板减震效果差,加强效果不显著,撞击时易导致右纵梁受力变形和水液易腐蚀加强板的问题。一种右纵梁内板内加强板,包括加强板本体,防护壳板结构,减震板结构,右固定螺栓,右保护套,右侧板,防潮套,左侧板,左保护套,左固定螺栓,加强筋和压溃筋,所述的防护壳板结构螺栓安装在加强板本体的前部;所述的减震板结构分别焊接在加强板本体的上下两侧;所述的右固定螺栓螺纹安装在右侧板前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右保护套套接在右固定螺栓的前部;所述的右侧板焊接在加强板本体的右侧;所述的防潮套分别套接在防护壳板结构上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左侧板焊接在加强板本体的左侧;所述的左保护套套接在左固定螺栓的前部;所述的左固定螺栓螺纹安装在左侧板前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加强筋由左至右依次焊接在加强板本体的前部;所述的压溃筋设置在加强筋的上侧,所述的压溃筋由左至右依次开设在加强板本体的前部;所述的防护壳板结构包括透明板,防护板,漏板,安装块,螺栓孔和连接螺栓,所述的防护板胶接在透明板的上侧;所述的漏板胶接在透明板的下侧;所述的安装块分别胶接在防护板的左右两侧;所述的螺栓孔分别开设在安装块内部的外侧;所述的连接螺栓分别螺纹连接在螺栓孔内。优选的,所述的减震板结构包括防撞板,压板,减震块,螺纹管和缓冲弹簧,所述的压板设置在防撞板的下侧;所述的减震块的上下两端由左至右依次胶接在防撞板的下侧和压板的上侧;所述的螺纹管设置有两个,所述的螺纹管的上下两端分别胶接在防撞板的下侧和压板的上侧;所述的缓冲弹簧放置在螺纹管的内部。优选的,所述的透明板的后部与加强板本体的前部螺栓连接。优选的,所述的防撞板设置有两个,所述的防撞板的内侧分别与加强板本体的上下两侧焊接设置。优选的,所述的减震块和缓冲弹簧分别设置有多个,所述的减震块与缓冲弹簧之间间隔设置。优选的,所述的防撞板上还设置有条形筋,所述的条形筋的后部与防撞板前部的中间位置焊接设置。优选的,所述的漏板具体采用不锈钢网板。优选的,所述的防潮套的内侧分别套接在连接螺栓上部的外侧;所述的防潮套具体采用橡胶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中,所述的漏板的设置,水液进入汽车内部时,有利于防止水液存留在右纵梁上或加强板上,腐蚀加强板或右纵梁进而导致安全性能差。2.本技术中,所述的透明板和防护板的设置,有利于汽车发生碰撞时,提升汽车侧面碰撞的安全性,进而提高汽车的安全使用性能。3.本技术中,所述的压板,减震块和缓冲弹簧的设置,有利于对右纵梁起到减震和缓冲的作用,进而防止汽车行驶中遇到崎岖的道路使右纵梁与加强板之间产生剧烈的震动而损坏。4.本技术中,所述的条形筋的设置,有利于防止汽车撞击时导致加强板弯折变形,进而提高加强板的整体强度。5.本技术中,所述的加强筋和压溃筋的设置,有利于在汽车碰撞时对右纵梁起到支撑的作用,进而防止右纵梁在碰撞中导致变形。6.本技术中,所述的右保护套,防潮套和左保护套的设置,有利于防止右固定螺栓,左固定螺栓和连接螺栓与水液接触而导致腐蚀,进而提高汽车的安全系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防护壳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减震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加强板本体;2、防护壳板结构;21、透明板;22、防护板;23、漏板;24、安装块;25、螺栓孔;26、连接螺栓;3、减震板结构;31、防撞板;311、条形筋;32、压板;33、减震块;34、螺纹管;35、缓冲弹簧;4、右固定螺栓;5、右保护套;6、右侧板;7、防潮套;8、左侧板;9、左保护套;10、左固定螺栓;11、加强筋;12、压溃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右纵梁内板内加强板,包括加强板本体1,防护壳板结构2,减震板结构3,右固定螺栓4,右保护套5,右侧板6,防潮套7,左侧板8,左保护套9,左固定螺栓10,加强筋11和压溃筋12,所述的防护壳板结构2螺栓安装在加强板本体1的前部;所述的减震板结构3分别焊接在加强板本体1的上下两侧;所述的右固定螺栓4螺纹安装在右侧板6前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右保护套5套接在右固定螺栓4前部的外侧;所述的右侧板6焊接在加强板本体1的右侧;所述的防潮套7分别套接在防护壳板结构2上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左侧板8焊接在加强板本体1的左侧;所述的左保护套9套接在左固定螺栓10前部的外侧;所述的左固定螺栓10螺纹安装在左侧板8前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加强筋11由左至右依次焊接在加强板本体1的前部;所述的压溃筋12设置在加强筋11的上侧,所述的压溃筋12由左至右依次开设在加强板本体1的前部;所述的防护壳板结构2包括透明板21,防护板22,漏板23,安装块24,螺栓孔25和连接螺栓26,所述的防护板22胶接在透明板21的上侧;所述的漏板23胶接在透明板21的下侧;所述的安装块24分别胶接在防护板22的左右两侧;所述的螺栓孔25分别开设在安装块24内部的外侧;所述的连接螺栓26分别螺纹连接在螺栓孔25内。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减震板结构3包括防撞板31,压板32,减震块33,螺纹管34和缓冲弹簧35,所述的压板32设置在防撞板31的下侧;所述的减震块33的上下两端由左至右依次胶接在防撞板31的下侧和压板32的上侧;所述的螺纹管34设置有两个,所述的螺纹管34的上下两端分别胶接在防撞板31的下侧和压板32的上侧;所述的缓冲弹簧35放置在螺纹管34的内部。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透明板21的后部与加强板本体1的前部螺栓连接。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防撞板31设置有两个,所述的防撞板31的内侧分别与加强板本体1的上下两侧焊接设置。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减震块33和缓冲弹簧35分别设置有多个,所述的减震块33与缓冲弹簧35之间间隔设置。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防撞板31上还设置有条形筋311,所述的条形筋311的后部与防撞板31前部的中间位置焊接设置。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漏板23具体采用不锈钢网板。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防潮套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右纵梁内板内加强板,其特征在于,该右纵梁内板内加强板,包括加强板本体(1),防护壳板结构(2),减震板结构(3),右固定螺栓(4),右保护套(5),右侧板(6),防潮套(7),左侧板(8),左保护套(9),左固定螺栓(10),加强筋(11)和压溃筋(12),所述的防护壳板结构(2)螺栓安装在加强板本体(1)的前部;所述的减震板结构(3)分别焊接在加强板本体(1)的上下两侧;所述的右固定螺栓(4)螺纹安装在右侧板(6)前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右保护套(5)套接在右固定螺栓(4)的前部;所述的右侧板(6)焊接在加强板本体(1)的右侧;所述的防潮套(7)分别套接在防护壳板结构(2)上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左侧板(8)焊接在加强板本体(1)的左侧;所述的左保护套(9)套接在左固定螺栓(10)的前部;所述的左固定螺栓(10)螺纹安装在左侧板(8)前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加强筋(11)由左至右依次焊接在加强板本体(1)的前部;所述的压溃筋(12)设置在加强筋(11)的上侧,所述的压溃筋(12)由左至右依次开设在加强板本体(1)的前部;所述的防护壳板结构(2)包括透明板(21),防护板(22),漏板(23),安装块(24),螺栓孔(25)和连接螺栓(26),所述的防护板(22)胶接在透明板(21)的上侧;所述的漏板(23)胶接在透明板(21)的下侧;所述的安装块(24)分别胶接在防护板(22)的左右两侧;所述的螺栓孔(25)分别开设在安装块(24)内部的外侧;所述的连接螺栓(26)分别螺纹连接在螺栓孔(25)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右纵梁内板内加强板,其特征在于,该右纵梁内板内加强板,包括加强板本体(1),防护壳板结构(2),减震板结构(3),右固定螺栓(4),右保护套(5),右侧板(6),防潮套(7),左侧板(8),左保护套(9),左固定螺栓(10),加强筋(11)和压溃筋(12),所述的防护壳板结构(2)螺栓安装在加强板本体(1)的前部;所述的减震板结构(3)分别焊接在加强板本体(1)的上下两侧;所述的右固定螺栓(4)螺纹安装在右侧板(6)前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右保护套(5)套接在右固定螺栓(4)的前部;所述的右侧板(6)焊接在加强板本体(1)的右侧;所述的防潮套(7)分别套接在防护壳板结构(2)上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左侧板(8)焊接在加强板本体(1)的左侧;所述的左保护套(9)套接在左固定螺栓(10)的前部;所述的左固定螺栓(10)螺纹安装在左侧板(8)前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加强筋(11)由左至右依次焊接在加强板本体(1)的前部;所述的压溃筋(12)设置在加强筋(11)的上侧,所述的压溃筋(12)由左至右依次开设在加强板本体(1)的前部;所述的防护壳板结构(2)包括透明板(21),防护板(22),漏板(23),安装块(24),螺栓孔(25)和连接螺栓(26),所述的防护板(22)胶接在透明板(21)的上侧;所述的漏板(23)胶接在透明板(21)的下侧;所述的安装块(24)分别胶接在防护板(22)的左右两侧;所述的螺栓孔(25)分别开设在安装块(24)内部的外侧;所述的连接螺栓(26)分别螺纹连接在螺栓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程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天宇恒源机械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