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车安全约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7483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乘车安全约束装置,包括座板(1),在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限位件(4),用于放置在机动车座椅上,并使机动车安全带在约束状态下依次穿过两侧的限位件(4),使安全带形成对乘员腿部约束的状态;和抗翻转结构(2),设在座板(1)的后端,用于通过抵靠座椅靠背形成抗翻转力矩以限制座板(1)向后翻转。此种乘车安全约束装置将限位件设在座板上,设置简单方便,无需对机动车座椅进行二次改装,通用性强,成本降低;而且,在座板后端设置抗翻转结构,能够通过抵靠座椅靠背形成抗翻转力矩以限制座板向后翻转,在机动车紧急制动或发生碰撞时提高乘员乘坐的安全性。

Vehicle safety restrain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乘车安全约束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动车乘坐安全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乘车安全约束装置。
技术介绍
在乘坐机动车时,安全带是保护乘客的重要装置,目前的机动车上一般采用三点式安全带,安全带在拉出后可通过插扣扣合在机动车座椅的安全带插孔中,上段安全带从乘客的肩部倾斜地延伸至腹部的一侧,下端安全带约束乘客的腹部。孕妇在车座机动车时,为了避免下段安全带勒着孕妇隆起的腹部,提高孕妇正常乘车时的舒适性,并保护胎儿的安全,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种乘车安全约束装置。此种安全约束装置采用如下方案:在机动车座椅中座板的两侧位置分别设置固定件,以使下段安全带依次穿过两侧的固定件,能够在孕妇乘车时微调安全带的约束路径,把腹部约束移动至腿部约束。现有技术中的安全约束装置虽然能够提高孕妇正常乘车时的舒适性,但是需要二次改装机动车座椅,成本较高,且通用性较差。而且在成品机动车后排座椅两侧加装固定件的可能性以及加装后的安全性均具有不确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乘车安全约束装置,能够提高在机动车上设置乘车安全约束装置的便捷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乘车安全约束装置,包括:座板,在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限位件,用于放置在机动车座椅上,并使机动车安全带在约束状态下依次穿过两侧的限位件,使安全带形成对乘员腿部约束的状态;和抗翻转结构,设在座板的后端,用于通过抵靠座椅靠背形成抗翻转力矩以限制座板向后翻转。进一步地,抗翻转结构与座板刚性连接,或者抗翻转结构自身为刚性结构。进一步地,抗翻转结构与座板形成L形结构。进一步地,抗翻转结构包括U形弯折件,用于抵靠座椅靠背形成抗翻转力矩,U形弯折件的两个端部分别设有固定件,固定件与座板连接。进一步地,座板包括底座和扣合在底座上的盖板,U形弯折件两个端部的固定件均穿设在底座和盖板装配形成的空间内。进一步地,乘车安全约束装置还包括ISOFIX连接件,ISOFIX连接件设在座板后端,用于与机动车座椅上的ISOFIX接口连接。进一步地,两侧的限位件沿座板宽度方向的位置可调。进一步地,两侧的限位件沿座板宽度方向的位置能够实现同步调节。进一步地,乘车安全约束装置包括设在座板内的位置调节部件,位置调节部件包括丝杠螺母机构和剪叉机构,剪叉机构中各叉臂的第一端分别通过螺母与丝杠连接,第二端分别与对应的限位件沿叉臂长度方向可滑动地连接,能够在丝杠转动时带动螺母沿座板宽度方向移动,以控制剪叉机构的收合,从而使两侧的限位件沿座板宽度方向同步调节。进一步地,乘车安全约束装置包括至少两组限位件,至少两组限位件沿座板的长度方向位于丝杠的两侧,每侧的限位件均由一个剪叉机构驱动,两侧剪叉机构中相应位置的叉臂共用螺母。进一步地,位置调节部件还包括与各个限位件对应设置的滑动件,座板内沿宽度方向设有导向槽,滑动件设在导向槽内,各个叉臂的第二端均沿自身长度方向设有滑槽,滑动件的第一端与相应的限位件连接,第二端上设置的拨动销可滑动地设在滑槽内。进一步地,乘车安全约束装置还包括设在座板内的导向件、滑动件、锁定件和解锁部件,导向件沿座板的宽度方向延伸,滑动件相对于导向件可滑动,且滑动件的外端与限位件连接,锁定件用于对滑动件相对于导向件进行位置锁定,解锁部件能够使锁定件脱离锁定状态从而对滑动件解锁,以便调整限位件沿座板宽度方向的位置。进一步地,解锁部件包括操作件和传力板,操作件能够在受到外力时带动传力板沿座板的高度方向运动,以通过传力板带动锁定件脱离锁定状态。进一步地,锁定件包括转轴、设在转轴上的施力部和两个插销部,转轴沿座板的宽度方向可转动地设在座板上,两个插销部分别用于对两侧的滑动件相对于导向件进行位置锁定,传力板能够在沿座板的高度方向运动时,作用于施力部使锁定件转动,从而使插销部脱离锁定状态。进一步地,操作件的内端设在传力板的上方,且操作件相对于座板可转动地设置,施力部设在传力板的下方,插销部从滑动件和导向件的上部进行锁定,操作件能够在外端向上扳动时通过内端压动传力板向下运动,以向下压动施力部使锁定件转动,从而使插销部向上拔出脱离锁定状态。进一步地,导向件上设有引导孔,滑动件上沿自身长度方向设有间隔设置多个固定孔,锁定件上具有插销部,插销部在依次插入固定孔和引导孔后,对滑动件相对于导向件进行位置锁定。进一步地,乘车安全约束装置还包括复位元件,复位元件设在座板和锁定件之间,能够在施加于解锁部件上的外力移除后,使锁定件恢复至锁定状态。进一步地,沿座板的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两个导向件,座板两侧的限位件与滑动件一起能够在锁定件处于解锁状态下,可选择地安装在其中一个导向件的两端,以调整限位件沿座板长度方向的位置,与各个导向件对应设置的锁定件共用解锁部件。进一步地,导向件为导向管,滑动件为滑动杆,滑动杆的一端插入导向管中,且能在解锁状态下沿导向管滑动,滑动杆的另一端与限位件连接。进一步地,座板包括底座和扣合在底座上的盖板,底座与传力板之间沿着座板的高度方向设有导向结构。进一步地,限位件相对于座板可拆卸地设置。进一步地,还包括导向件和滑动件,导向件沿座板宽度方向延伸,滑动件的外端与限位件连接,滑动件相对于导向件可滑动,导向件横跨安装在固定件上。进一步地,两侧的限位件沿座板长度方向的位置可调。进一步地,限位件采用硬质材料制成。进一步地,限位件能够在机动车紧急制动或发生碰撞时,解除对安全带的限位作用,使安全带切换至机动车的正常约束状态。进一步地,在安全带切换至机动车的正常约束状态时,安全带不脱离限位件。进一步地,限位件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以通过自身变形使安全带切换至机动车的正常约束状态。进一步地,乘车安全约束装置还包括滑动件和连接件,限位件通过连接件设在滑动件的外端,滑动件用于调整限位件沿座板宽度方向的位置,限位件能够通过连接件的变形,使限位件与滑动件发生相对位置变化,使安全带切换至机动车的正常约束状态。进一步地,连接件为柔性套接件,限位件与滑动件通过柔性套接件进行连接。进一步地,乘车安全约束装置还包括扭簧,连接件为塑胶关节,限位件与滑动件的外端通过塑胶关节连接,扭簧设在滑动件与限位件之间,以在机动车正常行驶状态下实现限位件的复位。进一步地,限位件呈S形弯曲杆状结构,安全带依次穿过S形弯曲杆状结构的上下两个开放区域,以限制安全带在座板两侧向前或向后脱出的自由度。进一步地,乘车安全约束装置包括塑胶的靠背板,座板包括底座和扣合在底座上的盖板,靠背板与盖板一体成型,靠背板遮挡在防倾翻结构前部。进一步地,乘车安全约束装置包括柔性垫,柔性垫具有开口,能够从防倾翻结构的上端套入并包覆防倾翻结构,以对乘员的腰部进行支撑。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乘车安全约束装置,通过在座板沿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限位件,能够使安全带在约束状态下对乘员腿部进行约束,可避免下段安全带勒着特殊乘员的腹部,例如孕妇或腹部有伤病的乘员,提高乘员正常乘车时的舒适性,并保护胎儿的安全。将限位件设在座板上,设置简单方便,无需对机动车座椅进行二次改装,在使用时将该约束装置放置在机动车座椅上,孕妇不乘坐时可移走,通用性强,成本降低。而且,在座板后端设置抗翻转结构,能够通过抵靠座椅靠背形成抗翻转力矩以限制座板向后翻转,在机动车紧急制动或发生碰撞时提高乘坐的安全性。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乘车安全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板(1),在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限位件(4),用于放置在机动车座椅上,并使机动车安全带在约束状态下依次穿过两侧的所述限位件(4),使安全带形成对乘员腿部约束的状态;和抗翻转结构(2),设在所述座板(1)的后端,用于通过抵靠座椅靠背形成抗翻转力矩以限制所述座板(1)向后翻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乘车安全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板(1),在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限位件(4),用于放置在机动车座椅上,并使机动车安全带在约束状态下依次穿过两侧的所述限位件(4),使安全带形成对乘员腿部约束的状态;和抗翻转结构(2),设在所述座板(1)的后端,用于通过抵靠座椅靠背形成抗翻转力矩以限制所述座板(1)向后翻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车安全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翻转结构(2)与所述座板(1)刚性连接,或者所述抗翻转结构(2)自身为刚性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车安全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翻转结构(2)与所述座板(1)形成L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车安全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翻转结构(2)包括U形弯折件(21),用于抵靠座椅靠背形成抗翻转力矩,所述U形弯折件(21)的两个端部分别设有固定件(22),所述固定件(22)与所述座板(1)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乘车安全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板(1)包括底座(11)和扣合在所述底座(11)上的盖板(12),所述U形弯折件(21)两个端部的固定件(22)均穿设在所述底座(11)和盖板(12)装配形成的空间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车安全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ISOFIX连接件(3),所述ISOFIX连接件(3)设在所述座板(1)后端,用于与所述机动车座椅上的ISOFIX接口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车安全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侧的所述限位件(4)沿所述座板(1)宽度方向的位置可调。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乘车安全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侧的所述限位件(4)沿所述座板(1)宽度方向的位置能够实现同步调节。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乘车安全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在座板(1)内的位置调节部件,所述位置调节部件包括丝杠螺母机构和剪叉机构,剪叉机构中各叉臂(94)的第一端分别通过螺母(92)与丝杠(91)连接,第二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限位件(4)沿叉臂(94)长度方向可滑动地连接,能够在丝杠(91)转动时带动螺母(92)沿所述座板(1)宽度方向移动,以控制所述剪叉机构的收合,从而使两侧的所述限位件(4)沿所述座板(1)宽度方向同步调节。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乘车安全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组所述限位件(4),至少两组所述限位件(4)沿所述座板(1)的长度方向位于所述丝杠(91)的两侧,每侧的所述限位件(4)均由一个剪叉机构驱动,两侧所述剪叉机构中相应位置的叉臂(94)共用所述螺母(92)。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乘车安全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节部件还包括与各个所述限位件(4)对应设置的滑动件(53),所述座板(1)内沿宽度方向设有导向槽(110),所述滑动件(53)设在所述导向槽(110)内,各个所述叉臂(94)的第二端均沿自身长度方向设有滑槽(95),所述滑动件(53)的第一端与相应的所述限位件(4)连接,第二端上设置的拨动销(96)可滑动地设在所述滑槽(95)内。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乘车安全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座板(1)内的导向件(52)、滑动件(53)、锁定件(6)和解锁部件,所述导向件(52)沿所述座板(1)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滑动件(53)相对于所述导向件(52)可滑动,且所述滑动件(53)的外端与所述限位件(4)连接,所述锁定件(6)用于对所述滑动件(53)相对于导向件(52)进行位置锁定,所述解锁部件能够使所述锁定件(6)脱离锁定状态从而对所述滑动件(53)解锁,以便调整所述限位件(4)沿所述座板(1)宽度方向的位置。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乘车安全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部件包括操作件(7)和传力板(8),所述操作件(7)能够在受到外力时带动所述传力板(8)沿所述座板(1)的高度方向运动,以通过所述传力板(8)带动所述锁定件(6)脱离锁定状态。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乘车安全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6)包括转轴(61)、设在所述转轴(61)上的施力部(63)和两个插销部(62),所述转轴(61)沿所述座板(1)的宽度方向可转动地设在座板(1)上,两个所述插销部(62)分别用于对两侧的所述滑动件(53)相对于导向件(52)进行位置锁定,所述传力板(8)能够在沿所述座板(1)的高度方向运动时,作用于所述施力部(63)使所述锁定件(6)转动,从而使所述插销部(62)脱离锁定状态。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乘车安全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件(7)的内端设在所述传力板(8)的上方,且所述操作件(7)相对于所述座板(1)可转动地设置,所述施力部(63)设在所述传力板(8)的下方,所述插销部(62)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修平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阳光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