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载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2543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儿童载具。儿童载具包括载具本体、行走机构和解锁机构。行走机构与载具本体连接,且相对于载具本体展开或收折以使儿童载具在推车模式和安全座椅模式之间切换。行走机构包括前脚组件、第一锁定机构、后脚组件和第二锁定机构。在安全座椅模式,前脚组件通过第一锁定机构与载具本体锁定。后脚组件通过第二锁定机构与载具本体锁定。解锁机构包括解锁件。在儿童载具由安全座椅模式向推车模式切换时,解锁件被配置为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载具本体沿纵向方向移动,且在移动的过程中使第一锁定机构和第二锁定机构同步解锁。本技术的儿童载具仅需控制解锁件沿纵向方向移动即可,一个动作即可同步解锁两处锁定,因此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儿童载具


技术介绍

1、为了方便儿童载具的使用,相关技术的儿童载具可通过展开和收折以在推车模式和安全座椅模式之间切换。在推车模式,儿童载具展开以在地面推行使用。在安全座椅模式,儿童载具收折以安装在汽车座椅上用作安全座椅使用。

2、对于上述儿童载具来说,如何使模式的切换方便操作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3、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陈述仅提供与本技术有关的
技术介绍
,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儿童载具,以提高用户模式切换的操作便利性。

2、本技术提供一种儿童载具,包括:

3、载具本体,包括背板组件和座板组件;

4、行走机构,与载具本体连接,且相对于载具本体展开或收折以使儿童载具在推车模式和安全座椅模式之间切换,行走机构包括前脚组件、第一锁定机构、后脚组件和第二锁定机构,在安全座椅模式,前脚组件通过第一锁定机构与载具本体锁定,后脚组件通过第二锁定机构与载具本体锁定;和

5、解锁机构,包括解锁件,在儿童载具由安全座椅模式向推车模式切换时,解锁件被配置为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载具本体沿纵向方向移动,且在移动的过程中使第一锁定机构和第二锁定机构同步解锁。

6、在一些实施例中,背板组件上设置有沿纵向方向延伸的解锁滑槽,解锁件被配置为在解锁滑槽内滑动。

7、在一些实施例中,解锁件在纵向方向上延伸,解锁机构还包括与第一锁定机构对应设置的第一解锁结构以及与第二锁定机构对应设置的第二解锁结构,第一解锁结构和第二解锁结构在纵向方向上所处的位置不同。

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解锁结构包括与解锁件连接的解锁绳和与解锁绳端部连接的前脚解锁件,座板组件上设置有沿横向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前脚解锁件被配置为与第一滑槽滑动配合,解锁件在沿纵向方向移动时,前脚解锁件在解锁件的带动下在第一滑槽内朝横向外侧滑动以使第一锁定机构解锁。

9、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脚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前脚管,前脚管可转动地连接在座板组件的端部,第一锁定机构包括设置在前脚管和座板组件中的一个上的凹槽以及设置在前脚管和座板组件中的另一个上的凸块,在安全座椅模式,前脚管转动至座板组件的侧面且凸块卡设在凹槽内以锁定前脚管,在模式切换时,前脚解锁件朝横向外侧滑动以推动前脚管远离座板组件进而使凸块和凹槽脱离卡接。

1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解锁结构还包括设置在解锁绳端部与前脚解锁件之间的第一压簧。

11、在一些实施例中,解锁件具有第一抵接面,第二解锁结构包括在横向方向延伸的解锁杆,背板组件上设置有沿横向方向延伸的第二滑槽,解锁杆被配置为与第二滑槽滑动配合,解锁件在沿纵向方向移动时,解锁杆在第一抵接面的抵接下在第二滑槽内朝横向内侧滑动以使第二锁定机构解锁。

1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抵接面包括倾斜面,解锁杆的端部与倾斜面抵接。

13、在一些实施例中,解锁件包括卡孔,解锁杆的端部设置卡接块,卡孔具有倾斜面,卡接块卡接在倾斜面上。

14、在一些实施例中,后脚组件包括后脚管以及后关节,第二锁定机构包括设置在后关节内侧的后脚组锁合齿、设置在后脚组锁合齿上的锁合齿凸台和设置在背板组件110上的锁合卡口,在安全座椅模式,解锁杆设置在锁合卡口的下侧以与锁合卡口共同形成锁合槽,锁合齿凸台卡合在锁合槽内,在模式切换时,解锁杆在第二滑槽内朝横向内侧滑动以释放锁合齿凸台。

15、在一些实施例中,解锁机构还包括设置在解锁杆内端的解锁杆压簧。

16、在一些实施例中,解锁杆的外端具有导向斜面。

17、在一些实施例中,行走机构包括第三锁定机构,在推车模式,后脚组件通过第三锁定机构与载具本体锁定,在儿童载具由推车模式向安全座椅模式切换时,解锁件被配置为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载具本体沿纵向方向移动以使第三锁定机构解锁。

18、在一些实施例中,解锁机构还包括与第三锁定机构对应设置的第三解锁结构,解锁件具有第二抵接面,第三解锁结构包括解锁推块,背板组件上设置有沿横向方向延伸的第三滑槽,解锁推块被配置为与第三滑槽滑动配合,解锁件在沿纵向方向移动时,解锁推块在第二抵接面的抵接下在第三滑槽内朝横向外侧滑动以使第三锁定机构解锁。

1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锁结构还包括设置在解锁推块的远离第二抵接面的一侧的第二压簧。

2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抵接面包括倾斜面;和/或,解锁推块包括倾斜面。

21、在一些实施例中,后脚组件包括后脚管以及后关节,后脚管通过后关节可转动地连接在背板组件上,第三锁定机构包括设置在后关节内侧的第一锁合齿和设置在背板组件上的第三锁合齿,在推车模式,第一锁合齿和第三锁合齿接合,在模式切换时,解锁推块在第三滑槽内朝横向外侧滑动以推动后关节远离背板组件。

22、在一些实施例中,解锁推块包括推块本体和设置在推块本体上的推杆,推杆穿过背板组件的侧面将后脚组件向远离背板组件的方向推动以使第三锁定机构解锁。

23、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儿童载具从推车模式向安全座椅模式切换时,后脚组被配置为沿背板组件的侧面向上移动。

24、在一些实施例中,背板组件的侧面设置有第四滑槽和第五滑槽,第四滑槽相对于第五滑槽朝外倾斜,后脚组被配置为沿第四滑槽和第五滑槽移动。

25、在一些实施例中,后脚组件包括后脚管以及后关节,后关节的内侧设置有与第四滑槽滑动配合的滑块以及与第五滑槽滑动配合的滑动凸台。

26、在一些实施例中,行走机构还包括连接前脚组件和后脚组件的侧支撑杆。

27、在一些实施例中,儿童载具还包括二道锁以及二道锁压簧,解锁件具有容纳槽,二道锁可转动地连接在解锁件上,二道锁压簧的第一端与二道锁连接,二道锁压簧的第二端与容纳槽连接并向二道锁施加远离容纳槽的作用力,在儿童载具由安全座椅模式向推车模式切换时,二道锁在外力的作用下克服二道锁压簧的作用力转动至容纳槽内。

28、在一些实施例中,儿童载具还包括设置于解锁件顶端的解锁拉手,解锁拉手支撑于背板组件上,解锁拉手的第一端解锁件连接,解锁拉手的第二端自由设置,解锁拉手的第二端被配置为在外力的作用下向上提以使解锁件向下移动。

29、在一些实施例中,解锁件由工程塑料制成。

30、基于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儿童载具包括载具本体、行走机构和解锁机构。载具本体包括背板组件和座板组件。行走机构与载具本体连接,且相对于载具本体展开或收折以使儿童载具在推车模式和安全座椅模式之间切换。行走机构包括前脚组件、第一锁定机构、后脚组件和第二锁定机构。在安全座椅模式,前脚组件通过第一锁定机构与载具本体锁定。后脚组件通过第二锁定机构与载具本体锁定。解锁机构包括解锁件。在儿童载具由安全座椅模式向推车模式切换时,解锁件被配置为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载具本体沿纵向方向移动,且在移动的过程中使第一锁定机构和第二锁定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童载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组件(110)上设置有沿纵向方向(Y)延伸的解锁滑槽(D),所述解锁件(051)被配置为在所述解锁滑槽(D)内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件(051)在纵向方向(Y)上延伸,所述解锁机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对应设置的第一解锁结构以及与所述第二锁定机构对应设置的第二解锁结构,所述第一解锁结构和所述第二解锁结构在纵向方向(Y)上所处的位置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儿童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解锁结构包括与所述解锁件(051)连接的解锁绳(060)和与所述解锁绳(060)端部连接的前脚解锁件(058),所述座板组件(120)上设置有沿横向方向(X)延伸的第一滑槽(A),所述前脚解锁件(058)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一滑槽(A)滑动配合,所述解锁件(051)在沿所述纵向方向(Y)移动时,所述前脚解锁件(058)在所述解锁件(051)的带动下在所述第一滑槽(A)内朝横向外侧滑动以使所述第一锁定机构解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儿童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脚组件(30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前脚管(067),所述前脚管(067)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座板组件(120)的端部,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前脚管(067)和所述座板组件(120)中的一个上的凹槽以及设置在所述前脚管(067)和所述座板组件(120)中的另一个上的凸块,在所述安全座椅模式,所述前脚管(067)转动至所述座板组件(120)的侧面且所述凸块卡设在所述凹槽内以锁定所述前脚管(067),在模式切换时,所述前脚解锁件(058)朝横向外侧滑动以推动所述前脚管(067)远离所述座板组件(120)进而使所述凸块和所述凹槽脱离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儿童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解锁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解锁绳(060)端部与所述前脚解锁件(058)之间的第一压簧(059)。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儿童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件(051)具有第一抵接面(051a),所述第二解锁结构包括在横向方向延伸的解锁杆(054),所述背板组件(110)上设置有沿横向方向延伸的第二滑槽(B),所述解锁杆(054)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二滑槽(B)滑动配合,所述解锁件(051)在沿所述纵向方向(Y)移动时,所述解锁杆(054)在所述第一抵接面(051a)的抵接下在所述第二滑槽(B)内朝横向内侧滑动以使所述第二锁定机构解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儿童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面(051a)包括倾斜面,所述解锁杆(054)的端部与所述倾斜面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儿童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件包括卡孔,所述解锁杆(054)的端部设置卡接块,所述卡孔具有所述倾斜面,所述卡接块卡接在所述倾斜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儿童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脚组件(200)包括后脚管(068)以及后关节(064),所述第二锁定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后关节内侧的后脚组锁合齿(062)、设置在后脚组锁合齿(062)上的锁合齿凸台(0621)和设置在背板组件110上的锁合卡口,在所述安全座椅模式,所述解锁杆(054)设置在锁合卡口的下侧以与所述锁合卡口共同形成锁合槽,所述锁合齿凸台(0621)卡合在锁合槽内,在模式切换时,所述解锁杆(054)在所述第二滑槽内朝横向内侧滑动以释放所述锁合齿凸台(0621)。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儿童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解锁杆(054)内端的解锁杆压簧(055)。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儿童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杆(054)的外端具有导向斜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包括第三锁定机构,在所述推车模式,所述后脚组件(200)通过所述第三锁定机构与所述载具本体(100)锁定,在所述儿童载具由所述推车模式向所述安全座椅模式切换时,所述解锁件(051)被配置为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所述载具本体(100)沿纵向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三锁定机构解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儿童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机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三锁定机构对应设置的第三解锁结构,所述解锁件具有第二抵接面(051b),所述第三解锁结构包括解锁推块(057),所述背板组件(110)上设置有沿横向方向延伸的第三滑槽(C),所述解锁推块(057)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三滑槽(C)滑动配合,所述解锁件在沿所述纵向方向移动时,所述解锁推块(057)在所述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载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组件(110)上设置有沿纵向方向(y)延伸的解锁滑槽(d),所述解锁件(051)被配置为在所述解锁滑槽(d)内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件(051)在纵向方向(y)上延伸,所述解锁机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对应设置的第一解锁结构以及与所述第二锁定机构对应设置的第二解锁结构,所述第一解锁结构和所述第二解锁结构在纵向方向(y)上所处的位置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儿童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解锁结构包括与所述解锁件(051)连接的解锁绳(060)和与所述解锁绳(060)端部连接的前脚解锁件(058),所述座板组件(120)上设置有沿横向方向(x)延伸的第一滑槽(a),所述前脚解锁件(058)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一滑槽(a)滑动配合,所述解锁件(051)在沿所述纵向方向(y)移动时,所述前脚解锁件(058)在所述解锁件(051)的带动下在所述第一滑槽(a)内朝横向外侧滑动以使所述第一锁定机构解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儿童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脚组件(30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前脚管(067),所述前脚管(067)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座板组件(120)的端部,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前脚管(067)和所述座板组件(120)中的一个上的凹槽以及设置在所述前脚管(067)和所述座板组件(120)中的另一个上的凸块,在所述安全座椅模式,所述前脚管(067)转动至所述座板组件(120)的侧面且所述凸块卡设在所述凹槽内以锁定所述前脚管(067),在模式切换时,所述前脚解锁件(058)朝横向外侧滑动以推动所述前脚管(067)远离所述座板组件(120)进而使所述凸块和所述凹槽脱离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儿童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解锁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解锁绳(060)端部与所述前脚解锁件(058)之间的第一压簧(059)。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儿童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件(051)具有第一抵接面(051a),所述第二解锁结构包括在横向方向延伸的解锁杆(054),所述背板组件(110)上设置有沿横向方向延伸的第二滑槽(b),所述解锁杆(054)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二滑槽(b)滑动配合,所述解锁件(051)在沿所述纵向方向(y)移动时,所述解锁杆(054)在所述第一抵接面(051a)的抵接下在所述第二滑槽(b)内朝横向内侧滑动以使所述第二锁定机构解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儿童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面(051a)包括倾斜面,所述解锁杆(054)的端部与所述倾斜面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儿童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件包括卡孔,所述解锁杆(054)的端部设置卡接块,所述卡孔具有所述倾斜面,所述卡接块卡接在所述倾斜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儿童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脚组件(200)包括后脚管(068)以及后关节(064),所述第二锁定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后关节内侧的后脚组锁合齿(062)、设置在后脚组锁合齿(062)上的锁合齿凸台(0621)和设置在背板组件110上的锁合卡口,在所述安全座椅模式,所述解锁杆(054)设置在锁合卡口的下侧以与所述锁合卡口共同形成锁合槽,所述锁合齿凸台(0621)卡合在锁合槽内,在模式切换时,所述解锁杆(054)在所述第二滑槽内朝横向内侧滑动以释放所述锁合齿凸台(0621)。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儿童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解锁杆(054)内端的解锁杆压簧(055)。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儿童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杆(054)的外端具有导向斜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包括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修平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阳光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