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67439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防止导辊等辊表面的伤痕经由支承体被转印至聚酰亚胺膜表面的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解决手段在于提供下述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层叠体是支承体与透明树脂膜可剥离地层叠而成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前述支承体的与前述透明树脂膜接触的一侧的马氏硬度为300N/m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涉及在制造视觉辨认性高的透明聚酰亚胺系膜时使用的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伴随着各种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器的薄型化、轻质化及柔性化等,作为代替以往使用的玻璃的材料,广泛利用了基于聚酰亚胺、聚酰胺等高分子的透明树脂膜。作为这样的透明树脂膜的制造方法之一,浇铸法(溶液流延法)是已知的。对于浇铸法而言,通常,将包含已溶解于溶剂中的聚酰亚胺等高分子的清漆涂布于支承体上,进行制膜,将支承基材剥离后,通过干燥将溶剂除去,由此,能将树脂膜连续地成型(例如,专利文献1)。另外,在得到透明的聚酰亚胺系膜的情况下,虽然有时也使用以再利用为前提的SUS等金属制的支承体,但从支承体的品质管理、成本方面考虑,有时也使用以用后丢弃为前提的由树脂膜形成的支承体。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31063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在实际的浇铸制膜装置中,在由树脂膜形成的支承体上涂布含有聚酰亚胺系高分子的清漆时,从卷绕支承体而成的支承体卷放出支承体,使其从一些导辊通过后,移动至清漆涂布部位。然而,对于导辊而言,金属制的导辊较多,也存在在其表面具有在制作导辊时产生的伤痕的导辊。另外,在对制膜装置进行清扫时、或在制膜装置工作期间,有时也在导辊表面产生伤痕。在导辊表面具有伤痕的情况下,发生下述事件:该伤痕被转印至支承体表面,其被转印至在清漆涂布工序中形成的聚酰亚胺系膜。当然,对于用于图像显示装置等的聚酰亚胺系膜而言,在表面具有伤痕等时,将会成为视觉辨认性恶化、品质下降的原因,因此必须避免。因此,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发现了防止导辊表面的伤痕经由支承体被转印至聚酰亚胺系膜表面的技术。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即,本专利技术提供层叠体,其是支承体与透明树脂膜可剥离地层叠而成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前述支承体的与前述透明树脂膜接触的一侧的马氏硬度为300N/mm2以上。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以下的方式:上述的层叠体,其中,前述透明树脂膜为聚酰亚胺系膜。上述的层叠体,其中,前述透明树脂膜是雾度为1%以下、全光线透过率为85%以上、黄色指数为4以下的聚酰亚胺系膜。上述的层叠体,其中,前述支承体为树脂膜。层叠体,其中,前述支承体为设置有硬涂层的树脂膜。层叠体,其中,前述支承体为具有硬涂层的PET膜、环烯烃系膜、丙烯酸系膜、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层叠体,其中,前述支承体的与前述透明树脂膜接触的一侧的JISB0601-2001中规定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0.01μm以下。层叠体,其中,前述支承体的与前述透明树脂膜接触的一侧的JISB0601-2001中规定的最大高度(Rz)为0.1μm以下。层叠体膜卷,其是将上述的层叠体卷绕而得到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a)在要涂布树脂清漆的一侧的马氏硬度为300N/mm2以上的支承体上,涂布将用于形成透明树脂膜的树脂组合物与溶剂混合并进行搅拌而得到的树脂清漆;以及,b)通过使所涂布的树脂清漆干燥从而除去溶剂,在支承体上形成透明树脂膜的层。窗膜基材,其是通过对上述的层叠体的透明树脂膜进行溶剂干燥处理而得到的。窗膜,其是在上述的窗膜基材的至少一个面上包含窗硬涂层(在窗膜基材上设置的硬涂层)而形成的。光学层叠体,其是包含上述的窗膜的层叠体,在前述窗膜的一个面上还包含选自由包含偏光片的偏光层及触摸传感器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个层。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中,发现支承体的与透明聚酰亚胺系膜接触的一侧的表面的马氏硬度为300N/mm2以上时,能防止存在于导辊表面的伤痕经由支承体表面被转印至透明聚酰亚胺系膜。另外,由于能防止伤痕,因而光的漫反射减少,在用背光源等使光透过的情况下,还能削减背光源电力。马氏硬度是比较简单地测量膜表面的硬度而得到的硬度,在使用支承体前,测量支承体的一个表面的马氏硬度,发现当其为300N/mm2以上时,可直接用于透明聚酰亚胺系膜的制造,因此,无论支承体来自何种材料,只要满足上述条件即可使用,认为其是在制造现场能非常简便地判断的基准。附图说明[图1]图1为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层叠体的截面的图。[图2]图2为表示透明树脂膜的涂布工序的示意图。[图3]图3为表示辊表面的伤痕被转印至透明树脂膜的状态的照片。附图标记说明1…支承体2…透明树脂膜3…保护膜10…支承体卷11…导辊12…涂布工序13…预干燥工序14…保护膜卷15…三层卷绕卷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层叠体的图,图中,1表示支承体,2表示透明树脂膜,3为根据需要形成的保护膜。透明树脂膜2是在图2所示的透明树脂膜的涂布工序12中涂布的。图2所示的支承体卷10是将支承体卷绕而成的卷,经由导辊11,被输送至涂布工序12。图2中,仅记载了1个导辊,但实际上可经由多个导辊被输送至涂布工序12。通过各导辊,进行某些处理,或赋予张力。涂布工序12中,透明树脂膜的清漆被涂布于支承体1上。在涂布了透明树脂膜后,在预干燥工序13中被干燥。对于预干燥工序13而言,为了将透明树脂膜2从支承体剥离,以透明树脂膜2维持膜形状的程度进行干燥,实际上,在得到图像显示装置等中使用的透明树脂膜时,需要通过横向拉伸机等抑制透明树脂膜的宽度方向的收缩、或者需要一边沿宽度方向拉伸一边进行干燥的正式干燥工序,但该工序未被记载于图2中。在经预干燥的透明树脂膜2的与支承体1相反的面上,形成从保护膜卷14送出的保护膜3,形成三层卷绕卷15。针对该三层卷绕卷15,通过其他工序而将支承体1和保护膜3剥离,使得仅为透明树脂膜2,经过正式干燥工序,制造充分除去了溶剂的透明树脂膜。支承体本专利技术的层叠体如图1所示,是由支承体1、和形成于支承体上的透明树脂膜2形成的。需要使支承体1的与透明树脂膜2接触的一侧的马氏硬度为300N/mm2以上。马氏硬度是通过以下方式测得的值:针对将规定大小的样品贴合于玻璃而得到的制品,在23℃、55%RH的气氛中,使用超微小硬度试验机(FISCHERSCOPEHM2000:FischerInstrumentsK.K.制),使用维氏压头,以0.5mN/5秒的加压速度施加负荷,在维持0.5mN的负荷的状态下保持5秒,进行测定。详细的马氏硬度的测定方法记载于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中,马氏硬度需要为300N/mm2以上。马氏硬度优选为340N/mm2以上,更优选为380N/mm2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00N/mm2以上。马氏硬度的上限值没有特别限制,但在具备硬涂层的支承体的情况下,马氏硬度过高时,硬涂层可能在输送中破裂,通常为700N/mm2以下,优选为650N/m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600N/mm2以下。支承体的与透明膜接触的一侧的马氏硬度小于300N/mm2时,在导辊等辊上存在的伤痕被转印至支承体上,其也被转印至随后形成的透明树脂膜上,产生伤痕。本说明书中,所谓透明树脂膜的伤痕,是指下述情况:向从支承体剥离的透明树脂膜照射3000流明以上的高亮度灯,通过目视来确认伤痕的有无,能确认到存在伤痕。通常,对于光学用途的膜而言,常常在荧光灯下对伤痕等外观品质进行评价,但在图像显示装置的观看侧、尤其是作为前面板使用(窗膜)的情况下,外观品质的要求水准高,在荧光灯下无法观察到的伤痕也需要抑制。如果是3000流明以上的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层叠体,其是支承体与透明树脂膜可剥离地层叠而成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体的与所述透明树脂膜接触的一侧的马氏硬度为300N/mm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5.08 JP 2018-090135;2018.10.24 JP 2018-200171.层叠体,其是支承体与透明树脂膜可剥离地层叠而成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体的与所述透明树脂膜接触的一侧的马氏硬度为300N/mm2以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透明树脂膜为聚酰亚胺系膜。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透明树脂膜是雾度为1%以下、全光线透过率为85%以上、黄色指数为4以下的聚酰亚胺系膜。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支承体为树脂膜。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支承体为设置有硬涂层的树脂膜。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支承体为具有硬涂层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环烯烃系膜、丙烯酸系膜、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膜、聚丙烯膜、三乙酰纤维素膜中的任一种。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支承体的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福井仁之野殿光纪大松一喜中谷昭彦唐泽真义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