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排废的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7256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排废的成型模具,包括:一内部中空且顶部、底部开口的底模壳;一位于所述底模壳的中空腔内的底模压杆;一套设在所述底模压杆上且紧固在所述底模壳底部开口端上的第一底模后垫;一紧固在所述第一底模后垫下方的第二底模后垫;一位于所述底模壳的中空腔内且套设在所述底模压杆上的底模推管;一位于所述底模壳的中空腔内且套设在所述底模推管上的底模芯;一压设在所述底模芯和所述第一底模后垫之间的扁线弹簧;多根竖直贯穿所述第一底模后垫和所述第二底模后垫用于推动所述底模推管的细长棒;一成型有排废通道的冲模壳。该快速排废的成型模具具有结构简单、排废方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排废的成型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
,尤其涉及快速排废的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成型模具,也称型模,依据实物的形状和结构按比例制成的模具,用压制的方法使材料成为一定形状的工具。现有的成型模具通常不设有专门的排废通道,零件在成型通孔时产生的废料很难排干净,影响了零件的成型。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快速排废的成型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快速排废的成型模具,具有结构简单、排废方便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速排废的成型模具,包括:一内部中空且顶部、底部开口的底模壳;一位于所述底模壳的中空腔内的底模压杆;一套设在所述底模压杆上且紧固在所述底模壳底部开口端上的第一底模后垫;一紧固在所述第一底模后垫下方的第二底模后垫;一位于所述底模壳的中空腔内且套设在所述底模压杆上的底模推管;一位于所述底模壳的中空腔内且套设在所述底模推管上的底模芯;一位于所述底模壳的中空腔内且压设在所述底模芯和所述第一底模后垫之间的扁线弹簧;多根竖直贯穿所述第一底模后垫和所述第二底模后垫用于推动所述底模推管的细长棒;一位于所述底模芯的正上方且成型有排废通道的冲模壳;其中,所述底模芯上设置有一模芯孔,所述底模推管的顶部位于所述模芯孔内,所述排废通道位于所述模芯孔的上方,当所述冲模壳将零件压入所述模芯孔内时,所述底模芯在所述冲模壳的作用下受压下移以使所述底模压杆竖向贯穿所述零件。优选的,所述底模壳的腔壁上成型有一用于限定所述底模芯在轴向方向上位置的孔肩,所述底模芯的底部成型有与所述孔肩相配合的凸环。优选的,所述模芯孔成型在加强套的孔壁上,所述底模芯上开设有一用于安装所述加强套的安装孔。优选的,所述模芯孔的横截面包括一对位于同一圆周上的圆弧线段M、一对连接所述圆弧线段M端部用以形成两凸部的弧线段N,所述弧线段N关于该圆周的圆心成中心对称。优选的,所述底模壳的侧壁上成型有排油排气孔,所述排油排气孔位于所述底模芯和所述第一底模后垫之间。优选的,所述底模芯的外圆周壁上开设有一沿其母线方向分布的定位槽,所述底模壳的壳壁上开设有一与所述定位槽相对的定向孔,其中,所述定向孔与所述底模壳的中空腔连通。优选的,所述底模压杆的底部呈台阶状,所述第一底模后垫上成型有一与所述底模压杆的底部相配合的台阶孔,所述台阶孔内还设置有一位于所述底模压杆正下方用于支撑所述底模压杆使得所述底模压杆的顶部延伸出所述底模推管的垫块,所述底模压杆延伸出所述底模推管的部分在所述零件下压时贯穿所述零件。优选的,还包括一套设在所述底模压杆上且位于所述底模推管和所述第一底模后垫之间的推管后垫,其中,所述细长棒的顶端面与所述推管后垫相抵靠。优选的,所述冲模壳内开设有一竖直贯穿所述冲模壳的通孔、一成型在所述冲模壳的侧壁上且与所述通孔连通的侧孔,其中,所述侧孔靠近所述底模壳设置,所述通孔内紧固有使得废屑转向至所述侧孔排出的固定棒,所述固定棒位于所述通孔和所述侧孔交汇处的上方,所述排废通道由所述通孔、所述侧孔和所述固定棒构成。优选的,所述冲模壳的底部还紧固有一冲模芯,所述冲模芯上开设有与所述排废通道连通的一冲孔。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快速排废的成型模具,其冲模壳上成型有排废通道,当冲模壳将零件压入模芯孔内时,底模芯在冲模壳的作用下受压下移以使底模压杆竖向贯穿零件,此时,产生的废屑通过排废通道排出,具有结构简单、排废方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快速排废的成型模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底模壳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底模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底模芯的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底模后垫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冲模壳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1、底模壳;111、排油排气孔;112、定向孔;12、第一底模后垫;121、台阶孔;13、第二底模后垫;14、底模压杆;141、垫块;15、底模推管;16、底模芯;161、加强套;162、凸环;163、定位槽;17、推管后垫;18、扁线弹簧;19、细长棒;21、冲模壳;211、通孔;212、侧孔;22、冲模芯;23、固定棒;30、零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如图1至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快速排废的成型模具,包括:一内部中空且顶部、底部开口的底模壳11;一位于所述底模壳11的中空腔内的底模压杆14;一套设在所述底模压杆14上且紧固在所述底模壳11底部开口端上的第一底模后垫12;一紧固在所述第一底模后垫12下方的第二底模后垫13;一位于所述底模壳11的中空腔内且套设在所述底模压杆14上的底模推管15;一位于所述底模壳11的中空腔内且套设在所述底模推管15上的底模芯16;一位于所述底模壳11的中空腔内且压设在所述底模芯16和所述第一底模后垫12之间的扁线弹簧18;多根竖直贯穿所述第一底模后垫12和所述第二底模后垫13用于推动所述底模推管15的细长棒19;一位于所述底模芯16的正上方且成型有排废通道的冲模壳21;其中,所述底模芯16上设置有一模芯孔,所述底模推管15的顶部位于所述模芯孔内,所述排废通道位于所述模芯孔的上方,当所述冲模壳21将零件30压入所述模芯孔内时,所述底模芯16在所述冲模壳21的作用下受压下移以使所述底模压杆14竖向贯穿所述零件30。作为本方案的一实施例,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底模壳11的腔壁上成型有一用于限定所述底模芯16在轴向方向上位置的孔肩,所述底模芯16的底部成型有与所述孔肩相配合的凸环162。作为本方案的一实施例,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模芯孔成型在加强套161的孔壁上,所述底模芯16上开设有一用于安装所述加强套161的安装孔;所述加强套161采用硬质合金制成,能够有效的延长底模芯16的使用寿命。作为本方案的一实施例,如图4所示,所述模芯孔的横截面包括一对位于同一圆周上的圆弧线段M、一对连接所述圆弧线段M端部用以形成两凸部的弧线段N,所述弧线段N关于该圆周的圆心成中心对称。作为本方案的一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底模壳的侧壁上成型有排油排气孔,所述排油排气孔位于所述底模芯和所述第一底模后垫之间。作为本方案的一实施例,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底模芯16的外圆周壁上开设有一沿其母线方向分布的定位槽163,所述底模壳11的壳壁上开设有一与所述定位槽163相对的定向孔112,其中,所述定向孔112与所述底模壳11的中空腔连通。作为本方案的一实施例,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底模压杆14的底部呈台阶状,所述第一底模后垫12上成型有一与所述底模压杆14的底部相配合的台阶孔121,所述台阶孔121内还设置有一位于所述底模压杆14正下方用于支撑所述底模压杆14使得所述底模压杆14的顶部延伸出所述底模推管15的垫块141,所述底模压杆14延伸出所述底模推管15的部分在所述零件30下压时贯穿所述零件30。作为本方案的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还包括一套设在所述底模压杆14上且位于所述底模推管15和所述第一底模后垫12之间的推管后垫17,其中,所述细长棒19的顶端面与所述推管后垫17相抵靠。作为本方案的一实施例,如图1和图6所示,所述冲模壳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排废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内部中空且顶部、底部开口的底模壳(11);一位于所述底模壳(11)的中空腔内的底模压杆(14);一套设在所述底模压杆(14)上且紧固在所述底模壳(11)底部开口端上的第一底模后垫(12);一紧固在所述第一底模后垫(12)下方的第二底模后垫(13);一位于所述底模壳(11)的中空腔内且套设在所述底模压杆(14)上的底模推管(15);一位于所述底模壳(11)的中空腔内且套设在所述底模推管(15)上的底模芯(16);一位于所述底模壳(11)的中空腔内且压设在所述底模芯(16)和所述第一底模后垫(12)之间的扁线弹簧(18);多根竖直贯穿所述第一底模后垫(12)和所述第二底模后垫(13)用于推动所述底模推管(15)的细长棒(19);一位于所述底模芯(16)的正上方且成型有排废通道的冲模壳(21);其中,所述底模芯(16)上设置有一模芯孔,所述底模推管(15)的顶部位于所述模芯孔内,所述排废通道位于所述模芯孔的上方,当所述冲模壳(21)将零件(30)压入所述模芯孔内时,所述底模芯(16)在所述冲模壳(21)的作用下受压下移以使所述底模压杆(14)竖向贯穿所述零件(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排废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内部中空且顶部、底部开口的底模壳(11);一位于所述底模壳(11)的中空腔内的底模压杆(14);一套设在所述底模压杆(14)上且紧固在所述底模壳(11)底部开口端上的第一底模后垫(12);一紧固在所述第一底模后垫(12)下方的第二底模后垫(13);一位于所述底模壳(11)的中空腔内且套设在所述底模压杆(14)上的底模推管(15);一位于所述底模壳(11)的中空腔内且套设在所述底模推管(15)上的底模芯(16);一位于所述底模壳(11)的中空腔内且压设在所述底模芯(16)和所述第一底模后垫(12)之间的扁线弹簧(18);多根竖直贯穿所述第一底模后垫(12)和所述第二底模后垫(13)用于推动所述底模推管(15)的细长棒(19);一位于所述底模芯(16)的正上方且成型有排废通道的冲模壳(21);其中,所述底模芯(16)上设置有一模芯孔,所述底模推管(15)的顶部位于所述模芯孔内,所述排废通道位于所述模芯孔的上方,当所述冲模壳(21)将零件(30)压入所述模芯孔内时,所述底模芯(16)在所述冲模壳(21)的作用下受压下移以使所述底模压杆(14)竖向贯穿所述零件(3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排废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壳(11)的腔壁上成型有一用于限定所述底模芯(16)在轴向方向上位置的孔肩,所述底模芯(16)的底部成型有与所述孔肩相配合的凸环(16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排废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孔成型在加强套(161)的孔壁上,所述底模芯(16)上开设有一用于安装所述加强套(161)的安装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排废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孔的横截面包括一对位于同一圆周上的圆弧线段M、一对连接所述圆弧线段M端部用以形成两凸部的弧线段N,所述弧线段N关于该圆周的圆心成中心对称。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排废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壳(11)的侧壁上成型有排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进财林琪祥
申请(专利权)人:欣邦五金制品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