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椎体成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7237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椎体成形板,所述椎体成形板用于支撑在打开后的开门侧椎板和其它椎骨之间,所述椎体成形板包括主体部和插入部,所述插入部与所述主体部相连接,所述插入部用于插入所述开门侧椎板的骨断面中。所述椎体成形板在植入的过程中,由于所述插入部用于插入所述开门侧椎板的骨断面中,因此可便于所述椎体成形板稳定定位,以避免椎体成形板在开门侧椎板和其它椎骨之间任意滑动,从而可降低手术操作的难度,同时降低术后发生椎体成形板移位、椎体成形板与骨骼融合较差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椎体成形板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椎体成形板。
技术介绍
人的脊柱(包括颈椎、胸椎、腰椎等)可能因为先天原因、外部创伤或退行性病变等导致脊柱狭窄。脊柱狭窄表现为容纳并保护脊髓和神经根的椎管狭窄,椎管狭窄容易压迫脊髓和神经。医生常通过外科手术扩大椎管空间,给受压迫的脊髓解压,并通过固体融合使椎管稳定。治疗颈椎的椎管狭窄的手术包括前路治疗和后路治疗,后路治疗主要包括全椎板切除和椎板成形术这两种方法。椎板成形术通常需要改变围绕和组成脊椎管的一块或多块椎骨结构。例如,可削弱和弯曲椎骨结构,或从后面打开椎管以为脊髓提供额外的空间。由于要进行一块或多块椎骨后部的旋转打开,像开一扇门,因此椎板成形技术常被称为“开门椎板成形术”。椎板成形术的方法有多种,包括半侧开门椎板成形术(也叫做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和双侧开门椎板成形术(也叫做背侧中部椎板成形术、法国式开门椎板成形术,或双门椎板成形术)。颈椎后路单开门锥板成形术是在1978年由Hirabayashi等人提出的,单开门锥板成形术的术式简单,对脊柱的稳定性破坏较小,可有效扩大椎管容积,但是术后防止开门侧椎板再关门成为单开门锥板成形术研究的重点之一。目前解决术后开门侧椎板再关门最常用的方法是将椎体成形板支撑在打开后的开门侧椎板和其它椎骨之间,从而避免开门侧椎板再关门。通常在手术过程中,椎体成形板的尺寸会略大于人体的骨骼,以便于椎体成形板植入。但人体的骨骼形状和大小各异,对于偏小的骨骼,椎体成形板在手术过程中容易定位不稳,易在患者的开门侧椎板和其它椎骨之间任意滑动,增加手术操作的难度,且术后易发生椎体成形板移位、椎体成形板与骨骼融合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椎体成形板,以解决现有的椎体成形板在手术过程中容易定位不稳,易在患者伤口部位任意滑动,增加手术操作的难度,且术后易发生椎体成形板移位、椎体成形板与骨骼融合较差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椎体成形板,所述椎体成形板包括主体部和插入部,所述插入部与所述主体部相连接,所述插入部用于插入一开门侧椎板的骨断面中。可选的,所述主体部包括夹持部、连接部和支撑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夹持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部固定连接,所述插入部设置在所述夹持部中。可选的,所述夹持部包括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用于容纳开门侧椎板的骨断面,所述支撑部具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用于容纳与所述开门侧椎板相邻的椎骨的骨断面,所述插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内。可选的,所述夹持部包括第一夹板部、第二夹板部;所述第一夹板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板部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二夹板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板部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一夹板部和所述第二夹板部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开口;所述插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板部和/或所述第二夹板部固定连接,所述插入部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支撑部包括固定部和限位部,所述固定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限位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部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固定部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开口。可选的,所述插入部包括插入部主体和至少一个插入齿,所述插入部主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板部和/或所述第二夹板部固定连接,所述插入齿设置在所述插入部主体的另一端,所述插入齿为所述插入部的自由端。可选的,所述插入齿的齿高为0.5-1.0mm。可选的,所述第一夹板部和所述第二夹板部相互连接呈U型,所述插入部的一端与所述U型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插入部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夹板部和所述第二夹板部的长度。可选的,所述第一夹板部具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所述固定部具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可选的,所述第一夹板部、所述第二夹板部、插入部、连接部、固定部和限位部是一体成型的。可选的,所述第一夹板部、所述第二夹板部、插入部、连接部、固定部和限位部均呈板状,厚度为0.6-1.0mm。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椎体成形板,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椎体成形板在植入的过程中,由于所述插入部用于插入所述开门侧椎板的骨断面中,因此可便于所述椎体成形板稳定定位,以避免椎体成形板在开门侧椎板和其它椎骨之间任意滑动,从而可降低手术操作的难度,同时降低术后发生椎体成形板移位、椎体成形板与骨骼融合较差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的椎体成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椎体中的开门侧椎板打开后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的椎体成形板插入椎体之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夹持部、110-第一夹板部;111-第一本体段;112-第一夹板段;113-第一通孔;120-第二夹板部;121-第二本体段;122-第二夹板段;130-第一开口;200-连接部;300-插入部;310-插入部主体;320-插入齿;400-支撑部;410-固定部;411-第二通孔;420-限位部;430-第二开口;500-开门侧椎板;600-其它椎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提出的椎体成形板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椎体成形板。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的椎体成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所示,所述椎体成形板包括主体部和插入部300,所述插入部300与所述主体部相连接,所述插入部300用于插入一开门侧椎板的骨断面中。具体的,所述主体部包括夹持部100、连接部200和支撑部400。所述连接部200的一端与所述夹持部100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200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部400固定连接。所述夹持部100、连接部200和支撑部400优选一体成型,如此可增强所述椎体成形板的刚度。所述夹持部100、连接部200和支撑部400的材料为钛合金或者纯钛。所述椎体成形板通过机械加工的方式成型。所述连接部200的厚度为0.6-1.0mm。参考图1,所述夹持部100、连接部200和支撑部400呈台阶状,所述支撑部400和所述夹持部100形成台阶面,所述连接部200连接两个所述台阶面。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200与所述夹持部100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连接部200与所述支撑部400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连接部200呈板状。所述夹持部100包括第一夹板部110和第二夹板部120。所述第一夹板部110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200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板部110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二夹板部120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200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板部120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一夹板部110和所述第二夹板部120之间形成第一开口130。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夹板部110包括第一本体段111和第一夹板段112。所述第一本体段111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200连接,所述第一本体段11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板段11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夹板段112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即所述第一夹板段112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一夹板部110的自由端相同。所述第二夹板部120包括第二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椎体成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椎体成形板包括主体部和插入部,所述主体部包括夹持部、连接部和支撑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夹持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部固定连接,所述夹持部包括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用于容纳开门侧椎板的骨断面,所述支撑部具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用于容纳与所述开门侧椎板相邻的椎骨的骨断面,所述插入部与所述主体部相连接,并设置在所述夹持部的第一开口内,所述插入部用于插入一开门侧椎板的骨断面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椎体成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椎体成形板包括主体部和插入部,所述主体部包括夹持部、连接部和支撑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夹持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部固定连接,所述夹持部包括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用于容纳开门侧椎板的骨断面,所述支撑部具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用于容纳与所述开门侧椎板相邻的椎骨的骨断面,所述插入部与所述主体部相连接,并设置在所述夹持部的第一开口内,所述插入部用于插入一开门侧椎板的骨断面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体成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包括第一夹板部、第二夹板部;所述第一夹板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板部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二夹板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板部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一夹板部和所述第二夹板部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开口;所述插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板部和/或所述第二夹板部固定连接,所述插入部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支撑部包括固定部和限位部,所述固定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限位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亮张翔孟文瑶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微创脊柱创伤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