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提取天然的植物油的滴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7127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提取天然的植物油的滴灌装置,包括管道,所述管道的内部设有过滤网,且所述管道的底端与滴头的上端连通,所述管道的上端与左半圆管道和右半圆管道的底部套接在一起,所述左半圆管道和右半圆管道的一侧底部分别设有手柄,所述左半圆管道的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一端两侧壁上分别设有转轴,所述右半圆管道两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管道的上端设有卡扣,所述左半圆管道和右半圆管道的底端分别设有与卡扣相对应的第一凸起,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紧凑,操作简单,便于将植物油中的杂质去除,便于管道的安装与拆卸,便于清洗,便于本滴灌装置和植物油的出油口对接。

An Automatic Drip Irrigation Device for Extracting Natural Vegetable 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提取天然的植物油的滴灌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油滴灌
,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提取天然的植物油的滴灌装置。
技术介绍
植物油是由不饱和脂肪酸和甘油化合而成的化合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是从植物的果实、种子、胚芽中得到的油脂,如花生油、豆油、亚麻油、蓖麻油、菜子油等,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直链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脂肪酸除软脂酸、硬脂酸和油酸外,还含有多种不饱和酸,如芥酸、桐油酸、蓖麻油酸等,植物油主要含有维生素E、K、钙、铁、磷、钾等矿物质、脂肪酸等。植物油中的脂肪酸能使皮肤滋润有光泽,在植物油的提取过程中需要用到滴灌装置;但目前的滴灌装置不便于将植物油中的杂质去除,不便于管道的安装与拆卸,不便于清洗,不便于滴灌装置和植物油的出油口对接,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全自动提取天然的植物油的滴灌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提取天然的植物油的滴灌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不便于将植物油中的杂质去除,不便于管道的安装与拆卸,不便于清洗,不便于滴灌装置和植物油的出油口对接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提取天然的植物油的滴灌装置,包括管道,所述管道的内部设有过滤网,且所述管道的底端与滴头的上端连通,所述滴头的另一端与植物油收集箱连通,所述管道上安装有阀门,且所述管道的上端与左半圆管道和右半圆管道的底部套接在一起,所述左半圆管道和右半圆管道的一侧底部分别设有手柄,且所述左半圆管道和右半圆管道的一侧上端分别设有空心柱,所述空心柱与所述空心柱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左半圆管道的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一端两侧壁上分别设有转轴,所述右半圆管道两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的一端置于转轴与所述转轴之间,且所述第二凸起与两组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管道的上端设有卡扣,所述左半圆管道和右半圆管道的底端分别设有与卡扣相对应的第一凸起。优选的,所述过滤网距离管道的上端1-2cm。优选的,所述卡扣与第一凸起的数量为3-5组,且所述卡扣与第一凸起卡接在一起。优选的,所述左半圆管道和右半圆管道的内侧壁上分别设有橡胶垫片。优选的,所述第二凸起的长度和宽度与凹槽的长度和内径一致。优选的,所述过滤网的孔径小于植物油中的杂质0.01-0.02cm。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专利技术结构合理紧凑,操作简单,便于将植物油中的杂质去除,便于管道的安装与拆卸,便于清洗,便于本滴灌装置和植物油的出油口对接。2、通过设有的过滤网,便于将植物油中的杂质去除。3、通过卡扣与第一凸起的配合,便于管道的安装与拆卸,便于清洗。4、通过凹槽、转轴、第二凸起、手柄、空心柱和弹簧之间的配合,便于本滴灌装置和植物油的出油口对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管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左半圆管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右半圆管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橡胶垫片位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管道、101阀门、102滴头、103卡扣、104过滤网、2植物油收集箱、3第一凸起、4左半圆管道、41凹槽、42转轴、5右半圆管道、51第二凸起、6手柄、7空心柱、8弹簧、9橡胶垫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全自动提取天然的植物油的滴灌装置,包括管道1,所述管道1的内部设有过滤网104,且所述管道1的底端与滴头102的上端连通,所述滴头102的另一端与植物油收集箱2连通,所述管道1上安装有阀门101,且所述管道1的上端与左半圆管道4和右半圆管道5的底部套接在一起,所述左半圆管道4和右半圆管道5的一侧底部分别设有手柄6,且所述左半圆管道4和右半圆管道5的一侧上端分别设有空心柱7,所述空心柱7与所述空心柱7之间连接有弹簧8,所述左半圆管道4的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凹槽41,所述凹槽41的内部一端两侧壁上分别设有转轴42,所述右半圆管道5两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二凸起51,所述第二凸起51的一端置于转轴42与所述转轴42之间,且所述第二凸起51与两组所述转轴42转动连接,所述管道1的上端设有卡扣103,所述左半圆管道4和右半圆管道5的底端分别设有与卡扣103相对应的第一凸起3。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104距离管道1的上端1-2cm,通过过滤网104距离管道1的上端1-2cm,便于将过滤网104上表面的杂质去除。进一步的,所述卡扣103与第一凸起3的数量为3-5组,且所述卡扣103与第一凸起3卡接在一起,通过卡扣103与第一凸起3的数量为3-5组,且所述卡扣103与第一凸起3卡接在一起,便于管道1的拆卸与安装,便于去除杂质。进一步的,所述左半圆管道4和右半圆管道5的内侧壁上分别设有橡胶垫片9,此橡胶垫片9具有耐油、耐酸碱、耐寒热、耐老化等性能,可直接切割成各种形状的密封垫片,广泛应用于医药、电子、化工、抗静电、阻燃、食品等行业。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凸起51的长度和宽度与凹槽41的长度和内径一致,通过第二凸起51的长度和宽度与凹槽41的长度和内径一致,便于将左右两个半圆合并在一起。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104的孔径小于植物油中的杂质0.01-0.02cm,通过过滤网104的孔径小于植物油中的杂质0.01-0.02cm,可将植物油中的杂质过滤去除,使植物油更加纯净。工作原理:当需要使用本滴灌装置时,首先用手向下按住手柄6,通过凹槽41、转轴42和第二凸起51的配合,左半圆管道4和右半圆管道5会分开,将分开后的两个半圆套接在植物油的出油口上,松开手柄6,通过空心柱7、弹簧8、凹槽41、转轴42和第二凸起51的配合,左半圆管道4和右半圆管道5会合并在一起,然后将管道1套接在两个半圆的底部,滴头102与植物油收集箱2连通,就可以进行滴灌的工作了,通过设有过滤网104,会将植物油中的杂质过滤掉,纯净的植物油会滴灌进入植物油收集箱2内部,完成滴灌工作时,将管道1与两个半圆分开,可将过滤网104上的杂质去除,将两个半圆与植物油的出油口分开,便于对两个半圆和管道的内部进行清洗,以便下次使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提取天然的植物油的滴灌装置,包括管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1)的内部设有过滤网(104),且所述管道(1)的底端与滴头(102)的上端连通,所述滴头(102)的另一端与植物油收集箱(2)连通,所述管道(1)上安装有阀门(101),且所述管道(1)的上端与左半圆管道(4)和右半圆管道(5)的底部套接在一起,所述左半圆管道(4)和右半圆管道(5)的一侧底部分别设有手柄(6),且所述左半圆管道(4)和右半圆管道(5)的一侧上端分别设有空心柱(7),所述空心柱(7)与所述空心柱(7)之间连接有弹簧(8),所述左半圆管道(4)的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凹槽(41),所述凹槽(41)的内部一端两侧壁上分别设有转轴(42),所述右半圆管道(5)两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二凸起(51),所述第二凸起(51)的一端置于转轴(42)与所述转轴(42)之间,且所述第二凸起(51)与两组所述转轴(42)转动连接,所述管道(1)的上端设有卡扣(103),所述左半圆管道(4)和右半圆管道(5)的底端分别设有与卡扣(103)相对应的第一凸起(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提取天然的植物油的滴灌装置,包括管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1)的内部设有过滤网(104),且所述管道(1)的底端与滴头(102)的上端连通,所述滴头(102)的另一端与植物油收集箱(2)连通,所述管道(1)上安装有阀门(101),且所述管道(1)的上端与左半圆管道(4)和右半圆管道(5)的底部套接在一起,所述左半圆管道(4)和右半圆管道(5)的一侧底部分别设有手柄(6),且所述左半圆管道(4)和右半圆管道(5)的一侧上端分别设有空心柱(7),所述空心柱(7)与所述空心柱(7)之间连接有弹簧(8),所述左半圆管道(4)的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凹槽(41),所述凹槽(41)的内部一端两侧壁上分别设有转轴(42),所述右半圆管道(5)两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二凸起(51),所述第二凸起(51)的一端置于转轴(42)与所述转轴(42)之间,且所述第二凸起(51)与两组所述转轴(42)转动连接,所述管道(1)的上端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春霜
申请(专利权)人:玉溪擎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