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溉植物的方法和设备(10),该方法包括步骤为:将纤维材料的芯线(50)的一端与水源(21)流体连通,用芯线(50)将水分传送到最接近植物的地下根部组织的潮湿区域。为了使植物的灌溉基本达到自我调节,利用压缩元件(30)通过将芯线(50)压缩到预定程度来控制水分的传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灌溉设备。本专利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为商业农作物进行大规模灌溉操作的灌溉设备。然而,可以预期该灌溉设备可用于家庭的盆栽植物。
技术介绍
为了以仅需最小维护的方式为这些农作物提供适量的水分,对商用农作物的有效的大规模灌溉是值得期待的。而且,在供水有限的环境中,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对这些农作物进行准确的供水,由此农作物接收到用于生长的充足的水分而不会接收到过量的水分是值得期待的。此外,目前世界上在家庭园艺中常用的方法是通过使用盆栽。盆为人们提供了不需拥有一个实际的庭院就可享受栽培花木的乐趣的可能性。人们面对的一个问题是当他们离家去度假或工作时,他们的盆栽的照料问题。盆栽植物需要经常的浇水否则它会枯萎。理论上,要对植物的供水进行控制使得供水的速度与植物消耗的速度相同。而且,理论上,应以一定的速度补充水分,该速度可根据植物一天过程中以及甚至是季节改变过程中对水的非均匀性消耗来补偿。而且,不同的土壤类型具有不同的流动特性。由此,理论上,当给位于不同土壤类型中的植物补充水分时,应以补偿这些流动特性的方式补充水分以实现对植物的理想中的水分的补充。如果对植物补充的水分超过了它的需要,植物易于死亡,并且,对于较大的树木,地面中的过多潮气很可能会引起一种不稳定性,并导致树木倒下。此外,过多的水分是无效的,并且在干旱及类似的区域,可能是很浪费的。如果没有给植物补充足够的水分,生长会受到明显的限制。而且,如果供水在过多或不足之间往复,就会限制树木的最佳生长。在本领域中,已经提供了各种便于为植物补充水分的设备。GB 2315396说明了一种用于为植物浇水的设备,其具有一个可重复注水的水池以及一个与该水池处于液体连通的导管。该导管具有小孔便于水从导管到导管周围的土壤的流动。但不幸地是,这些小孔易受影响被尘土颗粒堵塞。因而,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这些小孔可能会完全密闭了,因而对于方便液体从导管到土壤的流动是无效的。US 5,148,628说明了一种灌溉和渗透设备,其具有充满液体可灵活伸长的管形墙壁,该管子具有任意的小孔。该管子作为植物地基周围的蓄水壁,水通过小孔以保持植物地基处土壤的潮湿。此外,设备中的小孔易受影响被尘土颗粒堵塞。US 6,023,883说明了一种滴水灌溉器,其具有灵活的软管、填充管和至少一个位于灵活软管底部的渗透开口以将水从软管传送到树的根部。仍是那样,渗透开口可能存在被尘土颗粒密闭的可能。FR 2,576,177说明了一种为盆栽浇水的设备,其具有可变形的容纳水的水池,和从水池向下突出并与水池中的水处于液体连通的刚性多孔渗水构件。该刚性多孔渗水构件由陶瓷材料构成。由于需要为每个刚性渗水构件挖一个孔,该设备的安装是很困难的。此外,刚性渗水构件易被损坏。US 4,117,631说明了一种浇水设备,其具有布置在盆较低部位并与该部位一致的成型容器,细长的并基本垂直延伸的管形管子和从容器延伸的芯线。WO 90/00347公开了一种灌溉设备,其包括管状水池、入口管和一个或多个水浸脚。该水浸脚可包含任意的芯线以浸透并将水从管子传送到水浸脚上的土壤。管状的水池形成闭合的循环,芯线只浸水到管子上面从而导致液体的无效流动。此外,这些芯线插入到预先制成的孔中,从而其很可能只适合于这些处在预先制成的孔的位置处的管子。AU 61006/69公开了一种为植物输送水的设备,其具有导管、连接到水源的装置和多个位于导管中的孔。一段长度的软线恰好位于孔中,用于从导管内传导水分,并沿着该段长度的软线到达根部。软线通过一个孔到达导管的内部并通过与该第一孔直接相对的第二孔出来。由于该直接相对的孔位于导管上的某一中间位置,可能存在导管内的软线没有与水接触的一个位置,因此不能够有效地将水分传播到导管周围地土壤。而且,AU 61006/69中公开的设备仅提出了水到土壤的一种未受控制的传递。AU 61006/69中公开的第二实施例,其中圆形容器位于植物周围。圆形容器中含有液体并在底部具有孔,通过该孔一定长度的软线恰好进入到植物的根部。植物通过容器中的中心管生长。因此,即使植物相对该中心管长得太大也不能够被移动。上述的现有技术的灌溉设备都有不足之处,在于它们给植物提供的供水是未受控制的。不受控制的供水通常会导致植物或接收过量的水分或接收不足的水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或消除上述的一个或多个缺点,并/或提供给消费者一个有用的或更合适的选择。一方面,尽管不一定是最重要的或唯一的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对植物进行灌溉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将纤维芯线的一端与水源流体连通,所述芯线用于通过所述芯线中的毛细作用将水分传送到最接近植物的地下根部组织的潮湿区域;通过将所述芯线压缩到一个预定程度来控制到所述潮湿区域的水分传送,使得植物的灌溉基本上是自我调节的,由此通过所述芯线利用毛细水的传送,由所述植物及周围的气候条件从所述潮湿区域移走的水气得到了补充。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对植物进行灌溉的设备,包括引水管,所述引水管用于容纳水源;和与所述引水管流体连通的多个流动控制元件,每个所述流动控制元件具有通过位于所述流动控制元件中的孔延伸的芯线,并且其一端与所述水源流体连通和控制机构,用于选择性地压缩部分的所述芯线,其中,响应通过所述植物及周围的气候条件从所述潮湿区域移走的水气,经过所述芯线利用毛细作用将水分传送到最接近所述植物的地下根部组织的潮湿区域,由此对所述植物的灌溉可基本自我调节。根据下文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说明仅通过实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灌溉设备的透视图;图2是图1的灌溉设备的正视图;图3是图1的灌溉设备的底视图;图4是图1的灌溉设备的正剖面图;图5是图1的灌溉设备的侧视图;图6是图1所示灌溉设备的流动控制元件的形成部分的实施例的透视图;图7是图6的流动控制元件的正视图;图8是图6的流动控制元件的侧视图;图9是图6的流动控制元件的侧剖面图;图10是图9的流动控制元件顶部的详细视图;图11是图6的流动控制元件体的透视图;图12A是处于打开位置的图6的流动控制阀的底视图;图12B是处于打开位置的图6的流动控制阀的剖视图;图13A是处于关闭位置的图6的流动控制元件阀的底视图;图13B是处于关闭位置的图6的流动控制元件阀的剖视图;图14示出了图1所示灌溉设备的流动控制元件的形成部分的另一实施例的剖面侧视图;图15示出了图1所示灌溉设备的一种典型布置的示意性平面图;和图16示出了图1所示灌溉设备的另一种典型布置的示意性平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灌溉设备可为植物进行可控制的供水,其通过芯线中的毛细作用将水从引水管传送到最接近植物的地下根部组织的潮湿区域。沿着芯线的毛细流动速度能够通过控制孔控制,该控制孔在芯线上提供可选择的轴向收缩范围,使得供给植物的水量与植物和环境消耗的水量相等。在不受任何特殊的假定条件限制的情况下,我们认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灌溉系统的自我调节特征在于经过毛细作用,水分仅可控地传送到芯线周围的土壤区域,其中系统寻求实现一种平衡状态。在芯线周围的土壤缺乏时,通过毛细作用水分将经过孔的压缩沿着芯线流动,直到水分饱和,此时毛细流动将停止。当芯线被土壤环绕时,水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灌溉植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将纤维芯线的一端与水源流体连通,所述的芯线用于通过毛细作用将所述芯线中的水分传送到最接近植物的地下根部组织的潮湿区域; 通过使用流动压缩元件使所述芯线收缩到预定程度来控制到所述潮湿区域的水分传送,使得植物的灌溉基本上是自我调节的,由此通过所述芯线利用毛细水的传送,由所述植物及周围的气候条件从所述潮湿区域移走的水气得到了补充。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AU 2004-6-25 2004903464;AU 2004-10-29 20049062321.一种灌溉植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将纤维芯线的一端与水源流体连通,所述的芯线用于通过毛细作用将所述芯线中的水分传送到最接近植物的地下根部组织的潮湿区域;通过使用流动压缩元件使所述芯线收缩到预定程度来控制到所述潮湿区域的水分传送,使得植物的灌溉基本上是自我调节的,由此通过所述芯线利用毛细水的传送,由所述植物及周围的气候条件从所述潮湿区域移走的水气得到了补充。2.根据权利要求1的灌溉植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线的收缩通过所述芯线的径向压缩来实现。3.根据权利要求2的灌溉植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线通过可调节的芯线阻流阀压缩到预定程度。4.根据权利要求2的灌溉植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线通过流动控制元件压缩到所述预定程度,该流动控制元件具有选定的孔径以便将所述芯线压缩到所述预定程度。5.一种植物灌溉系统,包括引水管,所述引水管用于容纳水源;和与所述引水管流体连通的多个流动控制元件,每个所述流动控制元件具有芯线,其通过位于所述流动控制元件中的孔延伸并且具有与所述水源流体连通的一端;以及控制机构,用于选择性地压缩所述芯线的一部分;其中,根据通过所述植物及周围的气候条件从所述潮湿区域移走的水气,经过所述芯线利用毛细作用将水分传送到最接近所述植物的地下根部组织的潮湿区域,由此对所述植物的灌溉可基本自我调节。6.根据权利要求5的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是芯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LF谢尔德雷克,C芒赛,N戴维森,M吉尔罗伊,C史密斯,
申请(专利权)人:敏感流量系统私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AU[澳大利亚]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