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率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7125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率加热装置,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内壳体设置在外壳体内,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形成密闭的真空层;加热体,加热体设置在内壳体内,加热体和内壳体之间形成密闭的对流层,加热体具有常温水进水口、热水出水口和蒸汽排放口,常温水进水口、热水出水口和蒸汽排放口分别依次贯穿内壳体和外壳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真空层隔断对流层的热量,使对流层的热量无法与外界空气对流,从而保障对流层的温度能够维持在很高的状态,进而保证了加热装置的外表面温度,提高了制热效率。

A High Efficiency Hea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率加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加热装置的
,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率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加热装置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如不锈钢热胆、石英管加热体、厚膜加热体等。以上加热装置都具有各自特点,但都存在一个共同关注的焦点,即如何提高加热效率。热胆的加热过程中损耗的热效率主要是热量形式散发到空气中,目前也有一些降低热效率的方式,比如不锈钢热胆周围加上保温棉,但对于大功率的石英管、厚膜加热体等,存在不安全因素。目前具有该加热体的饮水机器一般都是把加热体在机器内部裸露安装,存在热量损耗以及不安全等潜在因素。如何提高热效率是该类产品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率加热装置,尤其适用于环境温度低且具有加热功能的饮水场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效率加热装置,其中,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内壳体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之间形成密闭的真空层;加热体,所述加热体设置在所述内壳体内,所述加热体和所述内壳体之间形成密闭的对流层,所述加热体具有常温水进水口、热水出水口和蒸汽排放口,所述常温水进水口、所述热水出水口和所述蒸汽排放口分别依次贯穿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上述的高效率加热装置,其中,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与所述加热体电性连接。上述的高效率加热装置,其中,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均为“L”字型的盒状结构。上述的高效率加热装置,其中,所述常温水进水口位于所述盒状结构的一端,所述热水出水口和所述蒸汽排放口位于所述盒状结构的另一端。上述的高效率加热装置,其中,所述常温水进水口与所述内壳体之间、所述常温水进水口与所述外壳体之间均设有第一硅胶件。上述的高效率加热装置,其中,所述热水出水口与所述内壳体之间、所述热水出水口与所述外壳体之间均设有第二硅胶件。上述的高效率加热装置,其中,所述蒸汽排放口与所述内壳体之间、所述蒸汽排放口与所述外壳体之间均设有第三硅胶件。上述的高效率加热装置,其中,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均采用金属材料。上述的高效率加热装置,其中,所述加热体为不锈钢热胆、石英管加热体或厚膜加热体。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真空层隔断对流层的热量,使对流层的热量无法与外界空气对流,从而保障对流层的温度能够维持在很高的状态,进而保证了加热装置的外表面温度,提高了制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高效率加热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高效率加热装置的仰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高效率加热装置的左视图。附图中:1、内壳体;2、外壳体;3、加热体;31、常温水进水口;32、热水出水口;33、蒸汽排放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图1是本技术的高效率加热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高效率加热装置的仰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高效率加热装置的左视图,请参见图1至图3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实施例的高效率加热装置,包括:内壳体1和外壳体2,内壳体1设置在外壳体2内,内壳体与1外壳体2之间形成密闭的真空层。此外,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高效率加热装置包括:加热体3,加热体3设置在内壳体1内,加热体3和内壳体1之间形成密闭的对流层,加热体3具有常温水进水口31、热水出水口32和蒸汽排放口33,常温水进水口31、热水出水口32和蒸汽排放口33分别依次贯穿内壳体1和外壳体2。通过真空层提高加热体3的热效率,具体地,通过真空层的隔断功能,使对流层的热量无法与外接空气对流,从而保障对流层的温度维持在很高的状态下,进而保证了加热体3的外表面温度,提高了加热体3的制热效率。另外,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高效率加热装置还包括:电源(图中未示出),电源与加热体3电性连接,通过电源为加热体3供电。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内壳体1和外壳体2均为“L”字型的盒状结构。更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常温水进水口31位于盒状结构的一端,热水出水口32和蒸汽排放口33位于盒状结构的另一端。常温水经过常温水进水口31进入加热体3进行加热,完成加热后通过热水出水口32排出,加热过程做产生的蒸汽通过蒸汽排放口33排出。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本技术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1至图3所示,常温水进水口31与内壳体1之间、常温水进水口31与外壳体2之间均设有第一硅胶件。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热水出水口32与内壳体1之间、热水出水口32与外壳体2之间均设有第二硅胶件。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蒸汽排放口33与内壳体1之间、蒸汽排放口33与外壳体2之间均设有第三硅胶件。通过不易导热的第一硅胶件、第二硅胶件和第三硅胶件实现常温进水口31、热水口出口32、蒸汽排放口33与内壳体1和外壳体之间的密封,从而保证加热体3的安全性和热效率。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第一硅胶件、第二硅胶件和第三硅胶件的材质除硅胶外也可选择为不利于导热的塑料或橡胶。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内壳体1和外壳体2均采用低热传导率的金属材料。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加热体为3不锈钢热胆、石英管加热体或厚膜加热体。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技术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率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内壳体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之间形成密闭的真空层;加热体,所述加热体设置在所述内壳体内,所述加热体和所述内壳体之间形成密闭的对流层,所述加热体具有常温水进水口、热水出水口和蒸汽排放口,所述常温水进水口、所述热水出水口和所述蒸汽排放口分别依次贯穿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率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内壳体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之间形成密闭的真空层;加热体,所述加热体设置在所述内壳体内,所述加热体和所述内壳体之间形成密闭的对流层,所述加热体具有常温水进水口、热水出水口和蒸汽排放口,所述常温水进水口、所述热水出水口和所述蒸汽排放口分别依次贯穿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率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与所述加热体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率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均为“L”字型的盒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率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常温水进水口位于所述盒状结构的一端,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君飞彭开勤李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沁园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