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式面团发酵监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6919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式面团发酵监控装置,包括发酵室、顶盖和揉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室包括温控装置、发酵槽和上容纳室;所述揉面装置安装在所述顶盖上,包括揉面杆、杆箱、距离感应器、升降杆、控制件和警报装置;所述控制件用于控制所述揉面杆的上下运动和旋转运动,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升降杆的升缩,以及用于接受距离感应器传递的信号,来控制所述警报装置报警;所述揉面杆通过所述升降杆的升缩而伸入和伸出所述发酵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自动式面团发酵监控装置,可以监控发酵的程度,使得不同批次的发酵程度可控,且采用效果完全同人工揉面的揉面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简单,成本低廉,适于家庭与工业生产。

Automatic monitoring device for dough fermen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式面团发酵监控装置
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式面团发酵监控装置。
技术介绍
人们日常食谱中,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面食,其可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植物纤维和多种维生素;我国传统发酵面制品,采用老面发酵制作,营养丰富,有香醇的口味,其中的传统发酵剂在面制品制作中起着重要作用;老面发酵的面制品有利于吸收,增强面制品营养;能水解脂类、蛋白产生风味物质,改善面制品风味;产生抑菌物质,延长面制品货架期等优点;但是其发酵速度慢,生产效率低,且发酵的程度与操作工的经验密切相关,这导致不同批次的发酵程度存在差异,而且揉面工序对发酵后的面团劲道和均匀度有一定的影响,从而对后续的加工产品品质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式面团发酵监控装置,可以监控发酵的程度,使得不同批次的发酵程度可控,且采用效果完全同人工揉面的揉面装置;本技术装置简单,成本低廉,适于家庭与工业生产。具体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式面团发酵监控装置,包括发酵室1、顶盖7和揉面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室1包括温控装置3、发酵槽11和上容纳室12;其中,所述温控装置13位于所述发酵室1下部,用于控制所述发酵室1的温度;所述发酵槽11位于所述温控装置13上面,为上口宽下底窄的敞口容器,用于盛装待揉面团;所述上容纳室12位于所述发酵槽11的上面,用于容纳所述揉面装置2;所述顶盖7位于所述上容纳室12上面,用以盖住所述发酵室1;所述揉面装置2安装在所述顶盖7上,包括揉面杆8、杆箱13、距离感应器4、升降杆9、控制件6和警报装置5;其中,所述揉面杆8安装在所述杆箱13下端;所述距离感应器4安装在所述杆箱13下端中心;所述杆箱13上端接所述升降杆9;所述升降杆9穿过所述顶盖7,与位于所述顶盖7上的所述控制件6相连;所述警报装置5与所述控制件6相连;所述控制件6用于控制所述揉面杆8的上下运动和旋转运动,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升降杆9的升缩,以及用于接受距离感应器4传递的信号,来控制所述警报装置5报警;所述揉面杆8通过所述升降杆9的升缩而伸入和伸出所述发酵槽11。本技术的自动式面团发酵监控装置,采用揉面发酵一体式,减少了工序,节约了成本;同时,揉面工艺采用的是揉面杆来揉面,通过控制件控制揉面杆的上下运动和旋转运动,其中多个揉面杆可以同时上下运动和非同时上下运动,并结合旋转运动,这完全不同于现有的搅拌混合,效果达到同人工揉面;又采用温控装置,可根据需求控制发酵室的温度;而发酵程度是通过距离传感器感应待发酵面团的体积膨胀高度来实现的,距离传感器将感应到的未发酵的面团高度和发酵过程的面团高度的信号传输给控制件,控制件通过设置的信息来完成发酵程度的计算,当达到发酵程度要求时,控制警报装置发出警报以完成发酵。进一步的,所述发酵室1还包括控湿装置10,所述控湿装置10安装在所述上容纳室12的侧壁上,用以控制所述发酵室1的湿度。本技术的优选方案的控湿装置,可以控制发酵室的湿度,以便达到发酵的更适宜环境,有利于发酵。进一步的,所述揉面杆8为多个,呈圆圈式排列在所述杆箱13的下端。进一步的,所述顶盖7与所述发酵室1之间可拆和。进一步的,所述发酵槽11与所述上容纳室12之间可拆和。进一步的,所述发酵槽11为梯形槽或半球形槽。附图说明图1显示的是本技术自动式面团发酵监控装置的一个实例图2显示的是本技术自动式面团发酵监控装置的一个实例的揉面装置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发酵室;2-揉面装置;3-温控装置;4-距离感应器;5-警报装置;6-控制件;7-顶盖;8-揉面杆;9-升降杆;10-加湿装置;11-发酵槽;12-上容纳室;13-杆箱;14-面团。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自动式面团发酵监控装置,包括发酵室1、顶盖7和揉面装置2,所述发酵室1包括温控装置3、发酵槽11,控湿装置10和上容纳室12;其中,所述温控装置13位于所述发酵室1下部,用于控制所述发酵室1的温度;所述发酵槽11位于所述温控装置13上面,为上口宽下底窄的梯形槽,用于盛装待揉面团;所述上容纳室12位于所述发酵槽11的上面,用于容纳所述揉面装置2;所述控湿装置10安装在所述上容纳室12的侧壁上,用以控制所述发酵室1的湿度。所述顶盖7位于所述上容纳室12上面,用以盖住所述发酵室1;所述揉面装置2安装在所述顶盖7上,包括揉面杆8、杆箱13、距离感应器4、升降杆9、控制件6和警报装置5;其中,所述揉面杆8安装在所述杆箱13下端;所述揉面杆8为多个,呈圆圈式排列在所述杆箱13的下端;所述距离感应器4安装在所述杆箱13下端中心;所述杆箱13上端接所述升降杆9;所述升降杆9穿过所述顶盖7,与位于所述顶盖7上的所述控制件6相连;所述警报装置5与所述控制件6相连;所述控制件6用于控制所述揉面杆8的上下运动和旋转运动,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升降杆9的升缩,以及用于接受距离感应器4传递的信号,来控制所述警报装置5报警;所述揉面杆8通过所述升降杆9的升缩伸入和伸出所述发酵槽11。所述顶盖7与所述发酵室1之间可拆和。所述发酵槽11与所述上容纳室12之间可拆和。本技术的自动式面团发酵监控装置,采用揉面发酵一体式,减少了工序,节约了成本;同时,揉面工艺采用的是揉面杆来揉面,通过控制件控制揉面杆的上下运动和旋转运动,其中多个揉面杆可以同时上下运动和非同时上下运动,并结合旋转运动,这完全不同于现有的搅拌混合,效果达到同人工揉面;又采用温控装置,可根据需求控制发酵室的温度;而发酵程度是通过距离传感器感应待发酵面团的体积膨胀高度来实现的,距离传感器将感应到的未发酵的面团高度和发酵过程的面团高度的信号传输给控制件,控制件通过设置的信息来完成发酵程度的计算,当达到发酵程度要求时,控制警报装置发出警报以完成发酵。进本技术的优选方案的控湿装置,可以控制发酵室的湿度,以便达到发酵的更适宜环境,有利于发酵。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互为相对概念或是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替换和改进等等,这些修改、替换和改进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式面团发酵监控装置,包括发酵室(1)、顶盖(7)和揉面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室(1)包括温控装置(3)、发酵槽(11)和上容纳室(12);其中,所述温控装置(3)位于所述发酵室(1)下部,用于控制所述发酵室(1)的温度;所述发酵槽(11)位于所述温控装置(3)上面,为上口宽下底窄的敞口容器,用于盛装待揉面团;所述上容纳室(12)位于所述发酵槽(11)的上面,用于容纳所述揉面装置(2);所述顶盖(7)位于所述上容纳室(12)上面,用以盖住所述发酵室(1);所述揉面装置(2)安装在所述顶盖(7)上,包括揉面杆(8)、杆箱(13)、距离感应器(4)、升降杆(9)、控制件(6)和警报装置(5);其中,所述揉面杆(8)安装在所述杆箱(13)下端;所述距离感应器(4)安装在所述杆箱(13)下端中心;所述杆箱(13)上端接所述升降杆(9);所述升降杆(9)穿过所述顶盖(7),与位于所述顶盖(7)上的所述控制件(6)相连;所述警报装置(5)与所述控制件(6)相连;所述控制件(6)用于控制所述揉面杆(8)的上下运动和旋转运动,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升降杆(9)的升缩,以及用于接受距离感应器(4)传递的信号,来控制所述警报装置(5)报警;所述揉面杆(8)通过所述升降杆(9)的升缩而伸入和伸出所述发酵槽(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式面团发酵监控装置,包括发酵室(1)、顶盖(7)和揉面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室(1)包括温控装置(3)、发酵槽(11)和上容纳室(12);其中,所述温控装置(3)位于所述发酵室(1)下部,用于控制所述发酵室(1)的温度;所述发酵槽(11)位于所述温控装置(3)上面,为上口宽下底窄的敞口容器,用于盛装待揉面团;所述上容纳室(12)位于所述发酵槽(11)的上面,用于容纳所述揉面装置(2);所述顶盖(7)位于所述上容纳室(12)上面,用以盖住所述发酵室(1);所述揉面装置(2)安装在所述顶盖(7)上,包括揉面杆(8)、杆箱(13)、距离感应器(4)、升降杆(9)、控制件(6)和警报装置(5);其中,所述揉面杆(8)安装在所述杆箱(13)下端;所述距离感应器(4)安装在所述杆箱(13)下端中心;所述杆箱(13)上端接所述升降杆(9);所述升降杆(9)穿过所述顶盖(7),与位于所述顶盖(7)上的所述控制件(6)相连;所述警报装置(5)与所述控制件(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玉娟傅奇姚秋虹邹忠爱林慧霞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华厦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